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
第9章注释
一座高山 可能指凯撒里亚腓立比附近的黑门山。(可8:27;另见太16:13的注释)黑门山的最高峰海拔高达2814米。耶稣改变形貌一事可能发生在黑门山一个很高的山坡上。(另见附录B10)
改变形貌 见太17:2的注释。
老师 直译“拉比”。字面意思是“我的伟人”,源自意思为“伟大”的希伯来语词rav。“拉比”在日常谈话中指“老师”。(约1:38)
有声音 根据福音书的记载,耶和华曾三次直接向人说话。这是第二次。(另见可1:11;约12:28的注释)
人子 见太8:20的注释。
痉挛 在这个事例中,孩子的癫痫症状确实是由邪灵造成的。不过,圣经并没有暗示人患上癫痫症都是因为被邪灵附身;类似的情况是聋哑病症。(参看可9:17,25)马太福音4:24在记载人们把各种病人带到耶稣那里时,分别提到“被邪灵操纵的”和“癫痫的”,这说明这两类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另见太4:24的注释)
信心 见词语解释。
靠祷告 有些抄本在这里加了“和禁食”,但这些文字没有出现在那些最早期、最可靠的抄本里。看来,这些文字是那些鼓吹和奉行禁食的抄经士加进去的。这些人在早期抄本没有提及禁食的地方,再三添加了跟禁食有关的内容。(另见太17:21的注释)
使……跌倒 又译“把一块绊脚石放在……前面”。在《希腊语经卷》中,希腊语词skan·da·liʹzo指的是在比喻意义上跌倒。本节经文可能使用了这个词的引申义,即成为一个人信心上的障碍,使他不相信也不跟随耶稣。在这里,这个词也可能涉及使一个人犯罪或成为他的陷阱。“跌倒”也许涉及违反上帝的道德法律、失去信心或接受错误的宗教道理。(另见太18:7的注释)“卑微的人”指的是耶稣的门徒,他们在世人眼中也许微不足道,但在上帝眼中却非常宝贵。
一块大磨石 又译“一块驴拉的磨石”。(另见太18:6的注释)
使你失足 在这里,希腊语词skan·da·liʹzo还可以译作“成为[你的]陷阱”或“导致[你]犯罪”。(另见太18:7的注释)
砍下来 耶稣在这里用了夸张的说法。他的意思是,一些事物如果会使人对上帝不忠,即使它们像手脚和眼睛那么宝贵,人也应该心甘情愿地舍弃。耶稣显然不是在怂恿人自残,也不是在暗示一个人会被自己的肢体或眼睛控制。(可9:45,47)他强调的是,人不应该用自己的肢体去做得罪上帝的事,而应该“处死”自己的肢体,也就是把肢体当作已经从身上砍掉了一样。(参看西3:5)人绝不该让任何事物妨碍自己得到生命。
有些抄本在这里有以下的话:“那里的蛆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不过,这句话并没有出现在早期的重要抄本里。第48节的确有类似的话,而原文是否有那句话并不存在争议。证据表明,看来是某个或某些抄经士把第48节的话抄在了第44节和第46节。(另见附录A3)
使你失足 见可9:43的注释。
见可9:44的注释。
使你失足 见可9:43的注释。
在那里 指上一节经文提到的“欣嫩谷”。正如马太福音5:22的注释所说的那样,在耶稣的时代,欣嫩谷是焚烧垃圾的地方。耶稣提到“蛆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看来是用了以赛亚书66:24中预告未来的话。以赛亚书的预言并不是描述活人怎样被折磨,而是指出“反叛[耶和华]的人的尸体”会处于怎样的状况。在那些火烧不到的地方,虫或蛆会滋生,吃掉没被火烧尽的残渣。因此,耶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帝的判决会带来彻底的毁灭,而不是说会带来折磨。
烈火要降在……身上,像撒盐一样 这句有比喻意义的话可以有两种理解。(1)如果这句话是跟上文(可9:43-48)有关,耶稣描述的就是欣嫩谷的火带来的毁灭。他说这句话时想到的,可能是发生在所多玛和蛾摩拉的事,上帝曾“把硫磺和火……像雨一样降在”死海(盐海)附近的这两座城。(创19:24)如果是这样,耶稣说的“众人”就是所有容许自己的手、脚或眼睛使自己或别人失足的人,他们这样做会使自己或别人对上帝不忠。欣嫩谷的烈火会降在这些人身上,像撒盐一样,把他们彻底毁灭。(2)如果这句话是跟下文(可9:50)有关,那么耶稣描述的也许是将会降在门徒身上的火,是对门徒有益的,能促进他们之间的和睦。根据这个理解,“众人”(耶稣的所有门徒)都会被火洁净:耶和华的话语会像火一样炼净他们,烧毁一切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迫害和考验也会像火一样炼净他们,确保他们对耶和华的忠贞和爱是纯净而没有受到玷污的。(耶20:8,9;23:29;彼前1:6,7;4:12,13)这两种意思都可能是耶稣想要表达的。
盐 一种矿物质,用于防腐和调味。(另见太5:13的注释)
不咸了 在耶稣的时代,盐主要产自死海一带,而且混杂了其他矿物质。如果这种盐失去了咸味,就只会剩下没有味道、没有用处的残渣。
你们里面要有盐 耶稣在这里说的“盐”,看来指的是基督徒的一种特质。他们有这种特质,说话做事就会体贴得体、对人有益,有助于保全别人的生命。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4:6用“盐”做比喻时,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耶稣说这句话时,想到的也许是使徒们争论谁最大这件事。比喻意义上的盐能让我们的话更容易被人接受,有助于我们跟人保持“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