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69 2/1 91-92页
  • “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9年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9年
《守》69 2/1 91-92页

“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

我们可以用许多方法去证明自己是那些我们所爱的人的朋友。俗语有说,“患难见真情,”这的确说出其中一个方法。毫无疑问地,一个真正的朋友会证明自己是个雪中送炭、予以所需的物质或经济援助的朋友。一个真正的朋友还会供应其他的所需。一个人可能需要别人的劝告和忠谏。这样行亦是友情的一个明证,正如上帝感示的箴言指出:“朋友所加的伤痕出于忠诚。”——箴言27:6。

当然,这正好与世人的行径相反。世人有一句刚相反的话说:“良朋无直言。”这意思是一个人在真正需要人谏以忠言时,他最要好的朋友会惧怕对他直言或道出令他困窘的真情。例如有一份流行的杂志有一次说及一个妇人戴了一顶式样非常滑稽的帽子,使她的俱乐部会员看了都忍俊不禁;但是没有人有勇气将实情告诉她。她有一个朋友以为将她的帽子买下来便会解决这个难题。这妇人的朋友于是走到她那里,对她的帽子大加称赞,并请求转让与她,这妇人终将帽子卖给她。但难题并没有解决,因为这妇人立刻买了另一顶类似的帽子回来,更滑稽可笑!将不愉快的实情告诉她是对友情的一项考验,但是她在这个俱乐部的朋友显然未能通过这项考验。

不错,真诚的朋友会承认他有责善之谊,正如上帝的道圣经屡次表明一般。例如耶和华上帝借摩西训示古代的以色列人:“不可心里恨你的弟兄。总要指摘你的邻居,免得因他担罪。……却要爱人如己。我是耶和华。”——利未记19:17,18。

圣经在使徒彼得和保罗的事例上给予我们关于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彼得由于惧怕一些来自耶路撒冷的犹太基督徒会怎样想,便停止与外邦的基督徒交往;他之惧怕人甚至影响到其他的人。虽然彼得为上帝所重用,这并没有阻止使徒保罗对彼得提出指责,而且由于这事为害不少,保罗甚至当众责备他。彼得对这项责备有何反应呢?圣经没有直接说明,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他感激保罗的忠言直谏,因为后来他称保罗为“我们所亲爱的弟兄保罗。”——加拉太书2:11-14;彼得后书3:15。

当然,事情愈严重便愈难说出真情,但是我们却愈更需要这样行。例如一个基督徒传道员有一次看见一个年青的基督徒女子与一个道德可疑的男子同游。他本可以不理会他所看见的,但是他没有这样行;反之他感到自己有义务向她提出忠告。他于是借一个机会向她提出警告,指出圣经对于基督徒的交往和婚姻怎样说。她不听警告而自招烦恼。但是他的良心是清白的;他不用为她担罪。最后她觉悟了,并十分感激他表现真挚的情谊而警告她。——哥林多前书7:39;15:33。

真的,在这样的事例中直言乃是爱心的明证,亦是我们对别人所欠的情谊。我们若走错了方向,我们无疑会非常感激别人的指正,对吗?(路加福音6:31)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在做这些应该做的事时要仁慈、谦虚、表现爱心和同情心,以我们喜欢别人待我们的方式去行。不错,要温和。(加拉太书6:1)虽然上帝的道说:“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这却不是指苛刻、笨拙或不机巧的指责。——箴言27:5。

无论事情大小,我们均可以提出纠正或责备。例如有一次一个公众演讲的讲者将一些不肯正视事实的人比作鸵鸟,他说鸵鸟在惊惧时便把头埋藏在沙里。可是他有一个好朋友在和他单独一起时仁慈地向他指出在《世界书本百科全书》(1966年版)第14卷,660页有一段话说:“古代的人相传鸵鸟在惊惧时把头藏在沙里只是一种传说而已。”这讲者十分感激那朋友使他注意到这点,事实上他不明白为什么以前没有人这样纠正他。

但是朋友所加的伤痕出于忠诚这件事亦有另一面。既然真挚的友谊应该使我们不因畏惧难堪而不说应说的话,在另一方面,智慧和爱心应该使我们乐于接受忠告,不错,甚至欢迎别人的责备。正如忠心的大卫王说:“任凭义人击打我,这算为仁慈;任凭他责备我,这算为头上的膏油。”——诗篇141:5。

行这一切的事可说是明智地把对别人的关心提到对自己的关心一样。我们若平心静气地想一下,便必定会同意大卫王所说而认为它有如我们应该欢迎的柔顺香油一般;因为它意味到我们会获得改善,甚至可能意味到快乐与忧伤的分别,同时亦是生命与死亡的分别。若采取这种态度,我们便会证明另一句箴言的真确性:“责备人的后来蒙人喜悦,多于那用舌头谄媚人的。”——箴言28:23。

的确,我们在此有另一个例子证明圣经怎样“对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义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所以当别人以责备帮助我们时,我们绝不应该怀恨;在另一方面,当在需要时,我们亦不应惧怕向人提出警告或纠正,但是在这样行时,正如圣经所训示,我们必须小心、仁慈、和蔼、怀着爱心和同情心。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