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4 3/8 13-15页
  • 晚年可以成为有用的时期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晚年可以成为有用的时期
  • 警醒!1974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富于生产力的晚年
  • 乐享遐龄
  • 长寿秘诀
  • 衰老及其原因
  • 帮助老人享受晚年的乐趣
  • 关于人的寿命我们知道些什么?
    警醒!1971
  • 年迈意味着什么?
    警醒!1995年
  • 奇妙的构造是要人活下去,而非死亡
    警醒!1989年
  • 老年的难题
    警醒!198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4
《警》74 3/8 13-15页

晚年可以成为有用的时期

《儆醒!》杂志驻巴西通讯员报导

我们的年龄逐日老迈。衰老过程是我们无法阻止的。可是正如黄昏是一日之中一段平静而有用的时刻,人生的风烛残年亦能成为平稳而有用。

你仅是想到白发、皱纹、缓慢的步履和亲人的丧失吗?抑或你会为与年俱增的丰富经验和成熟思想而感觉欣慰?你认为学力和能力在早年达到巅峰,然后便迅速走下坡吗?

富于生产力的晚年

《读者文摘》(英文)引述布西和皮尔法两博士所搜集的资料,并评论说:“富于创作性的生产力在晚年仍然留在高峰时期,特别在某些方面如数学,发明,植物学和人文学科等为然。政治手腕和能力亦有与年俱增的倾向,在抽象思想如逻辑和哲学等方面,最高能力的发挥往往在45岁和83岁之间。智力在老年走下坡绝不是无可避免的。”

巴利尔教授对此表示同感说。“80岁时的智力标准仍然会像35岁时一般良好”他写道。“青年的思想趋向创作新概念和观念,而老年的思想……则远较稳定,周详和经验丰富。”

证据显示智力并不随体力的比率衰退。在四百位著名的政治家、画家、军人、诗人和作家中,有百分之35的人,其最高成就是在六十和七十岁时获致的;百分之35的人在七十和八十岁时获得最高成就,有百分之8的人甚至在八十岁以上才达到成就的巅峰!合计起来,有三份之二是六十岁以上的人。

乐享遐龄

自古以来,有些人活得比平均寿命更长久,且能保持惊人的体力和智力。以色列的先知摩西写道:“我们一生的年龄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诗篇90:10)可是摩西在八十岁时却精壮非常而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四十年之后圣经论及他说:“摩西死的时候,年一百二十岁。眼目没有昏花,精神没有衰败。”——申命记34:7。

今日也有人活到百岁以上,不久之前美国华盛顿的一位通讯员巴奥萨写道:“大概有15,000名美国人已活到100岁或以上,这是一项惊人的数目。……现存的百岁老人中,约有三份之一靠社会福利过活。”巴奥萨说有250,000名左右的美国人已超过九十岁,平均每800人中便有一个。

其他地方有百分比更高的老人,特别以苏联西南部黑海和里海之间高加索山区的乔治亚共和国为然。在1971年,纽约市肯特学院人类学女教授班纳曾访问该处的杜斯格达村。她说:“那里有71名男子和110名女子的年龄在81和90岁之间,有19人已超过91岁——占全村人口1,200名的百分之15。”

厄瓜多尔维卡班巴谷的人在长寿纪录上堪与苏联南部相埒。巴西亦以多百龄人瑞著名。在哥阿斯省的高原,有一个名叫施佛的女人据说已达155岁。她仍然能以咖啡飨客这乃是巴西人的慷慨象征。

有些美国人也长寿得惊人。查尔士·史密夫在1967年七月四日庆祝他的125岁生辰。

关于这件事,《时代杂志》评论说:“史密夫的高龄比别人有较多的文件为证,但证据还未充分。这些‘证据’中没有一件特别提及他或证明他在何处及何时出生,像他所说的一般。……直至现在为止,没有一项记录证明有任何在生的美国公民已超过111岁。”但尽管特别高龄的人未有充分的证据,事实显明有些人,尤其是在某些地方,可以过着较长的健康生活。为什么呢?

长寿秘诀

高地的新鲜空气,平淡而富于营养的食物,繁重的体力工作是使苏联南部的人获致高寿的因素。“你永不会见到老人坐在椅上太久”班纳报导说。他们认为肥胖是疾病,每看见肥人便会询问其健康情形。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老人感觉自己有用。在苏联出生的柏利医生论及高加索山区的乡村生活说:“家庭和社会使老人感觉自己的重要,最低限度有人前来向他们请教。”

因此这些老人都十分乐观而以活下去为乐事。正如阿肯特拉村一位九十九岁老人说:“我的子孙需要我,活在这个世界里也不坏——只可惜我已不能耕田及很难爬树了。”

令人满意的工作和感觉有用之成为长寿要素是有稽可考的。例如在美国,公爵大学衰老和人类发展中心的研究家们报导说,乐天知命和以自己工作为乐的人可以活得较久。有人观察到长寿往往与家族有关,因此遗传也是高寿的重要因素。

衰老及其原因

可是,不论人设尽什么方法,人还是会衰老和死亡。事实上,能活到八十或九十岁以上的人已是少数的例外了。正如巴西的《环球报》指出:“即使内科医术和外科手术能成就我们所期望的一切奇迹,也无法希望能把人寿大幅度延长。这便是说,即使人能受到保护,避免一切可能和想象得到的意外和疾病,我们的寿命也不能超过平均的八十岁。”

何以如此呢?何以美洲杉活了几千年仍然欣欣向荣,而人类却日渐衰弱、萎缩以致普遍不能渡过百岁大关呢?

科学告诉我们,人能否继续活下去视乎人体细胞的更新力量。可是,达到某个年龄细胞的更新能力便逐渐衰退了。结果器官逐渐缓慢下来,最后更完全停顿。阿斯莫夫医生下结论说:“我们的细胞看来早已被遗传因子所‘拟定’,随着时间的过去逐渐发生变化,这便是我们所谓的衰老。”

现代科学对细胞发生变化、衰老和终于死亡的原因从未能提出令人满意的解答。许多医生认为衰老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不会置人于死地。圣保罗市的巴玛克医生解释说:“死亡证上常将年老列为致死原因,但这是不足为证的。没有人会因老年而死去。”但人还是会死。何以故呢?圣经解释:“罪是从一人[亚当]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显而易见的事实便是;所有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都会死。——罗马书5:12。

帮助老人享受晚年的乐趣

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否过得愉快有赖于他们本身的思想。儿女的态度也对之有所影响。

一个人若有人生的真正目的,即使要与痛苦或衰弱挣扎,仍可以天天都过得心满意足。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让自己的心和脑充满上帝之道的美事,并且以与别人分享为乐。其中有些人有气力到别人家里探访;有些则利用电话或书信与别人接触;或在医院病房和疗养院中与四周的人谈论。他们感谢别人为他们所作的服务,也尽力照料自己的生活。但他们得以享受人生乐趣的最大因素之一是能为别人做点事;这些事是重要的,因为能够帮助别人认识上帝和他慈爱的旨意。上帝的旨意是要使这个地球成为一个没有衰老的痛苦,没有死亡,甚至连死者也能复活的乐土。参加这样的活动比任何事情更能令暮年生活富于意义。——启示录21:3,4;使徒行传24:15。

可是,不论上了年纪的人是否怀有此等希望,他们都需要一处地方居住。有些人喜欢有自己的住宅——或者与儿女的住宅相近;这样他们遂可以自由来往而不打扰别人。

在许多时候,意外或疾病使寡居的母亲或鳏居的父亲在晚年不能照顾自己。那又如何呢?有些儿女深感父母之恩,留父母在自己家里,而老人的人生经验亦反过来也对家庭有不少造益。在其他事例上,儿女也许会安排父母住在疗养院里以获得必需的照顾。有时这种安排是出于对一切有关的人的真正关怀,有时则并非因为这是最好的安排,也不是因为儿女希望在本身暮年时有人对他们这样行,而是因为它看来是最方便的安排。

康复中心及疗养院的数目正在大为增加,仅在美国便有25,000间。但能提供熟练照顾的却不及半数。其中有些看来对赚钱比供应良好的照顾更有兴趣。可是,有些却真正努力帮助老年人享受桑榆暮境。

圣保罗市大约有100,000人超过七十岁。该市已采取步骤改善老人的景况。从市中心驶车约半小时便到达一处园林地方。在美丽的环境中有一间老人院,里面住着大约900名老人。

这里是男女分居的,屋内十分清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住客约有百分之65无力缴费而能免费入住;收费的房间也分几等。缴付最低费用的人可住三十张床的大房;付出最高代价的人可享受私家房。

有医生,社会工作者和护士长驻院内。芬兰浴和蒸气浴是保健设备的一部分。园里种养新鲜蔬菜和生果可供食用。

为了帮助老人过有意义的生活,他们有工作可做,并可以从工作获得工资。他们的工作包括制袋子、补鞋和养兔。再者,住客可以出外及在院里的商店购物。

其他国家的政府则供给老人廉价住屋。这些房子使人有较多的私生活,但是以个人能照顾自己为限。

诚然,随着年龄的老迈,人的精力便会减少,身体亦渐衰弱。但智力、经验、智慧、工作和创作能力是仍然存在的,有时甚至比年轻时更高超。借着保持活跃,经常运动和从事建设性的工作,晚年可以成为真正有用的一段时期。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