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约翰福音 4
  •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约翰福音内容概要

    • E. 耶稣在前往加利利的路上经过撒马利亚(4:1-54)

      • 耶稣到了撒马利亚的叙加,因为旅途劳累就在雅各井旁坐下(4:1-6)

      • 耶稣跟一个撒马利亚女人展开交谈(4:7-15)

      • 耶稣教导撒马利亚女人认识正确崇拜(4:16-24)

      • 耶稣向撒马利亚女人透露自己就是弥赛亚(4:25,26)

      • 撒马利亚女人向其他人作见证(4:27-30)

      • 耶稣把执行上帝的旨意比作食物;耶稣提到比喻意义上的收割工作(4:31-38)

      • 很多撒马利亚人相信耶稣就是“救世主”(4:39-42)

      • 在加利利的迦拿,耶稣治好一个官员的儿子(4:43-54)

约翰福音 4:1

参考经文

  • +约 3:2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80 4/1 19; w79 11/15 13; w75 1/15 58; w73 11/1 658; li 87

约翰福音 4:2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795页

    《守望台》

    1988/6/1刊6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795;《守》88 6/1 6;

    w79 11/15 13; is 83; li 87; w61 11/15 704

约翰福音 4:3

参考经文

  • +太 4:12; 路 4:14

约翰福音 4:4

  • 撒马利亚 在耶稣的时代,“撒马利亚”是罗马帝国一个行政区的名称。耶稣有几次途经撒马利亚,后来他的门徒将基督教的信息传到这里。大致来说,这个地区的北面是加利利,南面是犹地亚,东面是约旦河,向西一直延伸到地中海沿岸的平原,但具体的边界到今天已无法确知。撒马利亚的大部分地区,曾经是以法莲部族和玛拿西半个部族(约旦河西)的土地。虽然耶稣往返耶路撒冷时偶尔会经过这里(约4:3-6;路9:51,52;17:11),但他吩咐使徒不要到撒马利亚人的城里传道,因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到以色列民族迷途的绵羊那里去”,也就是向犹太人传道(太10:5,6)。不过,这项限制只适用于一段有限的时期。耶稣在升天前不久吩咐门徒,要把好消息传到“撒马利亚,一直到地上最遥远的地方”。(徒1:8,9)后来,由于迫害的浪潮在耶路撒冷卷起,耶稣的一些门徒,特别是腓力,就到撒马利亚各地去传道。之后,彼得和约翰被派到这里,让归信的撒马利亚人可以得到神圣力量。(徒8:1-17,25;9:31;15:3)

约翰福音 4:5

  • 叙加 这是“撒马利亚的一座城”。有些人认为叙加就是现今纳布卢斯附近的阿斯凯尔村,位于示剑东北约1公里、雅各井东北偏北约0.7公里处。(另见附录B6和B10)另外有些人则认为叙加就是示剑,因为有些早期的世俗作家持有这样的观点,而且《叙利亚语西奈抄本》在这里写的是Sychem,跟“示剑”(Shechem)的拼法相似。不过,最可靠的希腊语抄本写的都是“叙加”(Sychar)。此外考古发现也表明,在本节经文记载的事件发生时,示剑的所在地(泰勒巴拉塔)并没有人居住。

参考经文

  • +创 33:18, 19; 书 24:32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540,620页

    《守望台》

    1997/2/1刊30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540, 620;《守》97 2/1 30

约翰福音 4:6

  • 雅各井 传统上认为这口井就是现今位于纳布卢斯东南约2.5公里的雅各布井(Bir Yaʽqub或Beʼer Yaʽaqov),离示剑的所在地泰勒巴拉塔不远。这是一口深井,水位从没有升到过井口。19世纪所作的测量显示,当时井的深度约为23米。由于井底有游人投入的瓦砾和石块,因此这口井在古代也许更深。(约4:11)从5月底开始到10月中的秋雨来临之前,井里通常没有水,所以有些人推测井里的水来自雨水以及地下水渗透,不过另一些人认为井水也来自泉水。(另见本节经文的注释:井)圣经没有说雅各挖了这口井,却表明他在这一带确实拥有产业。(创33:18-20;书24:32)这口井可能是雅各挖的或他叫人挖的,也许是为了供水给他的一大家人以及家里的牲畜。雅各这么做也许能避免跟邻人发生纠纷,因为当地的其他水源很可能已经归这些人所有了。另一个可能是雅各需要一个额外的水源,在其他水井枯竭时使用。

    耶稣……很劳累 圣经只有这一次提到耶稣“很劳累”。当时大约是中午12点,那天上午耶稣的“旅途”可能是从犹地亚的约旦河谷开始的,他要走一段海拔落差约900米的上坡路才能到达撒马利亚的叙加。(约4:3-5;另见附录A7)

    井 又译“泉”。这段记载在提到叙加的雅各井时,用了两个不同的希腊语词。本节经文两次使用了希腊语词pe·geʹ,都译作“井”。这个希腊语词常用来指泉,而雅各井的水源可能就是泉水。这个词在雅各书3:11用来指实际的“泉”,在约翰福音4:14则用作比喻,译作“泉源”。约翰福音4:12在提到雅各井时用的是希腊语词phreʹar,这个词可以指水池或井。(撒上19:22,《七十子译本》;路14:5)井的水源往往是泉水,而为了得到泉水,有时需要把井底挖深并清理干净。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段记载在谈到同一个水源时,用的词有时是“泉”,有时是“井”。(另见本节经文的注释:雅各井)

    中午12点 直译“第六个小时”。(另见太20:3的注释)

参考经文

  • +约 4:12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313,540,647页

    《守望台》

    1997/2/1刊30页

    1993/1/1刊24页

    1991/9/1刊22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313, 540, 647;《守》97 2/1 30;《守》93 1/1 24;《守》91 9/1 22;

    w65 2/15 103; w64 12/1 725-6

约翰福音 4:7

索引

  • 检索手册

    《爱心》1课

    《警醒!》

    2008/1刊4页

    《守望台》

    1988/8/15刊12页

  • 出版物索引

    《爱心》 1;《警》 1/08 4;《守》88 8/15 12;

    w65 2/15 103

约翰福音 4:9

  • 犹太人跟撒马利亚人没有来往 早在耶罗波安在十部族的以色列国设立偶像崇拜时,撒马利亚人就开始跟犹太人疏远。(王上12:26-30)圣经第一次提到撒马利亚人时,指的是住在十部族以色列国的犹太人,当时他们还没有被亚述人征服。(王下17:29)亚述人征服以色列国后,“撒马利亚人”这个名称开始用来指那些留在撒马利亚地区的居民的后代,以及被亚述帝国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外族人。尽管撒马利亚人声称他们都是玛拿西或以法莲部族的后代,但他们当中有些人无疑有外族人的血统。圣经也表明,这些有不同血统的人使撒马利亚地区的崇拜进一步受到腐化。(王下17:24-41)犹太人从巴比伦获释回乡后,撒马利亚人声称自己崇拜耶和华,但他们却设法阻挠耶路撒冷的圣殿和城墙的重建工程。后来,也许在公元前4世纪,撒马利亚人在基利心山上建造了自己的神殿。公元前128年,这座神殿被犹太人摧毁。不过,撒马利亚人继续在基利心山进行崇拜活动。公元1世纪,他们主要居住在称为“撒马利亚”的罗马行政区,这个地区位于犹地亚和加利利之间。撒马利亚人只接受圣经的头五卷书,也许还接受约书亚记,但他们窜改了一些经文,用来证明自己那座神殿的地点是有圣经根据的。到了耶稣的时代,“撒马利亚人”这个名称让人联想到的是一个人的种族和宗教,而撒马利亚人都受到犹太人的鄙视。(约8:48)

    ……没有来往 有些抄本没有括号里的这句话,但一些早期的权威抄本都是有的。

参考经文

  • +王下 17:24; 路 9:52, 53; 徒 10:28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85-86,430页

    《守望台》

    2010/10/1刊12页

    1998/7/1刊30页

    1997/2/1刊31页

    1989/11/1刊5页

    1987/10/15刊16页

    《警醒!》

    2004/9/8刊8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85-86, 430;《守》10 10/1 12;《警》04 9/8 8;《守》98 7/1 30;《守》97 2/1 31;《守》89 11/1 5;《守》87 10/15 16;

    w77 12/15 740; w64 1/1 30

约翰福音 4:10

  • 活水 如果按字面意思理解,原文用的希腊语词组指的是流动的水、泉水,或者以泉为水源的井水。与活水相对的是水池里不流动的水。利未记14:5中译作“活水”的希伯来语词组,指的就是流动的水。在耶利米书2:13和17:13,耶和华被描述为“活水的源头[泉源]”,而“活水”是指能给人带来生命的比喻意义上的水。耶稣跟撒马利亚女人交谈时说的是比喻意义上的“活水”,但她起初看来是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活水”的。(约4:11;另见约4:14的注释)

脚注

  • *

    恩赐,又译“免费的礼物”。

参考经文

  • +弗 2:8
  • +约 7:37

约翰福音 4:11

  • 井又深 见约4:6的注释。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1191页

    《守望台》

    2008/6/1刊15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1191;《守》08 6/1 15

约翰福音 4:12

  • 我们的祖先雅各 撒马利亚人声称他们是雅各的儿子约瑟的后代,但他们的说法很可能是当时许多犹太人都不认同的。为了强调撒马利亚人其实是外族人的后代,有些犹太人用一个意思为“古特人”的希伯来语词称呼他们。亚述王于公元前740年从撒马利亚各城镇掳走以色列人后,把一些外族人迁移到那里,其中很多人就来自古特。古特很可能位于巴比伦东北约50公里处。(王下17:23,24,30)

索引

  • 检索手册

    《跟随》77页

    《洞悉圣经》(下册)313,647页

  • 出版物索引

    《跟随》 77;《洞悉下》 313, 647

约翰福音 4:14

  • 我给的水 本节经文里的“水”和“泉源”都是比喻。在跟撒马利亚女人的这次交谈里,耶稣已经提到过“活水”。(另见约4:10的注释)现在他接着解释说,他给的水会在接受的人里面成为“泉源”,“使人得到永远的生命”。圣经常常用水象征上帝为了让人类重获完美生命而作出的安排,这“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耶稣献出的赎价。耶稣在这里强调的是,那些听从他并成为他门徒的人都会得到上帝赐予的福分。只要他们努力“认识”耶和华上帝和耶稣基督,并且凭着信心把这些知识实践出来,就有希望享有永远的生命。(约17:3)耶稣说,这比喻意义上的水会在接受的人里面成为泉源,“不断涌出”水来,让他们得享永远的生命。这些人也会受到推动,要跟别人分享这种水,即“生命水”。(启21:6;22:1,17;另见约7:38的注释)

参考经文

  • +约 6:35
  • +约 7:38; 罗 6:23; 约一 5:20; 启 22:17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2009/8/15刊9页

    2008/6/1刊14页

    1996/1/1刊30页

    1990/12/15刊10-11页

    1986/11/15刊31页

    1986/8/15刊11页

    《启示录高潮》304页

  • 出版物索引

    《守》24.12 9;《守》09 8/15 9;《守》08 6/1 14;《启示录高潮》 304;《守》96 1/1 30;《守》90 12/15 10-11;《守》86 8/15 11;《守》86 11/15 31;

    w73 12/15 759; w63 3/1 143; w61 9/1 525; w61 11/15 679

约翰福音 4:17

索引

  • 检索手册

    《造物主》148-149页

  • 出版物索引

    《造物主》 148-149

约翰福音 4:18

索引

  • 检索手册

    《造物主》148-149页

  • 出版物索引

    《造物主》 148-149

约翰福音 4:19

参考经文

  • +太 21:11; 路 7:16; 24:19; 约 9:17

约翰福音 4:20

  • 这座山 指的是基利心山。(另见附录B10)《希伯来语经卷》有四次提到这座山。(申11:29;27:12;书8:33;士9:7)也许在公元前4世纪,撒马利亚人在基利心山上建造了一座自己的神殿,想要跟耶路撒冷的圣殿抗衡。公元前128年,这座神殿被犹太人摧毁了。撒马利亚人只接受圣经的头五卷书,也许还接受约书亚记。不过,他们只接受自己修改后的版本,一般称为《撒马利亚五经》。这些经卷是用他们自己的字母(源自古希伯来语)抄写的。《撒马利亚五经》跟《希伯来语经卷》的马所拉文本大约有6000个不同之处,其中大多数只是细节上的差异,但有些地方差别很大。例如,申命记27:4说摩西法典要写在涂上灰泥的石头上,立在以巴路山,但《撒马利亚五经》却把“以巴路山”改成“基利心山”。(申27:8)他们这样窜改经文,显然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要证明基利心山是上帝的圣山。

多媒体资料

  • 基利心山

参考经文

  • +申 12:5, 6; 王上 9:3; 代下 7:12; 诗 122:题记-9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654页

    《守望台》(公众版)

    2016.2期8-9页

    《守望台》

    1993/1/1刊24-25页

  • 出版物索引

    《守众》16.2 8;《洞悉上》 654;《守》93 1/1 24-25;

    w77 11/15 700; w61 7/15 444

约翰福音 4:21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228页

    《知识》43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228;《知识》 43;

    w77 11/15 700; w77 12/1 716; gh 125-6; w74 8/1 477; w70 8/15 485-6

约翰福音 4:22

  • 拯救源于犹太人 又译“拯救是从犹太人开始的”。从耶稣的话可以看出,上帝把自己的话语、正确崇拜以及带来拯救的真理都托付给了犹太人。(罗3:1,2)上帝也挑选了犹太人,让弥赛亚出自这个民族,从而实现跟亚伯拉罕的“后代”有关的承诺。(创22:18;加3:16)在耶稣跟撒马利亚女人谈话的那个年代,一个人只有通过犹太人才能学到关于上帝的真理、上帝对人的要求以及跟弥赛亚有关的细节。当时,犹太人仍然是上帝运用的渠道,任何人想要敬奉耶和华,都必须跟他挑选的这个民族一起崇拜他。

参考经文

  • +王下 17:29, 33
  • +赛 2:3; 罗 9:4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2002/7/15刊15页

    《知识》43-45页

  • 出版物索引

    《守》02 7/15 15;《知识》 43, 45;

    w85 2/1 20; w80 4/1 20; w77 11/15 700; w77 12/1 716; gh 125-6; w75 8/15 487; w74 8/1 477; w71 5/15 304-6

约翰福音 4:23

  • 在神圣力量的引导下 直译“在普纽马里”。(另见词语解释“鲁阿;普纽马”和“神圣力量”)

参考经文

  • +代下 16:9; 诗 43:3; 提前 2:3, 4; 约二 4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228页

    《洞悉圣经》(下册)1137页

    《守望台》(公众版)

    2016.2期9-10页

    《守望台》

    2008/4/15刊31页

    1994/2/1刊12页

  • 出版物索引

    《守众》16.2 9-10;《洞悉上》 228;《洞悉下》 1137;《守》08 4/15 31;《守》94 2/1 12;

    w78 10/1 22; w77 11/15 700; gh 126; yy 178; w76 10/1 588, 594; w75 1/1 12; w74 8/1 477; w73 6/15 366; w72 8/15 485; w71 5/15 304; w70 8/15 485-6; g65 5/8 31; w63 12/1 713; w62 8/15 490; w56 5/1 75

约翰福音 4:24

  • 上帝是个灵体 在这里,希腊语词pneuʹma(普纽马)译作“灵体”。(另见词语解释“鲁阿;普纽马”)圣经表明,耶和华上帝、得到荣耀后的耶稣以及天使都是灵体。(林前15:45;林后3:17;来1:14)灵体跟人类截然不同,而且是肉眼看不见的。灵体的身体,也就是“灵的身体”,比“血肉的身体”优越得多。(林前15:44;约1:18)尽管圣经有时说上帝有眼睛、耳朵、脸和手等,但这些都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目的是帮助人明白上帝是怎样的。圣经清楚表明,上帝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上帝在灵界有一个特定的居所,所以基督可以说他要“到父亲那里去”。(约16:28)希伯来书9:24说,基督“进了天上,如今为我们出现在上帝面前”。

    在神圣力量的引导下……崇拜 在这里,希腊语词pneuʹma(普纽马)译作“神圣力量”。正如词语解释“鲁阿;普纽马”所说,希腊语词pneuʹma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包括上帝的神圣力量以及人内心的推动力(也就是人的思想态度)。虽然这个词可以指代不同的事物,但这些事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法用肉眼看见。耶稣在约翰福音4:21指出,对天父的崇拜不会再以某个实际的地方作为中心,例如撒马利亚的基利心山,或耶路撒冷的圣殿。因为上帝不是血肉之躯,而是人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不需要到某座实际的殿或山去崇拜他。耶稣也在其他经文表明,人想要按照上帝认可的方式崇拜他,就必须接受神圣力量的引导,这股隐形的力量又称为“帮助者”。(约14:16,17;16:13)人研读并实践上帝的话语,使自己的想法跟上帝的思想一致,就是“在神圣力量的引导下”崇拜上帝了。从耶稣的话可以看出,人如果只靠着内心的推动力或诚恳热切的态度去敬奉上帝,是远远不够的。

    按照真理崇拜 上帝接纳的崇拜不能建基于空想、神话或谎言,而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并且必须按照“真理”,也就是上帝通过圣经透露的跟他自己和他的旨意有关的真理。(约17:17)这样的崇拜还必须跟圣经揭示出来的“不见的事实”一致。(来9:24;11:1;另见本节经文的注释:在神圣力量的引导下……崇拜)

参考经文

  • +林后 3:17; 提前 1:17; 来 11:27
  • +罗 12:1

索引

  • 检索手册

    《亲近》315-316页

    《永远享受美好的生命》7课

    《洞悉圣经》(上册)228页

    《洞悉圣经》(下册)1137页

    《警醒!》

    2017.2期15页

    2013/5刊14页

    《守望台》

    2008/4/15刊31页

    2002/7/15刊15页

    2001/9/15刊28页

    1996/1/15刊12-13页

    1991/6/15刊5页

    1988/11/1刊6-7页

    《知识》45页

  • 出版物索引

    《亲近》 315-316;《美好生命》 7;《警》17.2 15;《警》 5/13 14;《洞悉上》 228;《洞悉下》 1137;《守》08 4/15 31;《守》02 7/15 15;《知识》 45;《守》01 9/15 28;《守》96 1/15 12-13;《快乐》 31;《守》91 6/15 5;《守》88 11/1 7;

    w78 10/1 22; w77 11/1 668-9; w77 11/15 701; gh 126; w76 10/1 588, 594; w76 12/1 730; w74 8/1 477; w74 10/15 627; w73 1/15 60; w73 6/15 366; w72 8/15 485; w71 5/15 304; w70 8/15 485; w66 6/1 325; w65 3/15 177; w65 10/15 612; g65 1/8 6; g65 4/8 25; w64 4/1 219; w63 2/1 88; w62 3/15 169; w62 8/15 490; w62 10/15 634

约翰福音 4:25

  • 我知道……弥赛亚将要来到 撒马利亚人只接受圣经的头五卷书,也就是摩西五经,可能还接受约书亚记。至于《希伯来语经卷》的其他部分,他们都不接纳。不过,由于撒马利亚人相信摩西五经,他们也期待弥赛亚这位比摩西更伟大的先知出现。(申18:18,19)

    弥赛亚 希腊语是Mes·siʹas,这个词在《希腊语经卷》里只出现过两次(本节经文和约1:41),是希伯来语词ma·shiʹach的转写。希伯来语名词ma·shiʹach是个头衔,源自动词ma·shachʹ,后者的意思是“涂上[液体]”或“膏立”。(出29:2,7及脚注)在圣经时代,人们会举行仪式,把油倒在祭司、统治者或先知的头上,表示这个人正式受到任命。(利4:3;撒上16:3,12,13;王上19:16)在《希腊语经卷》中,“基督”(希腊语Khri·stosʹ)这个头衔出现了超过500次,相当于“弥赛亚”,这两个头衔的意思都是“受任命的人”或“受膏者”。(另见太1:1的注释)

参考经文

  • +申 18:18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8 2/1 31

约翰福音 4:26

  • 我就是他 直译“我是”,希腊语是e·goʹ ei·mi。有些人认为这个希腊语词组间接引自《七十子译本》中的出埃及记3:14,并且以此为依据说耶稣就是上帝。不过,《七十子译本》在翻译出埃及记3:14时用的词组(e·goʹ ei·mi ho on,“我就是那一位”或“我就是一直存在的那一位”),跟约翰福音4:26这里用的词组并不相同。此外,《七十子译本》也用e·goʹ ei·mi这个词组来翻译亚伯拉罕、以利以谢、雅各、大卫等人说的话。(创23:4;24:34;30:2;代上21:17)在《圣经希腊语经卷》中,e·goʹ ei·mi这个词组也不限于用来翻译耶稣的话。约翰福音9:9在记录被耶稣治好的盲人说的话时就用了这个词组,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即“就是我”。这个词组也出现在天使加百列的话,以及彼得、保罗等人的话里。(路1:19;徒10:21;22:3)很明显,这些话都跟出埃及记3:14没有关联。对照一下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有时合称为“同观福音”)里平行记载的希腊语原文就能看出,马可福音13:6和路加福音21:8中的希腊语词组e·goʹ ei·mi(“我就是基督”,又译“我就是他”)是个较短的说法,意思更完整的说法记录在马太福音24:5,即“我就是基督”。

    我就是他,正在对你说话呢 看来这是耶稣第一次直接告诉人自己就是弥赛亚,也就是基督。当时耶稣是在跟一个女人说话,而且这个女人不是犹太人,而是撒马利亚人。(约4:9,25)大多数犹太人都鄙视撒马利亚人,不会跟他们打招呼,而且很多犹太男人都瞧不起女人。耶稣后来也用类似的方式表明自己重视妇女,他让一些女人有殊荣成为第一批为他的复活作见证的人。(太28:9,10)

参考经文

  • +约 9:35-37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841页

    《耶稣是道路》50页

    《守望台》

    1986/7/1刊8-9页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50;《洞悉下》 841;《人物》 19;《守》86 7/1 8-9;

    w78 2/1 31; im 211

约翰福音 4:27

  • 跟一个女人说话 跟摩西法典的精神正好相反,犹太传统认为男人在公共场合跟女人交谈是不恰当的。这个观点看来在耶稣的时代广为流行。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连耶稣的门徒看到他跟撒马利亚女人说话时也“觉得惊讶”。据《塔木德》记载,古代的拉比认为,学者“不应在街上与妇人谈话”。根据《密西拿》,一个拉比曾说:“不可与女流多言。……与女流多言者,必自招灾祸,也必疏于研习法典,终必在欣嫩谷沉沦。”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研读版)

    2018/6刊10-11页

    《造物主》149页

    《守望台》

    1995/7/15刊15页

    1990/3/15刊22-23页

    1989/11/1刊5页

    1987/10/15刊16页

  • 出版物索引

    《守》18.06 10-11;《造物主》 149;《守》95 7/15 15;《守》90 3/15 22;《守》89 11/1 5;《守》87 10/15 16

约翰福音 4:29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4 12/1 716-7

约翰福音 4:31

脚注

  • *

    直译“拉比”。

参考经文

  • +约 1:38

约翰福音 4:34

参考经文

  • +太 4:4; 26:42; 约 6:38; 来 10:7
  • +约 5:17, 30, 36; 17:4; 19:30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研读版)

    2023/3刊7页

    《永远享受美好的生命》22课

    《守望台》(研读版)

    2020/11刊7页

    《守望台》(研读版)

    2018/9刊4页

    《洞悉圣经》(上册)493页

    《守望台》

    2013/4/1刊4页

    2011/4/1刊6-7页

    1991/9/1刊22页

    1990/9/15刊16页

    1990/3/1刊19页

    1989/10/15刊6页

    1987/1/1刊20页

    《永远生活》60-61页

  • 出版物索引

    《守》23.03 7;《美好生命》 22;《守》20.11 7;《守》18.09 4;《守》13 4/1 4;《洞悉上》 493;《守》11 4/1 6-7;《守》91 9/1 22;《守》90 3/1 19;《守》90 9/15 16;《守》89 10/15 6;《永远生活》 60-61;《守》87 1/1 20;

    w83 2/1 14; w79 5/15 23; w78 1/1 21; w77 2/15 119; w73 12/1 711; w72 11/15 687; w70 1/15 58; tr 186; w66 10/15 612; w65 4/15 233; w65 10/15 629; w63 4/1 202, 207; w63 12/1 716; w61 8/1 463; w61 9/1 526

约翰福音 4:35

  • 还有四个月才到收割的时候 收割大麦的时期从犹太历尼散月(公历3~4月间)开始,大约在逾越节前后。(另见附录B15)往前数四个月就能算出,耶稣是在基斯流月(公历11~12月间)说出这些话的。那个时候降雨越来越多,天气也越来越冷。可见,耶稣说“已经……可以收割了”,不是指实际的收割,而是指比喻意义上的收割,也就是召集人的工作。(约4:36)

    变白 又译“成熟”,希腊语是leu·kosʹ。这个词用来描述白色或其他浅色,例如浅黄色,在这里表明庄稼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既然耶稣说“还有四个月才到收割的时候”,周围的田地应该还是绿色的,因为刚刚发芽的大麦就是这个颜色。因此,耶稣说田地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指的显然不是实际的收割,而是比喻意义上的收割。有些学者认为,耶稣叫门徒“看看田地”,可能是叫他们看看前来找他的一群撒马利亚人,而他提到田地是“白”色的,也许是因为那群人穿的是白色的袍子。另一种可能性是,耶稣当时说的是比喻,意思是那些人心里已经准备好要接受他传讲的好消息。(约4:28-30)

参考经文

  • +太 9:37

索引

  • 检索手册

    《跟随》85-86页

    《守望台》(研读版)

    2020/4刊8-9,13页

    《洞悉圣经》(下册)836页

    《耶稣是道路》50-51页

    《上帝的王国统治了!》87-88页

    《守望台》

    2012/5/1刊29页

    2010/7/15刊16页

    2001/7/15刊20页

    1990/12/1刊16-17页

    1986/8/15刊11页

    1986/7/15刊24页

    《上帝王国的宣扬者》509-513页

  • 出版物索引

    《跟随》 85-86;《守》20.04 8-9, 13;《道路》 50-51;《王国统治》 87-88;《守》12 5/1 29;《洞悉下》 836;《守》10 7/15 16;《守》01 7/15 20;《宣扬者》 509-510, 512-513;《人物》 19;《守》90 12/1 16-17;《守》86 7/15 24;《守》86 8/15 11;

    w78 12/1 14; w76 10/15 631; w75 3/1 139; w66 12/15 758

约翰福音 4:36

多媒体资料

  • 收割的人

脚注

  • *

    又译“果实”。

参考经文

  • +林前 3:8

索引

  • 检索手册

    《上帝的王国统治了!》87-88,92-95页

    《守望台》

    2001/7/15刊20页

    1986/8/15刊11页

  • 出版物索引

    《王国统治》 87-88, 92, 95;《守》01 7/15 20;《守》86 8/15 11;

    w75 3/1 139

约翰福音 4:37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96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96;

    w75 3/1 139; w74 6/1 329

约翰福音 4:38

脚注

  • *

    直译“付出劳力”。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96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96;

    w75 3/1 139; w74 6/1 329

约翰福音 4:39

  • 撒马利亚人,有很多都……信从了耶稣 耶稣跟撒马利亚女人的这次交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她的见证,很多撒马利亚人开始信从耶稣。尽管比喻意义上的收割起初主要在犹太人当中进行,但正如圣经的记载显示,一场更大规模的“收割”不久后也会展开,而“收割”的对象就包括撒马利亚人。耶稣这次向撒马利亚女人传道,很可能打下了基础,有助于这些撒马利亚人中的很多人后来接受腓力传讲的好消息。(约4:34-36;徒1:8;8:1,14-17)

参考经文

  • +约 4:29

约翰福音 4:42

  • 救世主 这个词只出现在本节经文和约翰一书4:14。“救世主”一词表明,耶稣将会拯救世人当中那些显出信心的人,让他们摆脱罪的奴役。(另见约1:29;3:17的注释)

参考经文

  • +赛 49:6; 太 1:21; 约 1:29; 提前 1:15; 约一 4:1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4 7/15 434

约翰福音 4:43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86/8/1刊9页

  • 出版物索引

    《人物》 20;《守》86 8/1 9;

    w76 7/15 443

约翰福音 4:44

  • 自己的家乡 直译“自己父亲的地方”。译作“家乡”的希腊语词也出现在马太福音13:54、马可福音6:1和路加福音4:24,在那些经文里都指耶稣的家乡拿撒勒。但根据上下文,这个词在本节经文看来指加利利全境。(约4:43)

参考经文

  • +太 13:57; 可 6:4; 路 4:24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86/8/1刊9页

  • 出版物索引

    《人物》 20;《守》86 8/1 9;

    w76 7/15 443

约翰福音 4:45

参考经文

  • +申 16:16
  • +约 2:23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86/8/1刊9页

  • 出版物索引

    《人物》 20;《守》86 8/1 9;

    w66 7/1 390

约翰福音 4:46

  • 加利利的迦拿……迦百农 从迦拿(希尔拜加纳)去迦百农的路程长约40公里。(另见约2:1的注释)

    王手下的官员 希腊语是ba·si·li·kosʹ,可以指跟王(ba·si·leusʹ)有君臣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人。在本节经文,这个词看来指希律·安提帕王宫里的官员。希律·安提帕是加利利的分封侯,但人们一般都称他为“王”。(另见太14:9;可6:14的注释)

参考经文

  • +约 2:1-11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下册)540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540

约翰福音 4:47

  • 下去 意思是下到迦百农去。在古代,有一条路经过希尔拜加纳(很可能就是圣经提到的迦拿;另见约2:1的注释)下到加利利海岸边,并沿着海岸线一直到迦百农。由于迦百农位于海平面以下200多米,因此圣经说“下去”迦百农。

索引

  • 检索手册

    《洞悉圣经》(上册)726页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726

约翰福音 4:48

参考经文

  • +太 16:1; 约 2:18; 林前 1:22

约翰福音 4:50

参考经文

  • +太 8:13; 可 7:29, 30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2 11/1 667

约翰福音 4:51

脚注

  • *

    又译“好过来了”。

约翰福音 4:52

  • 下午1点 直译“第七个小时”。(另见太20:3的注释)

参考经文

  • +太 8:14, 15; 徒 28:8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86/8/1刊9页

  • 出版物索引

    《人物》 20;《守》86 8/1 9

约翰福音 4:53

参考经文

  • +太 8:13

约翰福音 4:54

  • 第二个神迹 这是耶稣在加利利施行的第二个神迹,是他从犹地亚回来后施行的。第一个神迹记载在约翰福音2:11。耶稣在加利利施行第二个神迹之前,在耶路撒冷还施行了其他神迹。(约2:23)

参考经文

  • +约 2:11

索引

  • 检索手册

    《守望台》

    1986/8/1刊9页

  • 出版物索引

    《人物》 20;《守》86 8/1 9

译本对照

点击经节数字,查看该节经文在其他圣经译本中的译法

总类

约 4:1约 3:22
约 4:3太 4:12; 路 4:14
约 4:5创 33:18, 19; 书 24:32
约 4:6约 4:12
约 4:9王下 17:24; 路 9:52, 53; 徒 10:28
约 4:10弗 2:8
约 4:10约 7:37
约 4:14约 6:35
约 4:14约 7:38; 罗 6:23; 约一 5:20; 启 22:17
约 4:19太 21:11; 路 7:16; 24:19; 约 9:17
约 4:20申 12:5, 6; 王上 9:3; 代下 7:12; 诗 122:题记-9
约 4:22王下 17:29, 33
约 4:22赛 2:3; 罗 9:4
约 4:23代下 16:9; 诗 43:3; 提前 2:3, 4; 约二 4
约 4:24林后 3:17; 提前 1:17; 来 11:27
约 4:24罗 12:1
约 4:25申 18:18
约 4:26约 9:35-37
约 4:31约 1:38
约 4:34太 4:4; 26:42; 约 6:38; 来 10:7
约 4:34约 5:17, 30, 36; 17:4; 19:30
约 4:35太 9:37
约 4:36林前 3:8
约 4:39约 4:29
约 4:42赛 49:6; 太 1:21; 约 1:29; 提前 1:15; 约一 4:14
约 4:44太 13:57; 可 6:4; 路 4:24
约 4:45申 16:16
约 4:45约 2:23
约 4:46约 2:1-11
约 4:48太 16:1; 约 2:18; 林前 1:22
约 4:50太 8:13; 可 7:29, 30
约 4:52太 8:14, 15; 徒 28:8
约 4:53太 8:13
约 4:54约 2:11
  •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阅读 新世界译本 (nwt)
  • 阅读 新世界译本 (bi12)
  • 阅读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约翰福音 4:1-54

约翰福音

4 主知道法利赛派听说耶稣收门徒,给门徒施浸+,比约翰还多。2 (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浸,而是他的门徒施浸。)3 主就离开犹地亚,再次到加利利去+。4 他必须经过撒马利亚,5 于是来到撒马利亚的一座城。这座城叫叙加,在雅各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附近+,6 雅各井就在那里+。耶稣因为旅途很劳累,就坐在井旁。当时大约是中午12点。

7 有一个撒马利亚女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给我一点水喝。”8 (他的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9 撒马利亚女人对耶稣说:“你是犹太人,怎么向我这个撒马利亚女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跟撒马利亚人没有来往+。)10 耶稣回答她说:“要是你知道上帝给人的恩赐*+是什么,又知道对你说‘请给我一点水喝’的是谁,你就会求他,他也会给你活水了+。”11 她说:“先生,你连打水的桶也没有,井又深,你从哪里得到这样的活水呢?12 这口井是我们的祖先雅各留给我们的,他自己和儿子、家畜都喝这口井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13 耶稣回答说:“凡是喝这种水的,还会再渴。14 谁喝了我给的水,就会永远不渴+。我给的水要在人里面成为泉源,不断涌出水来,使人得到永远的生命+。”15 她说:“先生,请给我这种水,这样我就不会再渴,也不用常常到这里来打水了。”

16 耶稣对她说:“去叫你的丈夫,再回到这里来吧。”17 她就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说得对。18 因为你有过五个丈夫,你现在的男人并不是你丈夫。你这句话是真的。”19 她说:“先生,我看出你是个先知+。20 我们的祖先在这座山上崇拜上帝,你们却说,崇拜的地方应当在耶路撒冷+。”21 耶稣对她说:“妇人,请相信我,时候快到,你们崇拜天父,既不在这座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22 你们崇拜的,你们不认识+;我们崇拜的,我们认识,因为拯救源于犹太人+。23 不过,时候快到,现在就是了,真正崇拜天父的人会在神圣力量的引导下,按照真理崇拜他,因为天父正寻找这样的人崇拜他+。24 上帝是个灵体+,崇拜他的人必须在神圣力量的引导下,按照真理崇拜他+。”25 她说:“我知道又称为基督的弥赛亚将要来到。他来了,就会向我们宣告一切+。”26 耶稣对她说:“我就是他,正在对你说话呢+。”

27 这时门徒回来了,看见耶稣跟一个女人说话,就觉得惊讶。当然,没有人问:“你想要什么?”或问:“你为什么跟她说话呢?”28 这个女人留下水瓶,进城去对人说:29 “你们去看看吧,有一个人把我做过的事全都向我说出来了。他会不会就是基督呢?”30 他们就出城去见耶稣。

31 在那时,门徒劝耶稣说:“老师*+,吃吧。”32 耶稣却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33 于是门徒彼此说:“没有人拿什么东西给他吃吧?”34 耶稣对他们说:“我的食物就是执行派我来的那位的旨意+,完成他的工作+。35 你们不是说,还有四个月才到收割的时候吗?我告诉你们,抬头看看田地吧,已经变白了,可以收割了+。36 收割的人已经得到报酬,并且收集得永生的庄稼*,使撒种的和收割的都一起欢乐+。37 有一句话说得不错:‘一个人撒种,另一个人收割。’38 我派你们去收割的,是你们没有栽种*的。别人栽种,你们得享他们劳动的成果。”

39 从那座城出来的撒马利亚人,有很多都因为那个女人的话信从了耶稣,因为她作见证说:“他把我做过的事全都向我说出来了+。”40 撒马利亚人来见耶稣,求他留下来。他就在那里逗留了两天。41 结果,因为耶稣说的话,相信的人就更多了。42 他们对那个女人说:“现在我们相信,不再只是因为你的话,而是我们自己听见,知道这个人真的是救世主+。”

43 两天后,耶稣离开那里,到加利利去。44 耶稣自己作见证说,先知在自己的家乡是不受尊重的+。45 他来到加利利的时候,加利利人都欢迎他,因为他们之前也去耶路撒冷过节+,见过他在节期中做的一切+。

46 耶稣又来到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把水变成酒的地方+。有一个人是王手下的官员,他的儿子病了,正在迦百农。47 他听说耶稣从犹地亚来到加利利,就去见耶稣,求耶稣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48 可是耶稣对他说:“你们要不是看见神迹奇事,就绝不会相信+。”49 这个官员说:“主啊,求你趁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吧。”50 耶稣对他说:“你回去吧,你的儿子被救活了+。”这个人相信耶稣对他说的话,就离开了。51 在他下去途中,他的奴隶来见他,说他的孩子活下来了*。52 他就问那些奴隶,孩子的病是在几点好转的。他们就对他说:“昨天下午1点,烧就退了+。”53 孩子的父亲知道,正是那个时候,耶稣对他说:“你的儿子被救活了+。”于是他和全家都信了耶稣。54 这是耶稣从犹地亚回到加利利以后,施行的第二个神迹+。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