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热的活灯
谁会想到小小的甲虫竟是光学工程师梦想中的模型呢?不错,某种称为萤火虫的甲虫是个活的灯,可是它们的光都没有热。萤火虫的光在触到时甚至没有丝毫温暖。人造电灯泡由于发热而消耗了许多电力,可是造物主所创造的活灯却能将百分之百的能化为光。
为什么这些活灯,如萤火虫,要发出光来呢?放光有什么目的呢?诚然,放光的昆虫使人觉得有趣,但其真正目的却是在黑暗中找寻同类的异性,以满足求偶的本能。
北美洲普通种类的雄萤火虫在温暖的晚上会乍明乍灭地发光,或上或下地飞翔。萤火虫的光多数是黄色;但也有些种类所发的光是背包、蓝色或橙色的。
萤火灯的燃料是一种称为荧光素的化合物。当它与氧气接触时,便发生一种触媒作用而触发了产生无热的光的过程。
每种萤火虫——大约有2,000种——都有其独特的闪烁方式,与各种雀鸟有其独特歌声无异。雌萤火虫看见她所找寻的明灭讯号时便发出回答的闪烁。雌虫很少响应异类的荧光。有时雌虫会响应雄虫所发与她相类的闪烁,但下次的闪光若是长度不对,她便不再“开掣”放光了。
雌萤火虫在看到合乎理想的闪烁时,她便亮起灯来保持特定的明灭,直至雄虫前来求偶为止。
可是,萤火虫的讯号并非时常都收到繁衍种族的效果。有一类雌虫能以诱惑方法捕食。她能模仿许多种雌虫的响应讯号引诱异种的雄虫前来,然后捕而食之。
东南亚和南太平洋有些放光虫与北美萤火虫的个别闪烁不同。这些萤火虫可以调节明灭程度而协调一致地闪烁。它们能以有规则的荧光照明全树。
有一位游客描述他在菲律宾的民答那峨岛所见说:“那里有两棵树,大小与苹果树相若,彼此距离约100尺每天晚上伏在树上的荧光虫同时发光,首先是一树通明,然后是另一树。每棵树必定伏着数以千计的萤火虫,然而,发光的时间完全相同以致少有或永无一点荧光在错误的时间放出。……这种景象是这么罕见和美丽,使我认为这是菲律宾最特出的奇事之一。”
有人认为这是雄萤火虫将光聚拢起来,使雌虫留意到它们的所在。至于雄虫怎能使自己的发光与邻近的雄虫一致还未为人所知,但它们大多数是齐明齐灭,好像由一个开关掣控制一般。
另一种神秘景象便是南美那些称为“火车虫”的活灯。这种毛虫长约三寸,有异乎寻常的发光设备。它的头上有枝大红灯——它是以发出红光知名的少数昆虫之一。沿着体长另有十一对绿白色的光。当所有的光亮起来时,它看上去好像电炬通明的火车。火车虫的红色头灯是独立的,当其他光体亮着峙,它可以亮着,但其他的光熄灭时,它也可以单独亮着。
火车虫的秘密是什么呢?它与萤火虫的秘密相同。只有红光是例外。怎会如此呢?光上有滤过器罩着使其变红吗?不是,由于光的本身富于红色素。至于红色素怎么产生,科学界还未完全了解。
科学家们希望有一天可以有效地广泛运用造物主所创造的活灯的冷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