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3 12/8 29-30页
  • ‘增加忧伤的知识’——必需避免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增加忧伤的知识’——必需避免
  • 警醒!1973
  • 相似资料
  • 给现代的智慧之言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59年
  • 这位智者的话是什么意思?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7年
  • 获致永远的快乐所需的东西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59年
  • 耶和华运用‘愚拙的事’拯救相信的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3
《警》73 12/8 29-30页

“你的道就是真理”

‘增加忧伤的知识’——必需避免

“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道书1:18)这是智慧的所罗门王在上帝感示之下所得的结论。可是为什么他会立下这样的结论呢?这句话会使我们迟疑不敢获取更多知识吗?

我们应该记得,在传道书中,所罗门查究有罪、垂死的人类“极重的劳苦”。他说:“我专心用智慧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上帝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传道书1:13,14)因此所罗门在这里所查究的智慧和知识并不包括赢得上帝嘉许和祝福所必需的知识在内。

增加属人或俗世的知识可以使人增加忧伤。这种知识可以带来挫折和愁烦。因为人会发觉在不完美的人类社会中有这么多弊病人无法纠正的,这无疑会使人大感痛苦。所罗门强调这点说:“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传道书1:15。

同时,人的寿命十分短促。随着知识和智慧的增加,他意识到运用知识和智慧的机会多么有限。当难题和不利的情况使他无法充分运用所得的知识和智慧时,他便会更加感到挫折。

但这并不是说人应该为了避免痛苦而摒弃一切人间知识。因为在每种事业上,无论是商业、技术、职业或其他事业,都需要某种程度的知识。这种知识可以保护人避免不必要地浪费资源、努力或才干。事实上,人为了继续生存,知识是必需的。传道书7:12说:“唯独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这就是知识的益处。”不错,知识能保护人,不但使人避免由愚昧或笨拙所招致的灾祸,而且避免从恶习、放纵的情欲和有害的情绪所带来的自我毁灭。

人间的知识和智慧无疑比愚昧无知有更大价值。所罗门王评论说:“我便看出智慧胜过愚昧,如同光明胜过黑暗。智慧人的眼目光明,愚昧人在黑暗里行。”(传道书2:13,14)智慧人的眼光可以真正察看、审视和观察人和事。他的眼目可以辅助智力,而智力则可以养心。但缺乏知识和智慧的人却因缺乏领悟力而所见不广。他的眼“望着地极”。(箴言17:24)他东张西望,没有明确的目标,思想亦散漫不堪。这对自己和别人均有害处。

但并非一切人类知识和智慧都是有益的。“世界的智慧”可能与上帝大相径庭。因为人类世界的一般观点、方法、标准和目标都偏离上帝而往往与上帝的旨意相反。关于这件事,使徒保罗写道:“上帝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么?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上帝。上帝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上帝的智慧了。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受苦柱]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利尼人,基督总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因为上帝的愚拙总比人智慧,上帝的软弱总比人强壮。”——哥林多前书1:20-25。

在古代希腊人和犹太人看来,挂在一条柱上的死人是一件“软弱”的东西。这成了犹太人的绊脚石,因为他们把挂在柱上的人视为被咒诅的。在希腊人看来,借着一个人死在柱上可以成就善举实在是一种愚拙的主张。可是耶稣在受苦柱上的死亡其实并不是一件软弱的事,也不是愚拙的事。反之它奠下基础使上帝应许赐给一切顺服人类的祝福得以实现。拒绝这项赎价安排的俗世智慧、其实才愚不可及。

同时,一个人无论具有多么高深的知识和智慧,想以职业技术、商业才干、行政手腕、科学和哲学知识来挽回现行的事物制度均已注定失败。一切努力若用于无视上帝的赎价安排和他对人类的旨意的事上,知识便会成为毫无价值。它并不能带来理想的结果,因此比无知好不了多少。这正如诗篇127:1所说:“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

我们若要避免由于误用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所带来的痛苦,我们就必需规避每一件与造物主及其旨意,相反的事。我们必需将知识建于正确的基础上。这个基础是什么呢?约伯记28:28回答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

敬畏耶和华便是对他怀有深深的敬重;这是一种唯恐令他不悦的健全畏惧。一个人若对造物主怀有健全的敬畏,便不会故意将知识用来谋求自私的利益;反之他会将知识用来造福同胞。这种以敬畏耶和华为开端的智慧可以造成更好的人和改善人与人间的关系,因为这种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雅各书3:17。

由此可见以造物主为中心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人类的知识虽然局限于寿命的短促而不能尽量运用但也有若干价值,因此我们需要获得某种程度的知识。可是与上帝的旨意相反的知识我们便务需规避以免徒劳无功。追求“虚假的‘知识’”会使我们失去上帝的嘉许和祝福,以致无法获得以敬畏耶和华为开端的智慧。——提摩太前书6:20。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