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放开胆量
放开胆量向人传道,有时的确不容易。事实上,使徒保罗说,有一次他要“大大奋斗”才能放胆向人传道。(帖撒罗尼迦前书2:2)为了传道而“奋斗”值得吗?这样做并不保证我们会有什么奇遇,但是上帝的子民放开胆量,往往带来喜乐的结果。以下是几个例子。
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名叫泰拉。有一天,老师告诉班上的学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集中营里犹太囚犯的衣服上都钉有一颗黄色的大卫之星,以标明他们是犹太人。泰拉纳罕自己是否应当说几句话。她回想当时的情形,说:“我开着眼向上帝祷告。”然后她举起手来,说耶和华见证人也被关在营里,他们要戴着紫色的三角作为标记。老师感到兴趣,并感谢她提及这件事。后来,泰拉有机会跟老师进一步讨论,老师甚至把《耶和华见证人在纳粹迫害下屹立不移》这辑录像带放映给全班学生看。
在西非的几内亚,一个名叫爱莲的女孩子是个未受浸的传道员。她希望在传道工作上有更大进步。教她圣经的海外传道员鼓励她把《守望台》和《儆醒!》分发给学校里的同学。爱莲有点犹豫,因为她的同学一向对真理反应很冷淡。可是,由于受到海外传道员的鼓励,爱莲决定首先向看来最反对她的同学介绍杂志。令她大感意外的是,对方竟然表现兴趣,而且也喜欢接受杂志。其他同学也纷纷接受。结果,爱莲在那个月的杂志分发数量,比以前五个月的总数还要多。
在特立尼达,一个长老打算向一所学校的女校长说明《儆醒!》深具教育价值,但他却十分犹豫。可是,他仍然放开胆量去见校长。他说:“我走进学校时心里默祷。校长却异常和蔼可亲,简直令我无法相信。”她接受了以“年轻人的前景如何?”为封面的《儆醒!》,甚至同意采用其中的资料作为教材。自那时以来,她接受了40本杂志,是分别论及不同题目的。
年幼的沃恩常常觉得很难向人传道。他说:“我传道时十分紧张、手心发汗、说话急促,却没法慢下来。”可是,他后来成为了全时的传道员。即使这样,他仍觉得很难放胆发言。有一次,他花了整天时间四处找工作,却没有成功,觉得有点灰心。他决定到地下火车上找人作见证。他心里想:“这样,就算今天事事都不顺利,我还不致完全空手而回。”可是,火车上的乘客却看来都是一些有地位的人,他不禁望而生畏。最后,他放开胆量,向旁边的一个年长男子说话。结果他们谈了很久。男子对他说:“你年纪这么轻,却懂得谈论这些问题。你是个神学家吗?”沃恩回答说:“不是,我是耶和华见证人。”男子微笑说:“这样我就明白了。”
以上几个见证人,以及其他许多见证人,都很高兴他们放开胆量向人传道。你也会这样做吗?
[第25页的图片]
泰拉
[第25页的图片]
沃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