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函
● 马太福音26:74的记载是否意味到使徒彼得在压力之下使用亵渎的言语?
不。这节经文描述彼得在耶稣被人逮捕之后有人指出他是耶稣的门徒时所生的反应。关于彼得所作的第三次否认,我们读到:“彼得就发咒起誓的说:‘我不认得那个人[耶稣]!’”——马太福音26:74。
在若干种语言中,“发咒”和“起誓”可以指亵渎的言语。但是当彼得“发咒起誓”时,他并非像许多人在发怒时所为一般使用污秽或亵渎的言语。
在圣经里,在原本的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发咒”意味到让灾难临到某个人或某件事之上。这并非亵渎的言语,而且甚至可能与发怒无关。(创世记3:14,15;4:11,12)为了要证明一句话的真确性,一个人可以为之而发咒。凭此他声明,‘我所说的若不是真话,愿我受咒诅;愿灾祸临到我身上。’类似地,人可以对一件事“起誓”,借此表明这件事是真的,不然便愿灾祸临到他身上。
因此彼得当时并非使用亵渎的言语,反之他仅是由于恐惧而试图说服四周的人他所作的否认是真实的。当然,他的话并非属实,后来他必须为此而忏悔。(路加福音22:61,62)可是,圣经却清楚表明基督徒应当避免一切亵渎的话,说:“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以弗所书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