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3 1/8 19-20页
  • 地下奇观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地下奇观
  • 警醒!1973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耶他洞之行
  • 发现和采险
  • 游览开始
  • 令人惊叹的形成过程
  • 上层的美术陈列室
  • 别有“洞”天
    警醒!2001年
  • 洞穴
    洞悉圣经(上册)
  • 大理石洞穴
    警醒!2005年
  • 肯尼亚独特的洞穴居民
    警醒!199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3
《警》73 1/8 19-20页

地下奇观

《儆醒!》杂志驻黎巴嫩通讯员报导

没有一位雕刻家能雕出地球内部所表现的奇美。这里是一处令人目眩神迷的奇异地方——有五颜六色的钟乳石和石笋,精美的石室,明亮如水晶的湖水。

世上不少地方有地下巨穴。而黎巴嫩的巨穴却以美丽著名——辉煌的耶他钟乳洞。它们处于黎巴嫩山脉中,离蔚蓝的地中海不远。

耶他洞之行

最近我们决定前往参观这些钟乳洞。从贝鲁特出发,我们沿着地中海一带驾车约三十分钟便抵达都格河。此河的发源地便是耶他洞。

此地是古代世界的军事要冲。法老王曾在这里大战赫人。叙利亚诸王从这条路去征服推罗和西顿。在威士柏西安将军率领下的罗马兵团通过这条路去敉平耶路撒冷的叛乱。可是他们都没有察觉近在咫尺的地下奇美境界!

发现和采险

耶他洞仅在一百多年前才被人发现。一位名叫汤逊的美国人在狩猎之际在山洞中觅地藏身。他听闻潺潺水声,于是好奇而小心地循声前往。他非常惊异地来到地底湖的岸上。由于前路茫茫,他便向黑暗处鸣枪。答案来了——是个大空谷的回音。耶他洞于是在1836年被人发现。

三十七年之后,在1873年,贝鲁特水务局的两位工程师,麦士和和白里士,作进一步的探险而发现了都格河的发源地。他们是首先看见彩色缤粉的钟乳石和石笋的人。此后有更多的人前往探险而发现更多的奇观。最后有人到达了洞穴的最深处——全长达四哩以上!

有一处地方是最勇敢的洞穴探险家才敢上去的,洞穴的顶达200尺高!这个装饰华丽的洞穴在1955年开放。任人参观。1958年在河上超过160尺高之处又有人发现上层石室;其中有数以千计的钟乳石。它在1967年八月正式开放。

游览开始

我们抵达洞穴内部时,留意到空气比外面冷得多。耶他巨穴的温度终年常在华氏59°左右。来到有水之处时,我们踏上平底船式的轻舟,怀着极大的期待心情向地洞内部前进。

船夫站在船头,熟练地用长竿在黑暗中撑着小舟前进。水道相当宽阔,可是不久便转入狭路了。右面有一块巨石,早期探险家称之为“软木塞”,因为它挡住去路使他们不敢前进。通过这里时,我们开始看到各种各色的钟乳石。

这些优美的钟乳石挂在洞顶,像巨大的冰柱、帘幕、吊灯、垂珠般垂下来。颜色多么绚烂——褐色、红色、白色!同时,洞底突出许多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石笋。有些像巨大的柱子和树木;有一条看上去极像比萨斜塔。其他则像细颈坛、水母、甚至人和动物的形状。多处的石笋连接着下垂的钟乳石而组成坚固的石柱。

令人惊叹的形成过程

令人惊异地,伟大的雕刻家仅用极简单的工具便凿出这些艺术杰作。石灰石和水是基本成分。事实上,钟乳石一词的意思是“点滴的石”。

首先是水从上面的地土渗入洞里,带着从石灰石分解出来的碳酸钙征粒。挂在洞顶的水滴蒸发得很慢,留下来的碳酸钙在洞顶组成环形结晶体。结晶愈积愈多,水滴则继续慢慢蒸发而将沉淀物留下。

有时尚未完全蒸发的水滴坠了下来,沉淀物便形成颠倒的钟乳石,亦即石笋。这些石形成得极慢。我们看到一条惊人的大柱。每么壮丽!它一定有五十尺高!

耶他洞并不是世界最大的地穴。美国肯塔基州的巨型地洞有150哩以上的探险隧道!可是,在耶他洞中却可以泛着轻舟,在清澈晶莹的湖水上悠然欣赏美景。

上层的美术陈列室

经过二十五分钟在平静的地底湖泛舟之后,我们还有四十分钟的旅程,参观引人入胜的上层美术陈列室。那里的奇景毫不逊色。

上层美术陈列室有各种形状的钟乳石和石笋——或红或绿地像宝石般辉煌灿烂。有些看来像成林的松树。一切钟乳石中最美丽的是稀有的白色方解石,它由纯粹的碳酸钙形成。

大多数形成物都是颜色混合的。碳酸从土壤中提出矿物质,它们组成各种颜色。铁形成黄色、橙棕和红色。锰形成黑色,而铜则呈青绿或微蓝。难怪地下的境界是如此可爱了。

宁静与幽寂使我们只能细语。钟乳石滴落石笋的水声打破了寂静。上层美术陈列室使人感到它像个巨大的音乐厅,而事实上,它的目的正是如此!在这感人的环境中聆听音乐是何等美妙!

不错,伟大的雕刻家凿出了一个悦人眼目的地下奇观。难怪我们参观耶他洞的人都不觉由衷地赞美造物主。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