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 8/07 8页
  • 体恤儿女感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体恤儿女感受
  • 警醒!2007年
  • 相似资料
  • 如何克服消极的情绪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0年
  • 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警醒!1997年
  • 父母和儿女,要怀着爱心彼此沟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3年
  • 父母可以怎样帮助儿女?
    警醒!1982年
查看更多
警醒!2007年
《警》 8/07 8页

要诀六

体恤儿女感受

理由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孩子既渴望也需要父母了解他们的感受。可是,如果孩子向父母倾诉,父母总是训斥他们,那么,孩子就不大可能再向父母敞开心扉。更甚的是,他们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心态,认为自己脑子笨,判断力差。

困难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往往容易夸大其词。他们的话有时让父母感到不安。比如,在遇到挫折时,孩子可能会说:“我不想活了。”a父母听了,也许就立刻回应:“不要乱想!”这个时候,父母可能担心如果体恤孩子的负面情绪或消极观点,就等同纵容他们。

对策做父母的,要听从圣经的劝告:“要敏于聆听,不急于说话,不急于动怒。”(雅各书1:19)上帝的许多忠仆也曾有过消极的情绪,然而,圣经记述了他们倾吐的苦情,表明耶和华体恤仆人的感受。(创世记27:46;诗篇73:12,13)举个例子,当约伯遭遇严峻的考验时,他曾说自己希望死去。(约伯记14:13)

显然,约伯的思想必须受到纠正,他也要好好控制情绪。但是,耶和华不但没有斥责约伯思想消极,也没有阻止他倾吐苦情;相反,耶和华顾及约伯的尊严,耐心地听他倾吐肺腑,最后才仁爱地纠正了他。一个基督徒父亲这样说:“既然耶和华容许我通过祷告向他倾心吐意,那么,我当然也应该让孩子说出心底话,不论孩子想谈开心的事还是 消极的感觉。”

如果下一次你很想对孩子说“你弄错了!你不是这样想的”,或想说“你不是真的这样想嘛”,就请留意耶稣的金规:“你们希望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路加福音6:31)比方说,你某天上班,因自己失误而遇上挫折或受人斥责。于是,你去找一个好朋友诉苦,告诉他工作太困难,自己应付不来。这时,你希望朋友怎么说呢?说你弄错了,你不是真的这样想,又说问题全是因为你出了岔子而引起的?还是你希望他说:“你心里一定很难受,你熬过今天真不容易啊”?

不管孩子也好,大人也好,如果能够感受到劝教者不但了解他们,也明白他们的难题,就更会乐意接受劝告。上帝的话语说:“明智人的心叫他的口洞悉事理,又使他的嘴更能劝服人。”(箴言16:23)

如何确保孩子会认真听从你的劝告呢?

[脚注]

a 孩子要是说想自杀,你切勿掉以轻心。

[第8页的精选语句]

“未听先答,就是愚蠢羞辱。”——箴言18:13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