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精读本》
  • 约翰福音第13章注释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约翰福音第13章注释
  •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相似资料
  • 约翰福音第6章注释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约翰福音第21章注释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约翰福音第1章注释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约翰福音第17章注释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查看更多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约翰福音第13章注释

约翰福音

第13章注释

13:1

逾越节 指的是公元33年的逾越节。(另见约2:13的注释)

爱 从本章到约翰福音的末尾,始终贯穿着“爱”这个主题。意思为“爱”的希腊语动词a·ga·paʹo(阿格帕奥)和相关的名词a·gaʹpe(阿格配),在约翰福音的头12章总共出现了8次,而在约翰福音第13-21章里则出现了36次。事实上,跟圣经的其他部分相比,约翰福音最后这几章更充分地展现出耶稣对天父和门徒真挚的爱。例如,四卷福音书都表明耶稣深爱耶和华,但只有约翰福音提到耶稣曾直接说:“我爱父亲”。(约14:31)此外,就是在给门徒的临别劝告里,耶稣不仅说天父爱他,还说明了天父爱他的理由。(约15:9,10)

爱他们到底 在本节经文,这个希腊语词组里的“到底”很可能是指耶稣在地上的生命的最后时刻。不过,有些人认为这个词组在这里的意思是“爱他们爱得彻底”或“始终如一地爱他们”。

13:4

拿……束在腰间 又译“用……束腰”。一般来说,为人洗脚并且擦干是奴隶的工作。(约13:12-17)耶稣为门徒做这么卑微的事,给他们上了重要的一课,让他们明白耶和华要求他的仆人显出怎样的态度。当晚,使徒彼得也在场。后来他劝勉所有基督徒,“要以谦卑的态度[又译‘以谦卑束腰’]彼此相待”(彼前5:5及脚注),他想到的很可能就是这天晚上发生的事。

13:5

为门徒洗脚 在古代以色列,最常见的鞋就是凉鞋。那时候的凉鞋很简单,就是用带子把鞋底固定在脚掌和脚踝上。人们走在尘土飞扬或一片泥泞的路上和田间时,双脚难免会弄得很脏。由于这个原因,人们进入房子之前一般都习惯先脱鞋,而好客的主人也会作出安排为客人洗脚。圣经不少记载都提到这种做法。(创18:4,5;24:32;撒上25:41;路7:37,38,44)耶稣亲自为门徒洗脚,就是借用这个习俗来教导门徒,要谦卑并乐于为彼此服务。

束在腰间的 又译“束腰的”。(另见约13:4的注释)

13:10

你们是洁净的 门徒的主人耶稣刚刚为他们洗了脚,所以他们已经“完全洁净了”。不过,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在上帝眼中是不洁的。就像虚伪的法利赛派的人只“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很脏也不管,加略人犹大虽然在身体上已经洁净,但在上帝看来却是不洁的。(太23:25,26)

13:11

耶稣知道 既然耶稣能洞悉身边的人有什么想法和态度,可见犹大被耶稣挑选做使徒时,显然没有背叛他的念头。(太9:4;可2:8;约2:24,25)不过,当犹大开始有邪恶的念头时,耶稣马上就察觉出来,知道他要出卖自己。尽管耶稣知道犹大将会背叛他,还是为这个叛徒洗了脚。(另见约6:64,70的注释)

13:14

应当 又译“有责任”。这里的希腊语动词常用于财务方面,基本意思是“欠某人一笔债”或“欠某人某个东西”。(太18:28,30,34;路16:5,7)这个词在本节以及其他经文里用于广义,意思是有责任或有义务做某事。(约一3:16;4:11;约三8)

互相洗脚 上下文表明,耶稣这么说是在教导忠心的门徒要怀着谦卑的态度关心弟兄姐妹,不仅要关心他们身体的需要,也要关心他们心灵的需要。在此之前,身为主人的耶稣刚刚为门徒洗过脚,借此教导他们要谦卑,要乐于为彼此服务。然后,他接着说:“你们是洁净的,但你们不是所有人都洁净”。可见,耶稣说的不仅是实际用水为人洗脚。(约13:10)以弗所书5:25,26提到,耶稣借着真理的话语使基督徒会众洁净成圣,“仿佛用水洗净一样”。虽然日常生活中的引诱和这个世界的缠累都有可能导致耶稣的门徒变得不洁,但他们可以效法耶稣的榜样,帮助彼此保持洁净。(加6:1;来10:22;12:13)

13:16

被派的 又译“使者”或“使徒”,希腊语是a·poʹsto·los(源自意思为“派出去”的动词a·po·stelʹlo)。在《希腊语经卷》,这个希腊语词总共出现了80次,其中78次都译作“使徒”。(在腓立比书2:25,这个词译作“[派来的]使者”。)这个希腊语词在约翰福音只出现过这一次。(太10:5;路11:49;14:32;另见太10:2;可3:14的注释以及词语解释“使徒”)

13:18

吃我饭的 客人跟主人一起吃东西,表示他们是朋友,彼此关系和睦。(创31:54;出2:20;18:12)(创31:54;参看出2:20和18:12)一个人如果吃主人的饭,后来却伤害主人,就会被视为最卑鄙无耻的叛徒。(诗41:9)

用脚踢我 又译“背叛我”,直译“抬起脚跟对着我”。耶稣在这里引用了诗篇41:9的预言。在那节经文,大卫用含有比喻意义的修辞手法来描述一个背信弃义的朋友,那个人也许就是“大卫的谋士”亚希多弗。(撒下15:12)在本节经文,耶稣把这句话用在加略人犹大身上。因此,这里说的“用脚踢”是指背信弃义,图谋伤害对方。

13:23

耶稣喜爱的一个门徒 指的是耶稣特别喜爱的一个门徒。约翰福音五次提到这个门徒,说他是“耶稣喜爱的”或“耶稣对他感情特别深”,这里是第一次提到他。(约19:26;20:2;21:7,20)一般认为,这个门徒就是使徒约翰,他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的兄弟。(太4:21;可1:19;路5:10)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一个理由是使徒约翰的名字在这卷福音书里从没出现过,只有约翰福音21:2在谈到“西庇太的两个儿子”时才间接提到了他。另一个理由可以在约翰福音21:20-24找到,那段记载指出“耶稣喜爱的那个门徒”就是这卷福音书的执笔者。此外,耶稣谈到这个使徒时曾说:“如果按照我的意愿,我要他活到我来的时候,这又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这暗示这个使徒的寿命会比彼得和其他使徒长得多,而只有使徒约翰符合这个描述。(另见约翰福音卷名以及约1:6;21:20的注释)

在最靠近……的座位上 又译“斜靠在……胸前的位子”,直译“在……怀里”。原文中的这个词组跟耶稣时代的人用餐时的姿势有关。宾客会往左侧身,把左手肘支在软垫上,斜靠在桌旁。用餐的人可以靠在身后朋友的怀里或胸前,跟他低声交谈。(约13:25)“在最靠近某人的座位上”或“在某人怀里”,意味着受某人恩宠,跟那个人关系密切。这个用餐习惯有助于我们理解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中类似词组的含意。(另见路16:22,23;约1:18的注释)

13:29

过节 看来指无酵节,这个节期在逾越节之后开始。

13:33

孩子们 又译“小孩子们”。这是福音书第一次提到,耶稣在跟门徒说话时用了这么亲切的称呼。这里译作“孩子们”的希腊语词是te·kniʹon,是意思为“孩子”的希腊语词teʹknon的指小形式。在《希腊语经卷》中,名词的指小形式通常用来表达“亲切”或“亲昵”的意思。(另见词语解释“指小”)因此,这里的称呼也可以翻译为“亲爱的孩子们”。这个希腊语词在《希腊语经卷》中出现过九次,每次都是用于比喻意义,指耶稣的门徒。(加4:19;约一2:1,12,28;3:7,18;4:4;5:21)

13:34

新诫命 摩西法典要求以色列人要爱人如己(利19:18),也就是要以爱待人,但这不一定意味着他们要显出自我牺牲的爱,甚至不惜为别人舍命。耶稣给的诫命是“新”的,或者说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他对门徒说的是:“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彼此相爱。”他为门徒立下了完美的榜样,让他们学习怎样在生活上对别人显出无私的爱,这种爱甚至会推使人愿意为别人牺牲生命。耶稣的一生和死亡都充分体现了新诫命要求人显出的这种爱。(约15:13)

13:37

生命 直译“普绪克”。希腊语词psy·kheʹ(普绪克,有些中文译本译作“灵魂”)的意思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在本节经文,这个词指的是彼得的生命,是彼得说他甘愿为耶稣牺牲的。(另见词语解释“尼发希;普绪克”)

13:38

生命 直译“普绪克”。希腊语词psy·kheʹ(普绪克,有些中文译本译作“灵魂”)的意思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在本节经文,这个词指的是彼得的生命。(另见约13:37的注释以及词语解释“尼发希;普绪克”)

鸡 四卷福音书都提到了鸡叫,但只有马可的记载增加了一个细节,说鸡会叫两次。(太26:34,74,75;可14:30,72;路22:34,60,61;约18:27)根据《密西拿》,在耶稣的时代耶路撒冷确实有人饲养公鸡,这证明圣经的记载是可靠的。这里说的“鸡叫”可能发生在凌晨时分。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