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出走的人
为什么一位十八岁的少女想放弃她那有三十个房间的豪华宅第,转而住在一间污秽不堪,虫蚁滋生的贫民窟房子里呢?为什么她放弃物质富裕的生活而要过一无所有,甚至需要向人求食的生活呢?许多成年人感觉大惑不解,但青年人却了然于胸。
这位少女仅是许多离开豪富或中等家庭而迁往贫民区的青年之一而已。据估计美国离家出走的人超过百万,其中百分之90来自中上家庭。
青年人举出许多离家出走的理由。家庭环境似乎无法忍受,因为父母与儿女之间缺乏了解和沟通。有些少年在学校成绩低落,丈母迫其用功以期在邻人间保存家庭名誉。他们自忖不能面对五月的大考或不想在九月回校上课,于是决定离家出走。在美国,这两个月份看来是离家人数的最高潮。
另一项出走的理由是父母的伪善,他们对生活理想的目标大唱高调,而自己却不能实行。这使信以为真的青年大失所望。
还有另一项理由是缺乏父母之爱。一位十余岁少年诉说他的父亲一生致力于“保证我们不缺乏使外面温暖的东西,但他永远没有时间给我们暖暖内心的东西。”父亲若是商业主管人,通常都忙于业务而无暇与儿女一起。你的家庭也是这样吗?太太们也忙于个人事务,如参加牌戏或社交,从事社会活动等。于是儿女在佣仆手中看管而很少见到父母。到长大时则多数送入寄宿学校。
一名十四岁少女的遭遇便是如此。后来她从她的有钱父母送她去的寄宿学校逃出。当她被警察找到并获悉警方已经通知她父母时,她感觉十分沮丧。她说,“你们等一会看看吧。”最后父母抵达警署,穿着华丽的全套晚服。他们对女儿并没有流露感情,仅是恐吓说她若再企图逃走,就会送她去一间墙头更高的寄宿学校。女孩子望着警察好像说,“我说的不错吧?”
一位离家出走的男孩子说他无法同意父母对人生的看法。他说:“我对于什么是重要和有价值的事情比父母知道得多。他们摇旗呐喊,高谈战争和杀人,但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他们在这问题上看不出我的正确。因此我要脱离他们,出外找寻一些与我志同道合的人。”
出走的孩子大都说他们并不憎恨父母。他们往往对于令父母伤心深觉抱歉,但是他们不喜欢以前所过的那种生活。可是离开家庭会改善他们的生活吗?
离家出走的人找到幸福吗?
离家出走的青年不但未能找到一个自由自在、人人彼此相爱的新社会,反之他们往往遭遇强暴,盗劫,欺骗,寂寞和疾病。有些地区,如纽约市的东村,便常有人愚弄青年以遂私欲。有些不法之徒甚至为此目的从别处前往该区。有些青年对离家的人作友善状,他们若未上毒瘾,便引诱其吸毒。这些人绝非真正的朋友。
一位“上钩”吸毒的十八岁青年写道:“我尝试过各种毒品,嚼的,吸的,酸的和硬的。全都丑恶不堪。……一切所为无非是毁坏生命而供人图利。他们仅是利用你。……这些所谓朋友在开始时免费供应毒品,随后要你购买。后来又减低价格出售更强烈的毒品,伺你上钩之后便将价钱大大提高。请记得,同一个人或朋友先向你供应大麻,后逼你吸海洛英,为了什么?就是要毁灭你以图私利。”
离家的孩子在大城市的贫民窟并没有找到他们梦寐以求的爱。反之他们找到一个难挨而邪恶的地方。上述那位离开有三十个房间的宅第而居住在纽约市东村的十八岁少女一日早晨被人发现脑浆迸出,裸体陈尸于一间污秽的寓所的地窖内。
一名十三岁的离家女孩徜徉于东村街头,有两个青年上前与她打招呼。他们带她到一间座落在五楼的污秽寓所里。他们进入房间后即将她的衣服脱去强奸她。为了逃避这些歹徒,她爬上浴室的窗户,结果跌落楼下死去。
女孩子离家后要觅得宿处往往要付出性的代价。男孩子则也许要满足同性恋者的要求。有些无地容身者迫得露宿街头。家庭环境也许恶劣,可是你会说这些青年人离家出走算是上策吗?
后悔莫及
一位十七岁的金发女孩子离开美国中西部的家庭来到纽约的东村,她说:“早知如此,我便不会离家出走了。这是一个丑恶的地方。”一名十九岁的离家少女说东村是个“可怕的地方。来到这里的女孩不是被强奸或沦为妓女便是染上毒瘾。”
一名深悔妄自离家的少女在两年之后返回家中,发现她的母亲进了精神病院。那位少女说:“我出走之后约一年,母亲便患了神经衰弱,如今她再不能离开病房。她再不认得我或任何家人了。现在我永不能告诉她我多么爱她和多么后悔以往的行为了。我父亲好像老了二十年,并且长在醉乡。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我的生活已弄得一团糟,而我只有二十岁。”
你也是个离家出走的人,与大多数同病相怜者一般正深感后悔吗?你有时想回家吗?你的父母无疑也想你回去。何不用书信、电话或通过亲戚与父母接触呢?再者,大多数地方都有辅导处给离家的少年问津。这些辅导处无疑乐意帮助你。他们相信青年和父母若肯商讨彼此不同之处和努力改善,则和解是可能的。
你也许认为家庭生活未如理想,可是,你若回家,你便会发觉观感与前不同。你可以积极地做点工夫;试图改善环境。正如我们会在以下表明,你在这方面可以作很大的努力。这是绝对值得的。
父母当尽的本份
你若身为父母,而儿女离家出走,那又如何呢?你第一件应该关心的事情便是:你可以做些什么去改善家庭环境,使孩子乐意回家呢?你若真的希望儿女回来,请认真考虑这件事情及在生活上作必需的改变。当你终于和孩子恢复接触时,你便可以向他们提供一些改善之点。
也许你的孩子尚未离家出走。可是,你觉得家庭生活应有改善之处,现在便是着手进行的时候了。
你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去改善家庭环境呢?在牵涉到离家出走的多宗例证中,调查者发现许多父母都无暇亲近儿女;他们不听儿女所诉说的难题。你的家庭也是这样吗?
论到在墨西哥离家出走的儿女,一位副曹长观察说:“父母应该更留心看顾儿女,不要以为给予儿女衣服、食物和付出学费便算尽了一切责任。”
你值得花点时间检讨一下,你是否一向忙于商业活动或个人事务以致无暇与儿女一起。若然,则减少一点困身的活动岂非明智之举吗?付出多点时间去了解你的儿女和指导教训他们岂不更好吗?
你是否真的乐意聆听儿女的难题呢?有些父母想加以逃避,推说“改日再谈吧”便算了。其中一个例证是有一位男孩子想和父亲谈谈,但父亲说,‘晚餐后再谈吧。’晚餐之后他又推说另外时间,一路推延下去。他实在不想聆听儿子有什么烦恼。那末,他有理由对儿子离家出走感觉惊异吗?与儿子沟通联络是非常重要的。
倘若你是一位父亲,与儿子交谈时并不需作平等状。你们不是同等的。你们是父与子,在关系上并不平等。此种关系使儿子期望你执行权威。一位少年说:“我已有够多的朋友。我不想、多一个朋友;我希望有一个父亲。”
你的道德标准及做人的原则也是值得检讨的东西。言行不符并不能使儿女对你钦佩。伪善可以使诚恳的青年大起反感。你若期望儿女保持良好的道德,以身作则岂不会赢得儿女较深的尊重吗?但这还未足。你须要教训儿女认识什么是崇高的道德标准,以及为什么据之而生活最为有益。许多父母都未能这样行。
你有考虑过以圣经的道德标准教导儿女吗?你知道圣经在许久以前已推荐现今权威人士认为应付离家出走的儿女的最有效方法吗?例如,圣经敦促父母经常与儿女一起。(申命记6:6,7;箴言6:20-22)它同时强调在父子关系中作父亲的权威。(以弗所书6:4;希伯来书12:7)它供应父母和青年人所需的道德指南。借着运用圣经的训示和原则,许多父母已能使家庭达到前所未有的团结和谐。何不在你的生活上将其实行出来呢?
儿女应尽的本份
你若是个青年,若由于对家庭的措施不满,希望改变生活方式而有离家出走的打算,请自问一下:‘我可以做些什么去改善家庭的状况呢?’你可以作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贡献。例如,你可以将心事告诉父母。也许你会发现有些反应。最低限度这是值得尝试的。当你与父母谈话时,请记得可能发生语言上的隔膜。因此要试试运用他们所熟悉和了解的词句和表达方法,不要用仅对青年含有特别意思的字句。同时,要尝与父母合作。你在希望和目标方面若与父母距离得太远,则必须愿作适当的妥协才能期望有任何进展。
也许一走了之比试图改善家庭的困难环境容易一点。可是你在一生中无法总是避开困难的环境!每个人都有时须要面对现实而加以改善。例如,你若结婚成家,便要负起责任。倘若发生难题,你能一走了事吗?这样行是既不合法也绝无爱心的,对吗?因此你必须学习应付难题。何不现在就开始呢?这可以装备你面对现实的生活。
此外还有法律问题。根据法律,你的父母有责任照料你,直至你成年或到他们同意让你离家的时候。正如他们对你负有责任,你对他们也负有义务——要对他们表示尊敬,你对他们有所亏欠。不但在人的法律上,在上帝的律法上亦然。——歌罗西书3:20;以弗所书6:1-3。
从基本上说来,服从父母是对你有益的。在许多方面你都获得益处。请想想你出生后父母的劬劳。也要想想那些离家出走的人常说的话——后悔莫及。不错,你到成年时也许会决定离开家庭。但何不等待到合法年龄呢?那时你若决定离家,便不必从后门溜走。让父母知道你的意向。要与父母合作,他们自然会与你合作。
你觉得生活不如理想的原因之一是整个事物制度都是邪恶的。圣经已清楚表示,事实也与此相符。另一项基本原因是一般人都没有学习和应用圣经所载关于造物主所订的种种原则,以应付日常生活的难题。
无论你住在家中或独自在外,你均须面对相同的环境。你无法加以逃避。但是你可以借着学习圣经的教训而应付环境;耶和华见证人很乐意免费予你个人的帮助。你可以从圣经获悉人生的真正意义,以及什么会带来真正的满足。你可以学到造物主对人类的奇妙旨意以及在这世代之内如何实现。数以千计面对同样难题的人都以此方法寻得解决。我们敦促你也同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