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4 11/8 12-14页
  • 事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事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 警醒!1974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有产生任何新东西吗?
  • 更严重的难题
  • 突变能造成眼睛吗?
  • 进化——抑或退化
  • 突变是进化的基础吗?
    生命——从何而来?进化抑或创造?
  • 多么自相矛盾!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9年
  • 进化论——假设与事实
    生命来自创造吗?
  • 进化论——证据确凿,毋庸置疑?
    警醒!200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4
《警》74 11/8 12-14页

事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无法避免的另一个难题是:倘若进化是真的,它究竟怎样发生呢?什么促使生物改变得如此厉害,以致单细胞的植物和动物不断演变为更高等的生物呢?

进化论学家说这是由细胞核内部的改变所促成的。他们认为这件事所牵涉到的主要成分是遗传因子、即染色体中携带遗传性的部分。

遗传因子所发生的改变称为突变。进化论学家说新的特性是由遗传因子所促成的,这便是,单细胞的生物可以逐步进化成为人的原因。英国遗传学家高勒教授声称:“突变造成易变性,由于这缘故,突变是进化过程所必需的。”

有产生任何新东西吗?

可是这些改变,突变,真的能够产生新的特征吗?不,并不能,正如摩尔教授指出:“任何遗传因子突变的结果均只仅于将已有或已知的特性稍为改变而已。”因此每种遗传因子突变无非是已有特性的变易。这造成若干变化,但没有一样是完全新的。

例如,遗传因子的突变可使人的毛发改变颜色、质地或长度。但毛发依然是毛发。它们永不会变成羽毛。人的手可能因突变而改变,但手还是手,并不会变成鸟翼。再者,这些改变只限于某个范围内而不会距离平均程度太远。举例说:人也许能长至7尺(2公尺余)高(如华杜西斯族人)或4尺(1公尺余)高(黑种矮人)。有少数人可能超过7尺(圣经提及巨人哥利亚身高9尺5.7寸[3公尺余]),而少数侏儒也许不及4尺高。可是突变永不能使人长至20尺(6公尺余)高或矮至6寸(15公分)。大多数人的高度都在5和6尺(2公尺左右)的平均数字之间。

同时,突变所产生的变易通常十分微小,永不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特征。因此《对达尔文重作检讨》一书的作者论及备受尊崇的遗传学家,已故的高士密,说:“经过多年观察果蝇的突变之后,高士密感到绝望。他慨叹这些突变是如此无望地微小,以致即使一个品种发生一千次突变,这仍然无法产生任何新的品种。”

更严重的难题

但在这件事上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难题。这牵涉到这些反常改变的性质。这种改变,不论发生于染色体或遗传因子中,通常都是不良的。

例如,《染色体和遗传因子》一书论及染色体的改变说:“它许多时导致生理上和心智上的衰弱。”一个人生来若具有四十七个染色体而非四十六个,他便可能是呆子或具有心智上和生理上的缺陷。四十八个染色体则使人变成精神不健全或身体畸形。

据观察所得,遗传因子突变的效果也与此相同。进化论学家高勒承认说:“大多数遗传因子的突变都是隐性和有害的,甚至可以致命。”他同时说:“广泛的研究显出一件事实,最大比率的突变对具有突变遗传因子的生物极之有害。据实验所得,经过数千次有害的突变才会有一次成功或有用的突变。”

因此多数人承认,突变使有机体变成比其他正常的同类更软弱、较少生殖力和寿命较短。史提宾斯表示,经过突变的昆虫若与正常的同类较量,结果总是一样“经过若干代之后,突变的一种遂被淘汰。”它们无法繁生,因为它们已经退化。

不错,倘若突变对于进化如此重要,我们便应该加以欢迎和促进才对。可是请留意阿斯模夫所说:“将生物暴露在大量辐射线之下无法不增加突变的比率。这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因为大多数突变都是不良的。”但是作了这样的承认之后,他却下结论说:“以长期而论,突变无疑会使生物向前和向上进化。”

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认为各种生物得令人惊异的细胞、器官、四肢和功能是从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程序所促成的,这样的想法合乎逻辑吗?请记得,正如进化论学家们承认,“经过数千次有害的突变才会有一次成功或有用的突变”。

倘若你要建造一间房屋,你会雇用一个作了数千次错误才有一次成功的建筑工人吗?一个驾车人在驾驶时若作了几千次错误的决定才有一次良好的决定,你想与他同乘一车吗?一个外科医生在施行手术时若犯了数千次错误才做对一次,你会请他为你施手术吗?

突变能造成眼睛吗?

例如,人的眼睛能以这种拙劣的程序造成吗?视觉是要眼睛的各部分均完整无缺和性能良好才能发生的。倘若有最细微的部分不妥或有任何部分未曾完成,眼睛就无法发挥机能了。它便会变成无用。

进化论学家们声称自然祇会接纳那些能立刻发挥功用或对生物有利的改变。按照他们的理论,眼睛便永不能形成了。

也请考虑一下眼睛的种类这么繁多,人类、动物、昆虫、鸟类和鱼类的眼睛均彼此不同。这么多种类的眼睛意味到眼的进化必定发生过不止一次,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发生过许多、许多次。你听闻过各种不同的照相机以这种方式偶然碰巧产生吗?绝没有。反之它们都必须有设计者和制造者。可是,照相机比眼睛简单得多。

因此,难怪进化论学家沙利士保利论及眼睛说:“解释这种东西己如何产生一次已经够糟了,但根据现代的进化学说,去解释这些东西如何多次产生实在使我头痛。”

此外,突变的发生频常到什么程度呢?《世界书本百科全书》说:“天然突变的发生如此稀罕,以致研究家未能获得很大进步。”为了研究突变,他们要用X光和化学方法加以诱发。正如进化论学家史提宾斯说:“突变的比率差异极大……它们通常很低。由于发生的比率如此之低,以直接实验去决定突变,‘自然’发生的比率差不多全无可能”。高勒也说:“这类错误发生于遗传因子中的或然率是一与一亿之比。”

进化——抑或退化

由此可见,突变被人称为一项“错误。”发生的机会是“一与一亿之比。”在实际发生的突变中,“经过数千次有害的突变才会有一次成功或有用的突变。”在你看来,这种程序像是能修改善生物而产生更好的新品种的方法吗?抑或这种程序看来只会破坏已经存在的生物品种而已?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在《染色体和遗传因子》一书中我们读到:

“密勒估计在所有人当中,大约有百分之六由于遗传因子突变以致生来便有若干可以察觉的缺陷。因此不足为奇地,有些生物学家认为人类虽然在文化和技术上不断进步,在体质方面却是退化而非进化。”

面对着这些证据,你会作出什么结论呢?进化论的主力,突变,可说是健全吗?抑或在各基本种类中的生物反因突变而受害?事实岂不是表现任何良好的改变仅能在生物的基本类别之内促成差异吗?

为了对进化论的主要支柱,突变,获得一个概念,请留意美国密芝根州立大学摩尔教授所说:

“脱氧核糖核酸的突变乃是一种错误,结果通常导致已知的生理特性的丧失衰弱或退步。失去生存能力,失去生殖能力,甚至因此而丧生,乃是大多数遗传因子突变所造成的结果,……

“也许有人喜欢提出‘有利的’遗传因子突变。他们引证蛾的变色或细菌改变其所食之物作为‘有利的’遗传因子突变的结果。可是蛾或细菌的改变仅限于一种生物的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族类的限度。……

“在严格的查考和分析之下,任何武断的主张……如遗传因子的突变是促成进化过程的原料等……都是神话的说法而已。”

[第13页的图片]

倘若汽车驾驶人在驾车时作了几千次错误的决定才有一次是对的,你想和他同乘一车吗?可是要有几千次有害的突变才会有一次是有用的。

[第13页的图片]

人的眼睛能由像突变一般拙劣的程序所造成吗?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