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阿克岛的巨熊
《儆醒!》杂志驻阿拉斯加通讯员报导
当俄国商人在1760年代往科迪阿克岛探险时,他们遇见一头身高九尺(2.7公尺)、利牙巨爪的毛葺葺巨兽。饱受惊吓的商人在西伯利亚曾见过棕色大熊,可是没有一头像现在所见的庞然大物!他们称它为“恐怖的伊凡。”今日这种巨兽的名字是科迪阿克巨熊。
突然遇见一头直立起来超过九尺(2.7公尺)高和体重1,300磅(600公斤)以上的雄熊,必定会留下相当恐怖的印象。科迪阿克巨熊的显著特色便是它那高而隆耸的肩膊,肩胛上隐藏着大堆肌肉。在它的同类中它的确可以称为“大只佬”而无愧。
岛上生活
爸爸熊的体重在秋天可达1,500磅(680公斤),但妈妈熊却比较细小,很少有超过650磅(300公斤)的。可是,你若看到新生的三头小熊,便会对其长成后的庞大更感惊异。小熊在仲冬出生,小到将两手弯成杯形便可以捧着。出生时是个多么可怜的小东西——没有毛发、瞎眼和体重仅有一磅(450公分)!你无疑很难想象得到它会长成为与父母一般的庞然巨物。
两个月后春季的温暖天气来临,小熊长成为十至十五磅(五至七公斤)。一切在发育中的健康小熊体重增加得很快,到了仲夏便达到五十磅(二十公斤)。当它们在翌年秋天与母亲一起准备冬眠时,体重已达一百磅(四十五公斤)。小兄弟在八至十岁还继续增长,直至“长成”为止。小姐妹在六岁便停止长大了。
年龄较长和成熟的巨熊虽然样貌庄严威武,小熊却十分活泼好动。它们互相搏击,甚至引起妈妈来凑兴。在积雪犹存的春天,你可以看到小熊在雪丘上滑翔而下,多次做着同一的动作。像上帝所造的一切生物一样,这些在嬉戏中的野生动物构成一幅十分迷人的图画。
阿拉斯加南岸对开的科迪阿克岛便是这些巨熊的唯一家乡。岛上大部分是山脉,斜坡陡峭、灌木丛生,使人难于往返。但对巨熊先生却是另一回事。他缓步而行也比人还快,陡峭嶙峋的山坡并不能使他慢下来。许多时他在有些地方出现使我们怀疑他是野山羊一类。它在受惊时加快脚步奔窜,能够急速穿越森林灌木。虽然它有时被描绘为以后足作人立姿势,它走起路来却不是这样。但它若为好奇心驱使或在丛林中有现身给侵入者观看的必要时,往往一站起来便达九尺(2-7公尺)之高。
岛上巉岩峭壁的天然美景正是这种庞然大物的适当居所。由于喜欢含有盐分的海风吹拂,这些棕色巨熊很少深入岛上腹地。此地夏天气温甚少升到华氏75°(摄氏24°)以上。赤杨、白杨和柳树的丛林正是科迪阿克巨熊先生和家人的上好憩息地方。虽然冬天气温很少降到华氏零度(摄氏零下18°)以下,岛上的气氛并不宁静。冬季朔风惑号、如山的巨浪冲激着嶙峋的海岸。浓雾阴雨是常见的景象。造物主赐它一袭毛皮是多么合适,因为毛皮既可保暖又可防水!
好眠易胖
科迪阿克巨熊虽是食肉兽,但也喜欢蔬食。事实上,它年中的食物约有百分之75是植物和浆果。为了“平衡”食谱,它也喜欢吃腐肉。在夏天的月份,岛上有极多的新鲜鲑鱼供应。
仲夏时候,这些巨熊麇集在鲑鱼群出现的小河边。观察者行近一看,便会发现画家描绘巨熊用掌将鱼拍出水外并非时常都是真确的。它站在河中,用前掌拍击鲑鱼,但有时却将头冲入水里,用牙齿攫住一条鱼。
巨熊也像人一样,有些是有经验的渔翁,有些是新手。较年长的熊很少四处走动找寻猎物,但却通常获得最精美的食物。在另一方面,幼熊却在河流上下走来走去,希望在四面八方都攫到掌下游鱼。
一岁以下的小熊让妈妈为它们捕鱼,你可以看见它们在岸上热切地等候妈妈回来。捕到了鱼之后,全家便跑到丛林里,妈妈会只吃一部分,其余的留待孩子们争着吃。吃过丰富的大餐之后,全家于是退到就近的草地,以各种姿势伸开四肢睡其午觉。有人看见过它们四脚朝天仰卧在地上。
在八月中旬,大熊整家往往离开河流去找寻熟了的浆果。它们会在橙红浆果和越橘盛产时吃个饱。直至十月上旬,它们中有许多回到鲑鱼小河去向较后产卵的鱼下手。
冬季临近时,它们都准备在睡眠中渡过那严寒的季节。夏天丰富的食物帮助它们长出厚厚的脂肪层和茂密的新毛衣。从夏天至深秋,发育中的熊可以增加百分之30的体重。生物学家会调查它们所增的重量,发现一头三岁大的雄熊仅在十二天中便增加了四十五磅(二十公斤)。平均每日增加3-7磅(1-7公斤)。这个家族并不留意减食这回事!
动物学家们现在认识到科迪阿克巨熊并不是严格的冬眠动物,它只能称为冬睡者。只要比较一下便可以立刻看出巨熊与真正冬眠的土拨鼠完全不同。在冬天时候,土拨鼠好像死去一般而完全没有知觉。它从正常的体温华氏96.9°(摄氏36°)降至38°(摄氏3.3°下),并且每六分钟才呼吸一次。在另一方面,熊在冬睡时正常体温不变,呼吸减至每分钟约四至五次。人类在熟睡时,呼吸程度正与此相若。熊的心跳比正常较慢,但却保持半知觉状态。它的冬睡并非完全不受骚扰,因为将它在冬天唤醒并不怎样困难。
并不攻击人,但却最好小心
虽然人们称这种巨兽为“恐怖”、“凶猛”的东西,也有人不以为然。动物学家及其他的人曾用多年时间观察它们,知道这种强有力的动物其实尽量避免与人接触。正如动物学家古特云说:“尽管它们身躯魁语、力大无穷,可是这种巨熊既不骚扰人,也不嗜杀。但遇见一头带着幼兽的棕色雌熊则避开为妙;在受了伤时,这种动动可能和最恶的野兽一股凶猛。”
曾有几次人们被这些巨熊所重创,因此接近它们的地方时最好小心一点。既然巨熊先生的听觉和嗅觉比视觉敏锐,在丛林中想避免与它们接触通常最好是放大声响。许多世代以来,当地居民前往巨熊出没的地区采摘浆果时一向大吹口笛。这样巨熊先生便不致受惊,而且有机会避开走近的人。
科迪阿克岛的巨熊虽然享有世界最大的陆上食肉动物之誉,但实际上并不如早期商人研描述的那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