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1 5/8 20-23页
  • 以孔雀的眼光观看事物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以孔雀的眼光观看事物
  • 警醒!1971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孔雀的习惯
  • 孔雀父母分担责任
  • 孔雀的羽毛
  • 孔雀的历史
  • 孔雀
    洞悉圣经(上册)
  • 羽毛——惊人的设计
    警醒!1982年
  • 羽毛的设计令人称奇
    警醒!2007年
  • 它们如何得着一身艳丽夺目的羽毛?
    警醒!199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1
《警》71 5/8 20-23页

以孔雀的眼光观看事物

《儆醒!》杂志驻印度通讯员报导

一切事情开始于我将蛋壳啄开,跌跌撞撞地进入雀鸟生活的境域中的时候。我站在那里对着热带的阳光眨眨眼,觉得十分惶惑。一切都这样陌生,每件东西都使我害怕。凭着本能我认识妈妈,我极力贴近她,藏在她保护的羽翼之下。在那里我觉得安全,觉得被爱。妈妈在我眼中是这么坚强,这么自信而使我充满安全感。

我头几天的生活便是这样过去。虽然我那时还未清楚知道,我是只小雄孔雀,还有两只小孔雀弟兄和两只小孔雀姐妹。这样的家庭和普遍,因为孔雀产卵通常一次有四至六个。

说到雀巢,我留意到我在其中出生的巢建造于乡村的空旷地方,在灌木丛生的地中挖出的低穴上。它用嫩枝、树叶和草搭成——非常舒适,还可以躲避潜伏的敌人。从后来观察所知,妈妈必定在这里下过五只光滑、奶白色的蛋,每只约二寸半长。她焦灼地在蛋上坐了二十八天之久,直至我脱颖而出。

我知道在孵卵期间若发生意外事件,我便不能孵出了。我们的巢接近粟田和大麦田,牙呒罗河的支流就在附近。离此不远有一片荒芜的矿地,那里乱石嶙峋,长满野草和矮树,间中点缀着野石榴的灌木和刺槐树。在夕阳西下的薄暮中显出一片荒凉和静寂。

突然间,灌木丛中似乎有隐秘的行动而惹起了妈妈的留意。她用锐利的眼光遍察丛林,窥见一只野兽在徘徊。她伏在巢里动也不动,那饥形于色的动物却愈来愈近。妈妈的羽毛和四周的植物混在一起,看起来隐而不现。野猫过去了,践踏着麦田继续向前行。倘若妈妈被它发现,则她和我们都会完了,因为母孔雀在极度危险时也不肯离巢而去的。

孔雀的习惯

我们小孔雀懂事得很快,不久便知道妈妈不是爸爸的唯一配偶。爸爸一共有五个太太!因此一只雄孔雀在一年内可以成为二十五只小孔雀的父亲——在孔雀眼中看来,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形。

我们一家属于住在印度北部、离斋浦尔不远的罗遮殊坦沙漠地区的小群孔雀家族。我们有许多姑姨叔伯,由于性喜群居,我们喜欢聚在一起,往往几个家庭共同栖息于一株树上。可是,繁殖季节一到,我的叔伯便都出外求偶去了。

孔雀一到黎明便醒来,可是并不立刻飞落地上,反而慢条斯理、逐枝逐枝地飞下。我们大声发出“咪唷”的喊声而打破了清晨的寂静。我们都急于找寻早餐。妈妈教导我们小雏怎样找寻好吃的东西。我们所吃的以草和谷物为主。我们时常整日在田陇上横行无忌。由于这里的人视我们为“圣物”,村里的农夫咬紧牙根忍受我们对田地的蹂躏。肥美多汁的昆虫是我们餐单上的名菜,鲜嫩的蜥蜴也很受欢迎。爸爸和妈妈甚至吃小蛇大餐!你若不以孔雀的眼光欢看事物,恐怕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滋味。

一日的时间过去了,在黄昏我们早点吃过晚餐,然后用相反的步法回巢:我们慢慢逐“级”爬上,直至返回舒适的巢内。我们在晚上归寝时是以纷扰和嘈吵闻名的。

孔雀父母分担责任

以我的父母而论,爸爸的彩色美丽非常。另一方面,妈妈也知道怎样配合颜色。她选择一件在照料雀巢和卵子时与四周环境混合的衣服。可能为了忙于筑巢、产卵、孵育和照料幼雏之故,她觉得美丽的毛衣不合实际。但爸爸却不须分担孵育的责任,因此有较多时间穿起漂亮的尾羽,昂头阔步四周游行。

可是,我必须承认,爸爸是全群精明的领导者。与外表看来刚相反,他时常都勤于守望敌人——野猫、老鹰和人。他的眼镜和耳朵锐利非凡,因此很少孔雀被人捉住。以森林所有的居民而论,爸爸往往是第一个发现豹子行近的。在危险的时间,我们通常并不振翅飞去,虽然我们可以飞得快和得远。反之,我们喜欢在地上疾走。

说到敌人,这使我记起仅在六个月大时所发生的事。我们几只小孔雀在树下嬉戏。一只小雄孔雀正在装模作样试图仿效未成熟的求偶表演。地上有几只松鼠四围奔跑,不远之处有一头蓝㭴鸟静静地栖在树上。附近的榕树有一群白头翁鸟正模倣森林的歌声。几只小孔雀正为一条被擒的蜥蜴而争吵。突然间,爸爸发出一声尖叫喝止我们。危险!我们四散奔逃。上空出现一只飞翔的老鹰,幸而爸爸小心守护,我们才不至受害。

孔雀的羽毛

在起初几个月我们很难与姐妹们区别出来。我们的尾羽彼此一样。八个月后,按照孔雀的习惯,我们离家自谋生计的时候到了。这样可以使母亲在下次添丁之前稍作休息。这时我特别的尾羽便在真正的尾羽之上渐渐长出来。生长的程序很慢,一直要等到出生之后四年才能希望获得全部的雄羽毛。

时间逐渐过去,我终于获得了一套纯净无暇的软毛和羽毛。我现在已长成了,有十一磅重,由头至尾的长度差不多有七寸。仅是尾部上端的覆羽便有五尺。我已经长成熟了。我有希望活到十二岁高龄。现在我可以期望每年换衣服一次,也许甚至引起人类的钦羡,使他们携着相机而不是携着枪前来。

但愿你有机会留意看看我就好了!从头部看起,我头上有一个直毛的冠,每边有一块白色。两眼处也有一块白色。长长的颈项上面盖着灿烂的绿色和蓝色羽毛,两翼羽毛之下杂有斑驳的绿色,展延到肚子处则差不多变成黑色。请留意我的两翼;与别处相反,是灰色起黑点。我真正的尾羽你并不能看见,那是棕色的。

我的上尾羽向后伸至五寸长,是青铜绿色和蓝色的。这些上尾羽散开来像翮一般,其上现出闪闪生光的“眼睛”或眼状斑。我高兴时可以将它直竖起来,在背后像扇一般散开。我用实际的尾羽支撑它们,使其直立不动。我的确和惹人注目和钦羡。

可是这种展览原不是为了赢得人的羡慕而举行的。这乃是我求偶的方式。每年繁殖季节一开始,我便准备找寻未来的配偶了,看中一位时便立刻展开攻势。我在她面前跳舞,挺起胸膛,竖高尾羽,昂首阔步地行来行去。同时我发出粗野沙哑的叫声,在你听来也许一点不美妙,但却能够让她知道我对她感兴趣。在表演的高潮下我震动下尾羽,使上羽毛显得闪闪生光,并且发出沙沙之声。这样行很有效,因为在产卵季节,即一月至十月,我通常赢得四至五个配偶。这使我觉得自己像个戴满珠玉的印度土王在妃嫔群中往来一般。

当然,我漂亮的羽毛也可能是一种危险。带着这些额外的装饰,我怎能逃过想食我的肉拔我的毛的猎人和商人的毒手呢?诚然,政府有法律禁止人猎捕和杀戮我的族类,但总是有些人不顾法律。你可以想象我逃避危险使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吗?

有一件事我可以做来减少危险。每年我换毛时把这件美丽的纪念品丢在地上让收集者看见拾去。此外,即使羽毛是我的负累,我却以有响尾蛇般的敏捷而可以静静溜入茂密的丛林中。再者,在许多人眼中我是受尊崇的对象。他们视我为“圣”鸟。因此穷凶极恶的孔雀猎人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

孔雀的历史

在我的故事未结束之前我还想谈谈孔雀的历史。你也许知道我们属于雉鸡的家族。可是,我的表堂亲族在雉鸡类中我有这样多表堂亲戚以致专家将我们归入“有冠孔雀”一类。也许因为我们的冠使我们与远亲不同吧。我的祖先从挪亚方舟出来之后便定居在印度。几千年来,我们在这里的王宫和贵族庭苑中作装饰品,有时甚至出使外国宫庭作为有羽毛的大使。

孔雀史上的一个大日子便是,我有些著名的祖先随着腓尼基船队踏入埃及国土,被送进法老王的宫庭作为贡品。圣经历史也提及孔雀成为所罗门王所输入的珍品之一。因此在三千年前,富丽堂皇的锡安王宫即已因为有活孔雀作为装饰而大大增光。(列王纪上10:22,23)几百年之后,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将二百只孔雀带回欧洲。

在整个历史中我们都觉得很难了解人类的观点。例如我们孔雀在印度几千年来都被视为圣物,甚至受人崇拜。我们在他们的宗教传奇中担任重要的角色。今日在印度有些地方,杀害孔雀仍被视为犯法。可是古罗马人却喜欢以孔雀作佳肴。中世纪欧洲富人的筵席中若没有美味的孔雀肉便被视为美中不足。你可以了解到,以孔雀的眼光来看这些事令我们感觉多么惶惑。

现在,在结束谈话之前,我想顺带纠正一下一个令我担心的误解。俗语有云“像孔雀般骄傲”,以致许多人以为孔雀是骄傲和虚荣的象征。你认为这令我有何感想呢?这的确是真的吗?你真的以为我们全智的造物主会将这种不受欢迎的品质赋予一个不能说话的受造物吗?可是,若要完全了解孔雀的品质,就必须要以孔雀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才行。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