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约翰福音 19
  •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约翰福音内容概要

    • K. 耶稣被出卖、逮捕、审讯、处决(18:1-19:42)

      • 加略人犹大出卖耶稣(18:1-9)

      • 彼得用剑削掉马勒古的一只耳朵(18:10,11)

      • 耶稣被押去见大祭司亚那(18:12-14)

      • 彼得第一次不认耶稣(18:15-18)

      • 耶稣被亚那审问(18:19-24)

      • 彼得第二次和第三次不认耶稣(18:25-27)

      • 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关于王权的问题(18:28-40)

      • 耶稣被鞭打和戏弄(19:1-7)

      • 彼拉多想要释放耶稣,后来却屈服于犹太人的压力(19:8-16上)

      • 耶稣在各各他被钉在木柱上(19:16下-22)

      • 士兵瓜分耶稣的衣服,这应验了预言(19:23,24)

      • 耶稣作出安排,让母亲得到照顾(19:25-27)

      • 耶稣应验了预言,然后死去(19:28-30)

      • 士兵应验了跟耶稣死亡有关的预言(19:31-37)

      • 耶稣被安葬(19:38-42)

约翰福音 19:1

  • 鞭打 罗马人把罪犯送去在木柱上处决之前,通常会先执行鞭刑。彼拉多听到犹太人不断高呼要处死耶稣、释放巴拉巴,就因压力而妥协了,于是“命人把耶稣押去鞭打”。(太20:19;27:26)执行鞭刑所用的最可怕的一种刑具,在拉丁语里称为flagellum,由一个手柄和几条固定在手柄上的绳索或打了结的皮条组成。皮条上还可能会有尖突的骨头或金属,用来加重鞭打的痛苦。

参考经文

  • +赛 50:6; 太 20:18, 19; 27:26; 可 15:15; 路 18:33

索引

  • 检索手册

    《跟随》68-69页

    《洞悉圣经》(下册)1106页

    《耶稣是道路》294页

    《警醒!》

    2012/8刊19页

    《守望台》

    1991/2/1刊9页

  • 出版物索引

    《跟随》 68;《道路》 294;《洞悉下》 1106;《警》 8/12 19;《守》91 2/1 9;《人物》 123;

    w71 8/15 494

约翰福音 19:2

  • 冠冕 见可15:17的注释。

    给他披上紫色袍子 见可15:17的注释。

参考经文

  • +太 27:27-29; 可 15:16, 17; 路 23:11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440-441,513,803页

    《洞悉圣经》(下册)762页

    《警醒!》

    2007/11刊7页

    《守望台》

    1992/7/15刊6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440-441, 513, 803;《洞悉下》 762;《警》 11/07 7;《守》92 7/15 6;

    w81 11/15 20; w75 6/15 360

约翰福音 19:3

  • 万岁 见太27:29的注释。

参考经文

  • +赛 53:3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5 6/15 360

约翰福音 19:4

参考经文

  • +路 23:4, 15; 约 18:38

索引

  • 检索手册

    《耶稣是道路》295页

    《守望台》

    1991/2/1刊9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95;《守》91 2/1 9;《人物》 123;

    w75 6/15 359; w67 11/15 704

约翰福音 19:5

  • 看看这个人! 彼拉多的话看来同时带着尊重和同情的口吻。他必定留意到,耶稣虽然伤痕累累、体无完肤,却仍保持平静,不失尊严。《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把彼拉多的话翻译为ecce homo,这句话成为很多艺术作品的主题。当时那些熟悉《希伯来语经卷》的人听到彼拉多这句话,可能会想到撒迦利亚书6:12的预言在描述弥赛亚时说的话:“这就是称为‘新芽’的人。”(又译“看看这个人,他就是称为‘新芽’的人”。)

索引

  • 检索手册

    《耶稣是道路》295页

    《守望台》

    1991/2/1刊9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95;《守》91 2/1 9;《人物》 123;

    w83 4/1 20-1, 29; w67 11/15 704

约翰福音 19:6

脚注

  • *

    又译“在木柱上处死”。

参考经文

  • +太 27:22; 可 15:13; 路 23:21
  • +约 18:31; 徒 3:13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91/2/15刊8页

    1988/10/1刊30-31页

  • 出版物索引

    《守》91 2/15 8;《人物》 124;《守》88 10/1 30-31;

    w77 7/15 442; w75 6/15 359; g64 8/8 4; w62 4/15 235

约翰福音 19:7

  • 我们有自己的法律 犹太人看出他们无法利用政治罪名陷害耶稣,就转而利用宗教罪名指控耶稣犯了亵渎罪,他们这样做就暴露了自己的真正意图。几个小时前,他们在公议会就是以这个罪名控告耶稣的,但对彼拉多来说,这是一项新的指控。

参考经文

  • +利 24:16
  • +太 26:63-65; 约 5:18; 10:36

索引

  • 检索手册

    《耶稣是道路》296页

    《守望台》

    2008/6/1刊27页

    1991/2/15刊8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96;《守》08 6/1 27;《守》91 2/15 8;《人物》 124;

    w71 11/1 657; w63 3/15 177; w62 4/15 235

约翰福音 19:8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2008/6/1刊27页

    1991/2/15刊8页

  • 出版物索引

    《守》08 6/1 27;《守》91 2/15 8;《人物》 124

约翰福音 19:9

参考经文

  • +赛 53:7; 太 27:12, 14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1217页

    《耶稣是道路》296页

    《守望台》

    2011/4/1刊4页

    1991/2/15刊8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96;《洞悉下》 1217;《守》11 4/1 4;《守》91 2/15 8;《人物》 124

约翰福音 19:10

脚注

  • *

    又译“在木柱上处死”。

索引

  • 检索手册

    《耶稣是道路》296页

    《守望台》

    1991/2/15刊8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96;《守》91 2/15 8;《人物》 124;

    w63 6/15 366, 370

约翰福音 19:11

  • 上面 又译“天上”,直译“从上面”。这里译作“上面”的希腊语词是aʹno·then,在雅各书1:17;3:15,17译作“从上头”。同一个希腊语词也出现在约翰福音3:3,7,在那两节经文里既可译作“再次(重新)”,也可译作“从上头”。(另见约3:3的注释)

    人 直译“那个人”。看来耶稣想到的也许不是某一个人,例如加略人犹大,而是所有需要为杀害他一事分担罪责的人。这包括犹大、“那些祭司长和整个公议会”,甚至包括被宗教领袖劝服而要求释放巴拉巴的“民众”。(太26:59-65;27:1,2,20-22;约18:30,35)

参考经文

  • +约 7:30; 10:18; 罗 13:1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141页

    《耶稣是道路》296页

    《守望台》

    2008/4/15刊32页

    1994/7/1刊18页

    1991/2/15刊8页

    1990/12/1刊13页

    1989/1/15刊21页

    1988/10/15刊30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96;《洞悉上》 141;《守》08 4/15 32;《守》94 7/1 18;《守》91 2/15 8;《人物》 124;《守》90 12/1 13;《守》89 1/15 21;《守》88 10/15 30;

    w77 7/15 442; w72 11/1 650; w63 6/15 366, 370

约翰福音 19:12

  • 凯撒的朋友 “凯撒的朋友”是个荣誉头衔,通常会授予罗马帝国的行省总督。但在本节经文,犹太宗教领袖看来不是把“凯撒的朋友”用作荣誉头衔,而是借此暗示,要是彼拉多释放耶稣,就可能被指控犯了纵容颠覆分子的罪。当时的“凯撒”是提比略。众所周知,这个罗马皇帝一旦怀疑谁对自己不忠就会把谁处死,连高官也不例外。塞扬努斯就是一个例子。他是禁卫军司令,曾被正式授予“凯撒的朋友”这个称号。塞扬努斯的地位可以说仅次于提比略。彼拉多跟位高权重的塞扬努斯关系密切。在塞扬努斯大权在握期间,彼拉多一直受到他的保护和扶持。但在公元31年,提比略跟塞扬努斯反目。提比略指控他煽动叛乱,并下令处死他和许多支持他的人。这件事就发生在耶稣被带到彼拉多那里之前不久。因此,撒都该派的人要是向皇帝告状(特别是他们威胁要指控彼拉多“不是凯撒的朋友”),彼拉多就可能性命不保。彼拉多已经惹恼了犹太人,肯定不想再跟他们有任何冲突,更不想被指控对皇帝不忠。所以,彼拉多明知耶稣是无辜的却仍然判处他死刑,看来就是由于惧怕提比略这个多疑的皇帝。

    凯撒 见太22:17的注释。

参考经文

  • +路 23:2; 徒 17:6, 7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834页

    《耶稣是道路》296页

    《守望台》

    2011/4/1刊22页

    2009/1/1刊19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96;《洞悉上》 834;《守》11 4/1 22;《守》09 1/1 19;《人物》 124;

    w73 5/1 270; w64 3/1 160; g64 8/8 4; w62 8/15 502-3; w60 10/15 313-4

约翰福音 19:13

  • 审判座 见太27:19的注释。

    铺石地 这个地方“希伯来语叫迦巴大”。“迦巴大”词源不详,意思可能是“小山”“高地”或“开阔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希腊语名字是Li·thoʹstro·ton(“铺石地”),指的是用石头铺成的地面,可能是没有装饰的,也可能是带有装饰的;有些学者认为,“铺石地”上也许有马赛克镶嵌图案。“铺石地”的位置可能在大希律王王宫前一个开阔的地方,但有些学者认为可能是在别的地方。“铺石地”的具体位置不详。

    希伯来语 见约5:2的注释。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52,1261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52, 1261;

    w73 5/1 270

约翰福音 19:14

  • 预备日 每周安息日的前一天都称为“预备日”,犹太人会在这一天为安息日做准备。(另见可15:42的注释)约翰的福音书还补充说,这一个预备日是在“逾越节期间”的。本节经文提到的时间是尼散月十四日上午,耶稣就是在这一天受审和被杀的。逾越节开始于前一个傍晚,而正如其他福音书记载的,耶稣和使徒们在那个晚上已经吃过逾越节的晚餐。(太26:18-20;可14:14-17;路22:15)基督确实完全遵守了摩西法典,包括在尼散月十四日守逾越节。(出12:6;利23:5)这一天过后就是为期七天的无酵节,人们会在这一天为无酵节做准备,而由于逾越节和无酵节是紧挨着的,整个节期有时合称为“逾越节”。(路22:1)因此,公元33年的这一天可说是“逾越节期间的预备日”。尼散月十四日之后的那一天,无论是一周的第几天都是安息日。(利23:5-7)公元33年犹太历尼散月十五日碰巧也是平时的安息日,因此这个安息日是双重的安息日,也就是“大安息日”。(另见约19:31的注释)

    大约是中午12点 中午12点,直译“第六个小时”。(有人认为这个记载跟马可的记载互相矛盾,因为马可说耶稣是在“上午9点”被钉在木柱上的。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另见可15:25的注释)

参考经文

  • +可 15:42; 约 19:31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595,1012,1020-1021页

    《守望台》

    2011/11/15刊21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595, 1012, 1020-1021;《守》11 11/15 21;

    w81 11/15 20; w73 5/1 270

约翰福音 19:15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925页

    《耶稣是道路》296,300页

    《守望台》

    2005/12/15刊20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96, 300;《洞悉下》 925;《守》05 12/15 20;《人物》 124;

    w81 11/15 20; w77 7/15 442; w76 4/15 235; w73 5/1 270; w70 10/15 612; w66 4/15 235; w66 7/15 440; w65 5/15 294; w63 6/1 326; g63 10/8 22; w62 4/15 235; w62 8/15 502-3; w62 12/1 712

约翰福音 19:16

参考经文

  • +但 9:26; 太 27:26, 31; 可 15:15; 路 23:24, 25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人物》 124;

    w76 4/15 235; w63 2/15 118

约翰福音 19:17

  • 耶稣自己扛着苦刑柱 根据约翰的记载,耶稣是自己扛着苦刑柱出去的。不过,其他福音书(太27:32;可15:21;路23:26)都提到,士兵强迫一个叫西门的昔兰尼人服役,要他把耶稣的苦刑柱扛到行刑的地方。约翰的记载有时很精简,而且他通常不会重复其他福音书已经提过的事。因此,约翰在这里没有提到西门被迫扛苦刑柱这个细节。

    苦刑柱 见太27:32的注释;词语解释“苦刑柱”。

    骷髅头 又译“髑髅地”。这里用的希腊语词组是Kra·niʹou Toʹpos,用来翻译中文译作“各各他”的希伯来语地名。(另见本节经文的注释:各各他;关于希伯来语一词在《希腊语经卷》中的意思,另见约5:2的注释)

    各各他 源自一个在“希伯来语”里意思为“骷髅头”的词,即gul·goʹleth。(参看士9:53;王下9:35,在那两节经文里gul·goʹleth译作“头骨”。)在耶稣的时代,这个地方位于耶路撒冷的城墙外面。尽管各各他的具体位置尚无定论,但有人认为一个合理的推论是,其遗址位于圣墓教堂所在地附近。(另见附录B12)圣经没有说各各他位于山上,但提到有些人从远处看到耶稣被处决的情形。(可15:40;路23:49)

参考经文

  • +来 13:12
  • +太 27:32, 33; 可 15:22

索引

  • 检索手册

    《圣经问答》第63篇

    《耶稣是道路》296-297页

    《守望台》

    1992/7/15刊6页

    《上帝的话语》96页

  • 出版物索引

    《圣经问答》 63;《道路》 296-297;《守》92 7/15 6;《人物》 124;《话语》 96;

    w78 6/1 15; w75 7/1 413

约翰福音 19:18

多媒体资料

  • 被钉子穿过的跟骨

参考经文

  • +约 3:14; 徒 5:30; 加 3:13
  • +赛 53:9; 太 27:38; 可 15:27; 路 23:33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0 5/1 287

约翰福音 19:19

  • 苦刑柱 又译“行刑柱”。(另见词语解释“木柱”“苦刑柱”)

参考经文

  • +太 27:37; 可 15:26; 路 23:38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834页

    《耶稣是道路》298页

    《守望台》

    1991/3/1刊30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98;《洞悉上》 834;《守》91 3/1 30;《人物》 125;

    w81 11/15 21; w75 7/1 413; w67 9/15 576; w63 3/15 175; g63 11/8 29

约翰福音 19:20

  • 希伯来语 见约5:2的注释。

    拉丁语 这是圣经唯一一次明确提到拉丁语的地方。在耶稣的时代,拉丁语是管辖以色列地区的罗马官员所用的语言。拉丁语出现在当时的官方铭文里,但不是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约翰福音19:19记述,在耶稣基督被处决时,彼拉多在耶稣头上安了一个写明罪状的牌子。看来正是因为当时通用的语言不止一种,牌子上的罪名是用罗马的官方语言拉丁语,以及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古希腊共同语)写成的。《希腊语经卷》中有一些词和词组是源自拉丁语的。(另见词语解释“拉丁语”以及“马可福音简介”)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868页

    《洞悉圣经》(下册)515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868;《洞悉下》 515;

    w65 2/1 70

约翰福音 19:22

索引

  • 检索手册

    《耶稣是道路》298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98;《人物》 125

约翰福音 19:23

  • 拿了他的外衣,分成四份 见太27:35的注释。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440页

    《守望台》

    2009/7/1刊22页

    1990/3/15刊23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440;《守》09 7/1 22;《守》90 3/15 23;

    w67 10/1 607; w63 9/1 536; w63 10/15 623

约翰福音 19:24

参考经文

  • +太 27:35; 可 15:24; 路 23:34
  • +诗 22:18

索引

  • 检索手册

    《耶稣是道路》299页

    《新世界译本》(修订版)14页

    《守望台》

    2011/8/15刊15页

    1990/3/15刊23页

    《警醒!》

    1989/3/8刊14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99;《新世》 14;《守》11 8/15 15;《守》90 3/15 23;《警》89 3/8 14;

    w67 10/1 607; w63 2/15 118; w63 8/1 454; w63 9/1 536

约翰福音 19:25

  • 他母亲的妹妹 见可15:40的注释。

    克罗巴 圣经只有在这里提到这个名字。很多学者认为,克罗巴跟马太福音10:3、马可福音3:18、路加福音6:15和使徒行传1:13提到的亚勒腓是同一个人。圣经的其他例子也表明,一个人有两个名字并不罕见。(参看太9:9;10:2,3;可2:14)

参考经文

  • +路 2:34, 35
  • +太 27:55, 56, 61; 可 15:40; 路 23:49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857页

    《洞悉圣经》(下册)82,645-646页

    《耶稣是道路》300页

    《守望台》

    2010/9/1刊15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300;《洞悉上》 857;《洞悉下》 82, 645-646;《守》10 9/1 15;

    w75 7/1 413; w75 10/1 606

约翰福音 19:26

  • 他喜爱的那个门徒 指的是耶稣特别喜爱的一个门徒。约翰福音五次提到这个门徒,说他是“耶稣喜爱的”或“耶稣对他感情特别深”,这里是第二次提到他。(约13:23;20:2;21:7,20)一般认为,这个门徒就是使徒约翰。(另见约13:23的注释)

    妇人 在原文,这样称呼母亲并没有不尊重的意思。

参考经文

  • +约 13:23; 21:7, 20

索引

  • 检索手册

    《跟随》165-167页

    《圣经问答》第164篇

    《亲近》291-292页

    《守望台》(研读版)

    2021/4刊9-11页

    《洞悉圣经》(上册)736,1029-1030页

    《洞悉圣经》(下册)617页

    《耶稣是道路》300页

    《守望台》

    2014/5/1刊15页

    1990/3/1刊17页

    《造物主》161页

  • 出版物索引

    《圣经问答》 164;《跟随》 165, 167;《亲近》 291-292;《守》21.04 9-11;《道路》 300;《守》14 5/1 15;《洞悉上》 736, 1029-1030;《洞悉下》 617;《造物主》 161;《守》90 3/1 17;

    w81 7/1 3; w80 9/1 8; w75 7/1 413; w65 7/15 420; w65 10/1 590; w63 3/15 174; w63 6/15 380; w61 3/15 190

约翰福音 19:27

  • 他对那个门徒说:“看,她是你的母亲了!” 出于爱和关心,耶稣把母亲马利亚(当时显然已经是个寡妇)托付给他喜爱的使徒约翰。(另见约13:23的注释)毫无疑问,耶稣关心的不仅是马利亚在身体和物质方面的需要,更是她在心灵方面的需要。使徒约翰已经表明自己信从耶稣,但没有证据显示耶稣的弟弟们当时已成为信徒。(太12:46-50;约7:5)

索引

  • 检索手册

    《跟随》165-167页

    《圣经问答》第164篇

    《亲近》291-292页

    《守望台》(研读版)

    2021/4刊9-11页

    《洞悉圣经》(上册)736,1030页

    《洞悉圣经》(下册)617页

    《耶稣是道路》300页

    《守望台》

    2014/5/1刊15页

    1990/3/1刊17页

  • 出版物索引

    《圣经问答》 164;《跟随》 165, 167;《亲近》 291-292;《守》21.04 9-11;《道路》 300;《守》14 5/1 15;《洞悉上》 736, 1030;《洞悉下》 617;《守》90 3/1 17;

    w81 7/1 3; w63 3/15 174; w63 6/15 380; w61 3/15 190

约翰福音 19:28

参考经文

  • +诗 22:15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研读版)

    2021/4刊12页

    《耶稣是道路》300页

  • 出版物索引

    《守》21.04 12;《道路》 300

约翰福音 19:29

  • 酸酒 见太27:48的注释。

    牛膝草的枝条 在《希腊语经卷》里,传统上译作“牛膝草”的希腊语词hysʹso·pos只出现过两次,也就是在本节经文和希伯来书9:19。关于约翰福音19:29提到的到底是哪一种植物,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这里说的植物就是《希伯来语经卷》常常提到的“牛膝草”(利14:2-7;民19:6,18;诗51:7),而很多人认为后者就是墨角兰(学名:Origanum maru;Origanum syriacum)。以色列人在埃及守逾越节时,就是拿“牛膝草”把祭牲的血涂在两边门柱上和门楣上的。(出12:21,22)既然守逾越节都会用到牛膝草,因此有人指出,在耶稣被处决的时候,应该不难找到这种植物。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墨角兰的枝条不够硬,承受不了浸满酸酒的海绵的重量,而且这种枝条也不够长,无法用它将海绵递到耶稣嘴边。但有一种看法是,这里说的可能是绑在秆子上的一束墨角兰,用来把海绵递到耶稣嘴边。这个看法跟平行记载马太福音27:48和马可福音15:36一致,那两节经文说,浸透酸酒的海绵是绑在“秆子”上的。(另见词语解释“牛膝草”)

多媒体资料

  • 圣经提到的牛膝草

参考经文

  • +诗 69:21; 太 27:48; 可 15:36; 路 23:36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276,1216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276, 1216;《青年》 269;

    g80 1/8 31; w71 10/15 632

约翰福音 19:30

  • 断了气 直译“交出了普纽马”。译作“气”的希腊语词是pneuʹma(普纽马),在这里可以指“气息”或“生命力”。平行记载马可福音15:37和路加福音23:46也支持这个理解,因为那两节经文都用了希腊语动词ek·pneʹo(直译“呼出[气]”)。有人认为,译作“交出”的希腊语词表示,耶稣主动停止挣扎求生,因为一切都已经“成了”,他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的确,耶稣甘愿“倾尽生命,死而后已”。(赛53:12;约10:11;另见词语解释“鲁阿;普纽马”)

参考经文

  • +约 17:4
  • +赛 53:12; 太 27:50; 可 15:37; 路 23:46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研读版)

    2021/4刊12页

    《洞悉圣经》(上册)276页

    《耶稣是道路》300页

    《守望台》

    2010/8/15刊11-12页

    2007/12/1刊28页

    1993/6/15刊18页

    1991/3/15刊14-15页

  • 出版物索引

    《守》21.04 12;《道路》 300;《洞悉上》 276;《守》10 8/15 11-12;《守》07 12/1 28;《守》93 6/15 18;《守》91 3/15 14-15;

    w79 8/15 18; w73 5/15 303; w71 10/15 632; w62 7/1 398

约翰福音 19:31

  • 预备日 每周安息日的前一天都称为“预备日”。犹太人会在这一天为安息日做准备,包括预备额外的食物,以及完成那些无法等到安息日之后再做的事。这一次的预备日正好是尼散月十四日。(可15:42;另见词语解释“预备日”)根据摩西法典,“尸体”一定要“当天”埋葬,“不可整晚都留在木柱上”。(申21:22,23;参看书8:29;10:26,27)

    那个安息日是大安息日 尼散月十五日(即逾越节之后的那一天),无论是一周的第几天都是安息日。(利23:5-7)如果这个特别的安息日碰巧也是平时的安息日(即犹太人一周的第七天,从星期五的日落开始到星期六的日落结束),这一天就是“大”安息日。耶稣去世后的次日就是这样一个大安息日,而耶稣是在星期五被处决的。从公元31到33年,只有公元33年的尼散月十四日正好是星期五。由此可见,耶稣是在公元33年尼散月十四日牺牲生命的。

    打断犯人的腿 在拉丁语里,这种残忍的刑罚称为crurifragium。在本节经文提到的情况下,这样做看来是为了使苦刑柱上的犯人快点死去。挂在苦刑柱上的人本来就很难呼吸。如果双腿被打断,他们就不能再用腿撑起身体来呼吸,无法减轻肺部的压力,结果会窒息而死。

参考经文

  • +约 19:14
  • +申 21:22, 23
  • +利 23:5-7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57页

    《洞悉圣经》(下册)836,1012,1020页

    《耶稣是道路》302-303页

    《守望台》

    2014/5/1刊11页

    2013/12/15刊19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302;《守》14 5/1 11;《守》13 12/15 19;《洞悉上》 57;《洞悉下》 836, 1012, 1020;

    w76 10/15 631; w74 6/15 383; w69 10/1 607

约翰福音 19:32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511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511;

    w69 10/1 607

约翰福音 19:33

索引

  • 检索手册

    《永远享受美好的生命》15课

    《洞悉圣经》(上册)508,511页

    《洞悉圣经》(下册)424页

    《新世界译本》(修订版)15页

    《守望台》

    2011/8/15刊16页

    2005/2/15刊7页

  • 出版物索引

    《美好生命》 15;《新世》 15;《洞悉上》 508, 511;《洞悉下》 424;《守》11 8/15 16;《守》05 2/15 7;

    w69 10/1 607; w64 10/15 630

约翰福音 19:34

多媒体资料

  • 罗马人用的矛

参考经文

  • +赛 53:5; 亚 12:10; 约 20:25

索引

  • 检索手册

    《永远享受美好的生命》15课

    《洞悉圣经》(上册)156页

    《洞悉圣经》(下册)625页

    《耶稣是道路》303页

    《新世界译本》(修订版)15页

    《守望台》

    2011/8/15刊16页

    2005/2/15刊7页

    《警醒!》

    1995/10/22刊31页

    《感示》169页

  • 出版物索引

    《美好生命》 15;《道路》 303;《新世》 15;《洞悉上》 156;《洞悉下》 625;《守》11 8/15 16;《守》05 2/15 7;《警》95 10/22 31;《感示》 169;

    w69 10/1 607; w61 6/15 373

约翰福音 19:35

参考经文

  • +约 20:31; 21:24; 约一 1:1, 2

索引

  • 检索手册

    《永远享受美好的生命》15课

  • 出版物索引

    《美好生命》 15;

    w76 7/1 389

约翰福音 19:36

  • 他的骨头一根也不折断 这句话引自诗篇34:20。在设立逾越节的安排时,关于当晚要宰杀的羊羔(绵羊羔或山羊羔),耶和华吩咐说:“羊羔的骨头一根也不可以折断。”(出12:46;民9:12)保罗称耶稣为“我们逾越节的绵羊羔”,而跟逾越节的习俗以及诗篇34:20的预言一致,耶稣的骨头一根也没有折断。(林前5:7;约1:29的注释)尽管罗马士兵看来一般都会打断苦刑柱上犯人的双腿(也许是为了使犯人快点死去),关于耶稣的这个预言还是应验了。(另见约19:31的注释)士兵的确打断了耶稣身边两个犯人的腿,但他们见耶稣已经死了,就没有打断他的腿。不过,有一个士兵用矛刺了他的肋旁。(约19:33,34)

参考经文

  • +出 12:46; 民 9:12; 诗 34:20

索引

  • 检索手册

    《永远享受美好的生命》15课

    《洞悉圣经》(上册)508页

    《守望台》

    2011/8/15刊16页

    2007/3/1刊20页

    《感示》24页

  • 出版物索引

    《美好生命》 15;《洞悉上》 508;《守》11 8/15 16;《守》07 3/1 20;《感示》 24;

    w85 4/1 16; g70 3/8 19; w64 10/15 630; w63 8/1 454

约翰福音 19:37

参考经文

  • +亚 12:10; 启 1:7

索引

  • 检索手册

    《永远享受美好的生命》15课

    《守望台》

    2011/8/15刊16页

    《感示》169页

  • 出版物索引

    《美好生命》 15;《守》11 8/15 16;《感示》 169

约翰福音 19:38

  • 亚利马太 见太27:57的注释。

    约瑟 见可15:43的注释。

    犹太人 看来指犹太宗教领袖。(另见约7:1的注释)

参考经文

  • +约 7:13; 9:22
  • +申 21:22, 23; 太 27:57-60; 可 15:43-46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研读版)

    2023/1刊30页

    《洞悉圣经》(上册)1070页

    《洞悉圣经》(下册)696,1058页

    《守望台》(研读版)

    2017/10刊18页

    《警醒!》

    2002/4/8刊10-11页

  • 出版物索引

    《守》23.01 30;《守》17.10 18;《洞悉上》 1070;《洞悉下》 696, 1058;《警》02 4/8 10-11;

    w62 9/15 574

约翰福音 19:39

  • 尼哥德慕 只有约翰提到,尼哥德慕跟亚利马太的约瑟一起为安葬耶稣做准备。(另见约3:1的注释)

    一大袋 直译“大约100磅”。这里直译为“磅”的希腊语词是liʹtra的复数形式。一般认为,这个重量单位等同于罗马磅(拉丁语是libra),而1罗马磅约为327克。因此,这里说的一大袋香料重约33公斤。(另见附录B14)

    用……混合的香料 有些抄本写的是“一卷……”,但早期的权威抄本支持正文的译法。

    没药 见词语解释。

    沉香 这个名称可以指一种含有芳香物质的树,圣经时代的人会用这种物质来做香料。(诗45:8;箴7:17;歌4:14)尼哥德慕带来的沉香看来跟《希伯来语经卷》提到的沉香一样,指的就是沉香木制品。在处理遗体时,磨成粉的沉香会跟没药一起使用,作用可能是盖过尸体腐烂的气味。大多数圣经评注家都认为,圣经提到的沉香树就是学名叫Aquilaria agallocha的树。这种树现在主要生长于印度及邻近地区,树身可以长到30米高,树干和树枝的芯都富含树脂和芳香油,可制成昂贵的香料。这种树的木头腐烂时看来香味最浓郁,所以人们有时会把木头埋在地里,以加快腐烂的过程。木头被磨成细腻的粉末后,就作为“沉香”出售。不过,有些学者认为,本节经文提到的“沉香”指的是现在学名为Aloe vera(芦荟)的植物,但人们使用芦荟不是因为它有香味,而是因为它有保健功效。

参考经文

  • +约 3:1, 2; 7:50-52
  • +路 23:55, 56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93,217页

    《耶稣是道路》303页

    《守望台》

    2002/2/1刊10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303;《洞悉上》 93, 217;《守》02 2/1 10

约翰福音 19:40

参考经文

  • +代下 16:13, 14
  • +约 20:7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94页

    《守望台》(研读版)

    2017/10刊20页

  • 出版物索引

    《守》17.10 20;《洞悉上》 94;

    w79 11/1 29; g78 3/8 9

约翰福音 19:41

  • 墓穴 见太27:60的注释。

多媒体资料

  • 墓室

脚注

  • *

    又译“在木柱上被处死”。

参考经文

  • +赛 53:9

约翰福音 19:42

参考经文

  • +约 19:14

译本对照

点击经节数字,查看该节经文在其他圣经译本中的译法

平行记载

约 19:1太 27:26; 可 15:15
约 19:2太 27:27-29; 可 15:16, 17
约 19:16太 27:26, 31; 可 15:15; 路 23:24, 25
约 19:17太 27:32, 33; 可 15:22
约 19:18路 23:33
约 19:19太 27:37; 可 15:26; 路 23:38
约 19:24太 27:35; 可 15:24; 路 23:34
约 19:25太 27:55, 56; 可 15:40; 路 23:49
约 19:29太 27:48; 可 15:36
约 19:30太 27:50; 可 15:37; 路 23:46
约 19:38太 27:57-60; 可 15:43-46

引文

约 19:24诗 22:18
约 19:36诗 34:20
约 19:37亚 12:10

总类

约 19:1赛 50:6; 太 20:18, 19; 路 18:33
约 19:2路 23:11
约 19:3赛 53:3
约 19:4路 23:4, 15; 约 18:38
约 19:6太 27:22; 可 15:13; 路 23:21
约 19:6约 18:31; 徒 3:13
约 19:7利 24:16
约 19:7太 26:63-65; 约 5:18; 10:36
约 19:9赛 53:7; 太 27:12, 14
约 19:11约 7:30; 10:18; 罗 13:1
约 19:12路 23:2; 徒 17:6, 7
约 19:14可 15:42; 约 19:31
约 19:16但 9:26
约 19:17来 13:12
约 19:18约 3:14; 徒 5:30; 加 3:13
约 19:18赛 53:9; 太 27:38; 可 15:27
约 19:25路 2:34, 35
约 19:25太 27:61
约 19:26约 13:23; 21:7, 20
约 19:28诗 22:15
约 19:29诗 69:21; 路 23:36
约 19:30约 17:4
约 19:30赛 53:12
约 19:31约 19:14
约 19:31申 21:22, 23
约 19:31利 23:5-7
约 19:34赛 53:5; 亚 12:10; 约 20:25
约 19:35约 20:31; 21:24; 约一 1:1, 2
约 19:36出 12:46; 民 9:12
约 19:37启 1:7
约 19:38约 7:13; 9:22
约 19:38申 21:22, 23
约 19:39约 3:1, 2; 7:50-52
约 19:39路 23:55, 56
约 19:40代下 16:13, 14
约 19:40约 20:7
约 19:41赛 53:9
约 19:42约 19:14
  •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阅读 新世界译本 (nwt)
  • 阅读 新世界译本 (bi12)
  • 阅读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约翰福音 19:1-42

约翰福音

19 彼拉多就命人把耶稣押去鞭打+。2 士兵用荆棘编了个冠冕戴在他头上,还给他披上紫色袍子+,3 然后纷纷到他跟前来说:“犹太人的王啊,万岁!”他们还不断打他耳光+。4 彼拉多又到外面去,对他们说:“看!我把他带到外面来见你们,让你们知道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5 于是耶稣出来,戴着荆棘冠冕,穿着紫色袍子。彼拉多对他们说:“看看这个人!”6 祭司长和差役看见他,就呼喊说:“处死他!在柱上处死他!+”彼拉多对他们说:“你们自己把他押去处死*吧。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7 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有自己的法律,按照这个法律他是该死的+,因为他自命为上帝的儿子+。”

8 彼拉多听到他们这样说,就更加害怕。9 他再次回到总督府里面,对耶稣说:“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耶稣却不回答他+。10 彼拉多就对他说:“你不对我说话吗?你不知道我有权释放你,也有权把你处死*吗?”11 耶稣回答他说:“要不是上面准许,你根本无权处置我+。因此,把我交给你的人,罪就更大了。”

12 由于这个缘故,彼拉多一直想办法要释放他。可是犹太人呼喊说:“你要是释放这个人,就不是凯撒的朋友。谁自命为王,谁就是反叛凯撒+。”13 彼拉多听见这些话,就把耶稣带到外面,自己坐在审判座上。那个地方叫铺石地,希伯来语叫迦巴大。14 当天是逾越节期间的预备日+,那时大约是中午12点。彼拉多对犹太人说:“看!你们的王!”15 他们却呼喊说:“除掉他!除掉他!在柱上处死他!”彼拉多对他们说:“我可以处死你们的王吗?”那些祭司长回答说:“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16 彼拉多就让人把耶稣送去在木柱上处决+。

于是耶稣被人押走了。17 耶稣自己扛着苦刑柱出去,到了一个叫“骷髅头+”的地方,希伯来语叫各各他+。18 他们在那里把耶稣钉在木柱上+,旁边还有两个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耶稣在中间+。19 彼拉多还写了个罪名,安在苦刑柱上。上面写着:“拿撒勒人耶稣,犹太人的王+。”20 很多犹太人都看见了这个罪名,因为耶稣被钉在木柱上的地方离城不远,而且罪名是用希伯来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写的。21 犹太人的祭司长就对彼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他说:我是犹太人的王’。”22 彼拉多回答说:“我写的,已经写了。”

23 士兵把耶稣钉在木柱上以后,就拿了他的外衣,分成四份,每个士兵一份。他们又拿了他的内袍。可是这件衣服没有缝口,是从上到下整件织成的。24 因此他们彼此说:“我们不要把它撕破,我们抽签决定归谁吧+。”这是要应验圣经说的:“他们分了我的衣服,又为我的衣裳抽签+。”士兵果然这样做了。

25 站在耶稣苦刑柱旁边的,有他母亲+和他母亲的妹妹,还有克罗巴的妻子马利亚和末大拉人马利亚+。26 耶稣看见母亲和他喜爱的那个门徒+站在旁边,就对母亲说:“妇人,看,他是你的儿子了!”27 然后他对那个门徒说:“看,她是你的母亲了!”从此,那个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住。

28 之后,耶稣知道现在一切都完成了。他为了应验圣经上的话,就说:“我渴了+。”29 那里放着一个器皿,盛满了酸酒。于是他们拿海绵浸满酸酒,绑在牛膝草的枝条上,递到他嘴边+。30 耶稣尝过了酸酒,就说:“成了!+”然后垂下头来,断了气+。

31 由于当天是预备日+,为免尸体到安息日还留在苦刑柱上+(因为那个安息日是大安息日+),犹太人就请求彼拉多派人打断犯人的腿,把尸体拿走。32 于是士兵来把耶稣旁边木柱上的第一个人的双腿打断,又把第二个人的双腿打断。33 可是,他们来到耶稣那里,见他已经死了,就没有打断他的腿。34 不过有一个士兵用矛刺他的肋旁+,立刻有血和水流出来。35 看见这件事的人作了见证。这个人的见证是真的,他知道自己说的是真话,这样你们也就可以相信+。36 这些事发生,其实是要应验圣经说的:“他的骨头一根也不折断+。”37 圣经上还有一句话说:“他们会注视他们所刺的那位+。”

38 这些事以后,亚利马太的约瑟请求彼拉多准许他领走耶稣的遗体。约瑟是耶稣的门徒,可是他怕犹太人+,所以是暗中做门徒的。彼拉多批准了他的请求,他就去领走耶稣的遗体+。39 尼哥德慕+也带着一大袋用没药和沉香混合的香料来了+,这个人第一次来见耶稣是在夜里。40 他们就领取了耶稣的遗体,并按照犹太人安葬死者的习俗+,用细麻布加上香料把遗体包裹起来+。41 耶稣被处死*的地方附近正好有个园子,园子里有一个新的墓穴+,里面从没有葬过人。42 由于那天是犹太人的预备日+,墓穴又在附近,他们就把耶稣安葬在那里。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