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作品的难题
色情作品便是描述一些挑惹性欲的行为的书画。这个名词来自希腊字‘普鲁格拉科斯’,原意是‘淫妇之书’或‘妓女之书’。因此无论书籍、杂志、图画或电影,凡以挑引情欲为目的的东西都被视为色情作品。
有些人主张将色情书画列为非法,因为它与不道德有关。也有人坚称色情书画在他们心中毫无猥亵或不道德之感,并认为任何禁制都侵犯了个人的自由。
美国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在这件事上意见纷纭,前任最高法院首席法官艾尔·华伦有一次说:“我在高等法院任职的多年期间,淫猥问题及如何应付令我最感困难。”
最近的趋向
色情书画的浪潮泛滥到甚历程度呢?在美国方面,辛辛那提的律师小查理士·琪尔登宣称:“色情作品在我们国内己蔓延到疫病的程度。”
美拉·文妮士在《麦柯尔杂志》中写道:“总而言之,我们的社会现在已达到百无禁忌的境地。对于个人的希冀,个人的欲望和想象的满足,已毫无限制加于其上。”
愈来愈多的色情刊物不但在书店及各处有售,这类东西也像洪水般大量从邮政寄出。举例说,一位十一岁大的孩子从信箱收到一项未经订阅的广告,其中描述二十六种淫猥的性姿势。
色情影片、戏剧和‘小电影’也大行其道。拿手好戏离不了裸体、挑逗或实际演出的奸淫、男女同性爱和被虐狂等。
甚至据云宜于大众观看的电影和戏剧在裸露和挑逗情欲的演出方面也愈来愈大胆。例如,以下的影片告白刊登于相当保守的《纽约时报》,仅是随便一日信手拈来都可以看到。在1970年十月十六日的告白包括:
“以大胆手法,特写镜头,侧面描绘裸体和性行为。”
“游戏的名字是从肉体到肉体。”
“色情——猎奇——疯狂。”
“男女学生恣情共浴!……‘时髦’的性高潮!”
“纯粹的性欲,强暴的性行为。”
“冷酷的性欲,性变态的全貌。”
在同一日的报纸中,戏剧广告也充满诱惑的词句,其中有四张特别刊出半裸及全裸男女的照片向读者介绍。
法庭的判决
1957年美国最高法庭裁定禁止色情书籍,并为此立下定义:“以下流资料来描绘性欲,志在迎合好色者的趣味。”“好色”一词的意思是思慕或耽于淫猥的思想。
在以后几年中,法庭宣判了多宗杰出的案件。但在1967年最高法庭在十三州的二十二宗案件上取消有罪的判决。反案的根据是第一和第十四候宪法修正案保护此类资料。
1968年最高法庭又认为纽约禁止售卖黄色书报给十七岁以下男女的法律有效。可是,这条律法不啻鼓励黄色书报出版家将注意力集中于成人市场,因此出现了许多“只适合成年人”的标语。
一件杰出的案子在1968年末被判决。有一部充满裸体和性交镜头的瑞典影片被纽约联邦法庭的陪审团判为淫猥影片并禁止入口。可是美国的高等法庭却推翻陪审团的原判,于是影片得以在全国公开放映。
这项判决是根据1957年对“好色”所下的定义而作。1957年判决的一部分认为色情书画由于欠缺“社会重要性”而不受宪法保护。可是高等法庭认为那套瑞典影片具有若干“社会重要性。”因此现在的色情书画出版家往往声称他们的资料具有若干“社会重要性”而以此为借口。
在丹麦,反对色情书报的禁令已在1967年六月由法律加以撤销。反对淫昼的禁令也在1969年七月取销。唯一存留下来的限制仅是禁止售卖这些东西给十六岁以下的儿童及禁止有伤风化的橱窗陈列。
美国国会所设及前任总统所委任的委员会也提出与此类似的合法化建议。在1970年尾所发表的报告中,大多数委员赞成废除对于供成人看的色情刊物的一切禁令。
有许多人责难此项报告。可是它的确表现一种趋势。上院议员罗拔·拜特说:“公然采取放任主义的委员会表明我国在道德溃败方面己堕落到什么程度。”
有何影响?
赞成色情书画流行的人士声称这件事对公众道德并无不良影响。总统委员会也辩称色情书画并无有害的确据。可是,委员会的报告却承认以下所说:
“这并不是说接触描写性欲的资料对人类行为毫无影响。耽于淫书淫画的一项显著影响,是:这些人看过此类资料后倾向于言谈猥亵。此外,许多人在看描写性行为的资料时发生短时间的性冲动,结果,性活动的频度在短期问大为增加。”
可是各种各式的色情资料长时间继续向人袭击又如何呢?为害的结果自然远超过报告,所承认。关于这点,纽约精神医学协会的会员尼他利·辛里斯博士评论说:
“色情作品在广告、电影和书籍方面像一股下水道污物的浪潮般向我们涌来。它摧残人的身体,麻木人的精神和感觉。这股浪潮如此富于压倒性以致没有一个人——我自己,一位执业的精神分析医生也包括在内——可以避免与其接触。
“从我自己执业的经验看来,我深知我们愈暴露于令人堕落的东西之下,我们也愈堕落。……
“由于这些东西使人在婚姻和婚外关系上减弱自制能力,不能随时随地满足性欲需要的弱者或反社会的人便会随时随地任意取得满足——而且不择手段。在这种意义上说来,色情书画不啻促成性犯罪的增加。”
执法官员对这项分析极表同意。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将性暴行犯罪的急剧增加归咎于色情书画的泛滥。他说:“此类色情作品到了青年人和充满好奇心的思春男女手上会造成无限的损害和导致悲惨的后果。”
底特律的警官许伯特·琪斯说:“本部门成立以来所处理的性谋杀案件中,没有一名杀人犯不是耽于阅读下流杂志的。”芝加哥警察指察指挥官威尔逊说:“猥亵书画所惹起的性冲动是导致从非礼至杀人的犯罪行为的原因。”美国邮政总长云顿·布朗治称黄色书报的流行为“人类精神的堕落,”并说“色情书画威胁到我们儿女的最大幸福。”
在英国著名的“荒野案件”中,一对夫妇被控折磨、押玩、虐杀三名幼童及埋尸荒野。他们二人都是马贵斯·萨特的性变态小说迷,并拥有大量色情书画。一位记者怀疑这对夫妇若非浸淫于此类书籍中是否仍会犯谋杀罪。
同时,色情作品所助长的不检行为导至性病。纽约昆士郡医药协会的摩雷·艾坚斯宣称:“我认为现在是医生们应该正视色情和猥亵作品对健康的影响和加以应付的时候了。黄色作品助长杂交,而杂交则是性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差不多在全世界每一处地方,包括丹麦在内,性病都正迅速蔓延。
有害的态度
阅读色情作品使人对性和婚姻产生不健康和有害的态度,因为它与道德教训背道而驰。儿童精神病医生路易士·艾郝夫在1970年九月十九日的英国《监护人》周刊中说:
“性知识的灌输非但不能使婚姻更安定,反而导至性不满足、交换配偶及纵欲过度的事件增加。
“离开父母,在学校所受的性教育是危险的,因为这破坏了与生俱来的个人、私人、亲密、相爱等安全装置,这些装置乃是从社会、恶事和危害中保护个人的工具。”
虽然此说特别是指学校的性教育而言,但是关于从黄色作品学习性知识方面,则此说更有理由。
此外,哈佛大学健康部主任丹拿·凡士和夫评论说:
“大多数大学的精神病医生都得到这样的结论,那便是蔑视性道德标准的学生不会比遵行这项标准的学生更快乐或成绩更佳;事实上,他们饱受失意和忧虑所磨折,倾向于越轨行为和失去自尊心。虽然禁欲可以产生感情的混乱,完全的性自由却会但成更有害的冲突。
因此性欲若偏离正当的途径便会导致精神、道德和甚至肉体的衰败。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只有在造物主耶和华上帝所订的范围内运用性器官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这个范围便是婚姻,仅限于婚姻。性关系应该只存在于夫妇之间;而人的创造主将此种关系视为神圣。——希伯来书13:4。
黄色作品以不仁爱的堕落方式对待一件神圣之物。它强调个人的满足而非幸福婚姻所必需具备的不自私的爱。关于这点,加州地方检察官思豪·希克士说:“我害怕由于有此类的戏剧、书籍和影片,即使不让儿童观看,也会使少年人以为任何性行为都是随时随地可与任何人发生的。正如我们所知,你若这样行结果必然会破坏家庭单位,而家庭是乃文明社会的基本单位。”
历史家同意汤因比的分析,认为猥亵的蔓延乃是文明社会溃败的必然征兆。此种溃散正在普世进行。精神污染的浪潮正与日俱增地泛滥于舞台、银幕和书报中。这乃是有目共睹的事。
保护所爱的人
保护你所爱的人避开这条污染洪流的方法之一是尽力使他们减少与此类书籍、影片或戏剧接触。要向儿女解释它的不良影响。同时教导他们对婚姻及其权利怀有健康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经常吸收真正富于造就的知识。只有以健全和正确的知识防卫头脑才可以抵抗世界罪恶的攻击。因此耶和华见证人拨出很多时间与家人研究人类创造主载于他的道圣经中的最高道德标准。“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后书3:16)此种管教从未试过像现在这么急需。
家庭内若缺乏此项指南,少年人便特别容易暴露于腐败的狂飙吹袭之下。因此要保护你自己及所爱的人抵抗黄色的浪潮,因为它是堕落和亵渎上帝的,并且滥用了他所创造的神圣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