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2 7/8 16-19页
  • 十载沧桑话柏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十载沧桑话柏林
  • 警醒!1972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四个管区——四个机场
  • 独特的政治经济
  • 从颓垣废瓦与难民至现在的繁荣
  • 居住状况
  • 交通的改变
  • 柏林——我们这个世界的镜子?
    警醒!1991年
  • 德国统一后景况如何?
    警醒!2001年
  • 耶和华在工作受禁制的情况下看顾我们——第2部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2年
  • 耶和华在工作受禁制的情况下看顾我们——第1部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2
《警》72 7/8 16-19页

十载沧桑话柏林

《儆醒!》杂志驻德国通讯员报导

当飞机机身倾斜使我们看到下面灯光如昼的全景时,嘉莲将面孔凑近窗门喊叫说:“啊,这里就是了;我们抵达柏林了!”

我们开始下机,嘉莲的注意力集中于一行强光的照射灯上,灯光蜿蜒地通过大都市。“这必定是围墙!”她情不自禁地说。

飞机的降落地点是谭堡贺夫中央机场,这是欧洲唯一建在城市中心的机场。我也非常兴奋。这是我初次到这个分裂的城市观光,二十五年来这个城市曾制造过许多头条新闻。嘉莲打算将今日的柏林与她十年前所知的比较一下。

四个管区——四个机场

“它改变得很厉害”我们一抵达机场,嘉莲便喊道,“看啊!这里便是我们从前等候点名的地方。”嘉莲是十年前从东德逃往西德的一百五十万名难民之一。他们后来大部分都以“有位即上”的方法乘飞机前往西德。

柏林最繁忙的谭堡贺夫机场专门处理短途的飞行业务,它有三条空中走廊;东北通汉堡,西往汉诺威,西南通法兰克福。

特琪尔机场位于市北的法国管区,它是在封锁柏林的九十二日期间建成的。它的地盘原是布朗第一次试验火箭的地方,现在扩张为特琪尔机场,供国际旅行和集体度假的班机使用,使柏林人士得以往南部享受丰富的阳光。

英国管区的喀杜机场专作军用。在俄国管区,史郝尼机场的班机通往东欧和中亚细亚,票价比西方飞机为低。

“我们出去看看空运纪念碑吧,”嘉莲提议。这个大石碑竖立在机场前面。它建于1959年五月十二日,目的是纪念1948年六月廿四日至1949年五月十二日封锁柏林期间的七十八名殉难者。在十一个月的封锁期内作了二十多万次的空运粮食、煤炭及其他必需品供应西柏林的民众,共达二百万吨有奇。在封锁的第300日,该机场的起飞和降落达927次之多。

来自柏林以外一个小镇的嘉莲回忆说:“在那时候,无论柏林内外都有粮食不足之患。”当我们在路旁咖啡座享受黄昏小吃并计划翌日观光全市时,我们留意到多么强烈的对比。

独特的政治经济

温暖的阳光欢迎我们到达著名的林荫大道,‘六月十七日街’。“我想起1953年六月十七日恍如昨天,”嘉莲忆述。“当东德颁下戒严令时,我们正跟学校一班同学旅行,这时许多城市发生暴动,特别以我们现在所站的地方为然。”这条街道之得名是为了纪念民众不满的示威游行。

在称为‘动物公园’的公园里,有若干特别供游客参观的展览描述柏林在过去一世纪所经历的政治变更;变更的频仍与时装款式的改变无异。

220尺高的胜利女神圆柱矗立在大道中央,使人想起1871年德法战争的胜利和帝王时代。

重建的德国议会就在附近,这所建筑物不仅在君政时代作为国会,在威玛共和国时代亦然。1933年纳粹政府烧了这座建筑物,将纵火的罪名诿诸共产党人。结果希特拉得以通过一条法案将个人权利完全扼杀。

以巨大战车和军人巨像为特色的俄国纪念碑现在仍有哨兵守卫,它强调1945年该国的军区农攻占柏林。

至于柏林的国际象征,勃兰登堡闸,已因目下的政治情势而关闭。它位于东柏林之内。在共产党未建筑围墙以前,勃兰登堡闸是东西交通的要冲。

从君主专政、威玛共和国、希特拉的第三帝国以至现时的分裂国家及分裂都市,这种种不同的政体强调了一件明确的事实;这一切政体都同样令人不满。

“当我们仍在这里的时候,”嘉莲忆述说,“都市分为四个管区,可是从一区去另一区并没有困难,甚至连身份证也不必检查。各管区之间也有地下铁路和架空轨道相通。人们于是纷纷逃出共产地区;他们从东德进入柏林的东部地区,步行或驾车前往联军管区,然后往玛利安斐特难民营登记。他们于是被派往别的难民营或学校,最后乘飞机逃出柏林。”

1961年八月十三号星期日早晨,东德警方竖起铁线篱告以阻遏不断增加的难民潮。随后陆续抵达的逃难者便被十至十二尺高的混凝土围墙以及一系列的警卫队、监视塔、警犬和地雷所阻住了。有60,000名东德及东柏林人士也不能前往三个西方管区工作。

今日的柏林围墙犬牙交错地穿越城市,连绵约三十哩,并在东德边境设立七十二哩的篱笆和墙壁。进入东柏林有七个入境处,最著名的查理检察所是专为外国人而设的。两个入境处供给西德人出入,其他四个专供持有特许证的西柏林人使用。沿着边境还有三处出入口直通三条公路,与西德共和国的空中走廊平行,从柏林伸展一百零六哩。

从颓垣废瓦与难民至现在的繁荣

“我们去看看从前指派的难民营吧,”嘉莲提议说。“它必定位于围墙附近;我还记得母亲多么忧虑我的兄弟会误闯入东部管区。”

嘉莲立刻认出霍洛顿街的大工厂建筑物,可是对现在所住的人大感惊异。这所建筑物现在用来安置到柏林觅职的外国人。那里有这么多的土耳其人、希腊人、南斯拉夫人和意大利人,表现柏林和德国的经济状况十年来突飞猛进。嘉莲评论说:“请想想,德国是个战败国。”

德国历史家将战后柏林描述为“八千万立方公尺的瓦砾”,现在已很难发现这种痕迹了。事实上,最著名的废墟就在柏林的主要街道上。威玛王朝纪念教堂是一间蓝色玻璃的现代建筑物,旁边有被炮弹毁坏的古塔,被保存下来纪念战争的陈迹。

教堂对面是欧洲中心,此地自成一市,有一哩以上的陈列橱窗,从英国式小酒店至终年开放的户外溜冰场无所不备。这个中心一直通往西柏林最著名的街道,郝佛史丹特姆街,这里有许多户外暑天路旁咖啡座与陈列各种奢侈品的橱窗杂在一起,夜总会、酒吧和剧场林立,一方面证明当地居民的繁荣,也显示他们多么耽于逸乐。

“不让表面的浮华欺骗了你,”嘉莲警告说。“看看他们有没有改善这些商店以外的房屋吧。”这正是柏林十年来没有改变的部分。

居住状况

在此次柏林观光中,嘉莲告诉我一些关于该城的历史。在1930年四月廿二日,政府决定将七个城市、五十九个地方自治区和二十七处地产合并成为“柏林新自治区。”这自然产生了一个多彩多姿的城市。在战前,柏林人口多至四百五十万。他们散处于340方哩的地区,轻易地超过了慕尼黑、司徒加和蓝直直盟的总和。

今日,在仅及原有地区一半的柏林已住了二百二十五万人,平均每一方哩密集12,000人有奇;比较起来西德每方哩仅有600人。

柏林的房屋林林总总,色色俱全。在古老的地区,如威丁区,多至五幢的陈旧楼字、沿街彼此前后相接而建,中间只有小小的天井隔开。萨兰杜夫区的宽大别墅则沿着希富河畔的园林建筑,与前者有如天渊之别。沿河北上,大邱宅逐渐缩小成为饶有乡村风味的小屋,例如在特琪尔湖和希富河之间的希利根斯区的房屋便是。

既然西柏林唯一可供扩充的方向是向空发展,于是高层大厦相继矗立。最著名的是Markisches Viertel,设计成可容50,000人以上。二十多名外国建筑家前来参加房屋设计。结果是:差不多二十哩的新街道,两旁都有款式新颖。颜色美丽的分层房屋,从三层至十八层不等,更有购物中心、学校和康乐场地。

可是西柏林并非仅是房屋和商店。差不多有百分之17的地方是森林、百分之7是公园。看来很奇怪的是,另外有百分之17拨作各种农业地区。嘉莲和我甚至有机会骑马和看到柏林人在冬天滑雪。

交通的改变

“我们去乘船好吗?”嘉莲提议。“我们以往惯于乘船去柏林。”

西柏林的四个湖与希富河、西比利河及几条运河,构成了不下二十七哩可以行船的水道。私人的小艇在柏林如此流行,以至有人声称从一船踏过另一船可以步行越过希富河。

柏林的公共交通网四通八达,包括地下铁路、架空电车和公共汽车。路面电车已从西柏林街道上消失,可是在城东还担任主要角色。六十哩长的地下铁路线在西部地区平均每天运载600,000人来往,车费仅收四十个小铜币(约美金十仙)。其中有两条路线通往东部地区,可是除了一个之外,其他东部的车站都已封闭;这唯一的车站乃是进入苏维埃区的门户。架空铁路即使在西方管区,也是由苏联所经营;它辅助地下铁路通至城市的僻远地区。

我们也去逛逛柏林的博物馆和古堡。欧洲最大动物园的13,500头动物热烈地欢迎我们,可是欧洲最大水族馆的沉默居民似乎对我们不甚留意。从差不多500尺高的无线电塔俯瞰全城景物之后,我们的旅程便告结束了。当嘉莲遥望东部地区的电视台时,她纳罕有谁正在向她回望。

西德在柏林的联军管区作了大量投资以支持它认为西柏林是联邦共和国第十一州的声称。可是共产党却声称西柏林是独立的行政单位,同时声称东柏林是东德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四强会议看来永无休止地每次商讨欧洲重大问题都把“柏林问题”包括在内。各国在这问题上看来还未有大家赞成的决策。

我们又匆匆地乘飞机离开柏林了。但是值得谈谈的见闻却很多。在嘉莲眼中的柏林,十年来已经过不少的改变,而我却兴趣盎然地聆听她将以往和现今的事物逐一比较。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