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你家的主人?
在今日,这并不是一个无病呻吟的问题。据多伦多《明星报》报导,一位大学教授曾在一间大学的专题讲座上论及“儿女与父母所担当的角色”时说:“在北美洲,支配和操纵父母生活的揽权儿童在数目上有惊人的增加。”
你的家又如何呢?请留意这位教授并没有说父母想造成这个局面或他们承认儿女支配一切。但如果是儿女支配和操纵父母的生活,那么,谁是这个家的主人呢?
例如,儿女有时会借着尖声喊叫或大发脾气来达到愿望。不,或者他们不是每次都得偿所愿。但是若达到愿望的次数达到某一程度,儿女就会继续这样行了。有些家庭的儿女对父母操有实际的否决权,他们甚至支配父母的时间表,使父母在什么时候来和在什么时候去。
你的家庭可能不是这样,但是这种风气的流行已逼使每一个家庭不得不三思这个问题。首先,这个难题为什么会产生?你在家中会怎样克服和防止这个难题的产生,和会有什么结果?
儿女的专横是怎样养成的
什么会导至一个儿童试图成为一家之“主”呢?一个基本原因就是,无论是儿或女,他们都是不完美的,正如成年人一样。圣经在箴言22:15论及这点说:“愚蒙迷住孩童的心。”除了这种不完美的倾向之外还有以下的几个因素及影响:
使儿女变成“一家之主”的第一步就是父母试图用贿赂手段去使儿女听话。例如,“如果你乖我就买糖给你吃。”父母这样做并没有使儿女感到这是父母爱他和对他慷慨的表现。反之,这种行贿方式会使儿女看出父母是在讨好他们,将他们放在一个可以控制父母的位置上。但是很可惜,许多父母看不到这一点。
许多儿童就是这样学会了怎样借着敲诈去控制父母。有一个孩子说:“我故意使妈妈时时想到我有变坏的可能,这样我才能够想什么便有什么。”不错,他控制了他的母亲。对此,可能有人会说:“这个孩子岂不是在学好吗?”不。刚相反,这个孩子补充说:“当然我要时时捣蛋,借此使妈妈相信她所付出的代价并没有白花。”那么谁是真正的当权者呢?
另一个因素是儿童会受环境的影响。他可能见到别的儿童怎样吩咐父母做这样做那样,所以,他亦尝试这样做。但是,你若是父母,当你一看见儿女在行为上有这种倾向时,就要立即警惕,采取坚定而仁爱的立场,借着这样做,你可以帮助儿女看出他并不是主人。
在爱尔兰的阿尔斯特,许多儿童组织成掷石帮,在学校和附近地区势力颇大。这种风气很容易传到家中,他们亦想在家中掌权。关于爱尔兰的儿童,最近有一个报导说:
“有些父母似乎对自己的儿女颇害怕。一位母亲膝下有一个十一岁大的儿子,说:‘他比一个大人更强壮有力。所以,我要和他去见脑科医生。他使我害怕。’”
此外,另一个使儿童试图在家中作王的因素就是他弄不清楚父母当中究竟谁是一家之主,因为他常常见到父母尖声争辩。当父亲大声呼喝说他是一家之主时,他又听见母亲顽强尖刻地反唇相讥。父母若如此,儿女会何去何从呢?有一个可能便是:利用父母的不和将他们放在自己掌上而坐收渔人之利。这样,儿童便或多或少地成为家中的主人了。
怎么办?
不错,使儿童成为一家之主的因素和影响很多,但无论是什么原因,结果总是坏的。这样儿童自己也得不到快乐,反而会感到痛苦而影响到他的正当发育。
以色列的一个报告说:“在家中专横的儿童显然担心自己在家庭以外会遭受更严厉的现实……他们怕在自己真正有需要时,会求助无门。”
那末应当怎么办呢?答案在那里呢?答案并不是一个新学说,也不是儿童心理学的一项最近发展。基本上说,它就是在许多年以前记录在圣经中的劝告。但问题是在怎样将圣经的劝告应用出来。
创造主的一部分训示是,将儿童当作以父亲为首领的家庭安排中的一部分看待。作父亲的并不是暴君或严格的老板,反之他是妻子和儿女的一位有爱心和体贴心的家主。(歌罗西书3:18-21)显然,作父亲的如果想儿女看出和尊重这项安排,他必须负起做父亲的责任。作母亲的亦要时刻表明她对这项安排的尊重和合作。
那么,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父母合作致力于这项安排的价值呢?答案是可以从他们对这项安排的忽视所招致的恶果体会出来。有一本称为《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书说,一个家如果有一位逃避责任的父亲,母亲便成为这个家的“重大问题的至高上诉法庭”了。
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丈夫似乎要规避家主的责任。他公开说,他的妻子就是‘老板’。当儿女问他如何去处理一件事时,他的反应通常是‘问妈妈吧’。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儿女是不会对男人有多大的赏识和尊敬的。男孩和女孩都会用妈妈的眼光去看爸爸:“他是一个可爱但却不成熟的大孩子。他是一个性情良善的糊涂人。”
但是与此截然不同地,上帝的道向作父亲的人提出劝告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不错,作父亲的是一家之主。他在养育儿女方面需要负指挥和造就儿女成人的责任。你的家是这个样子吗?
圣经亦表明,作母亲的在家庭中的贡献也十分重要。一个尊重丈夫的首领地位的妻子会和丈夫协调一致地教导儿女。箴言14:1说:“智慧妇人建立家室,愚妄妇人亲手拆毁。”——可参阅箴言1:8;利未记19:3。
这是不是意味到儿童没有个人发展或个人表现的余地呢?绝不是。作父亲的可以给儿女若干责任和自主,但同时使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一家之主。作母亲的不是要问儿女“今朝要食什么早餐”?而是告诉他们“今朝要食粉、面、饭,这三样可任择其一”。这样可以给他们以有限度的自主和选择,但同时亦使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一家之主。
一个重要份子
要使儿女知道自己不是一家之主是需要管教的。有些父母反对这样做。你也可以确知有许多儿童会反对父母的管教。但是请留意听听儿童心理学家卫士纳怎样说:
“儿童需要管教才能使他们成为有教养的人。他们甚至希望得到管教。父母若是坚定而且公平的话,儿童就会十分愿意接受管教。但是父母双方对于所作的管教必须完全协调一致才行。不然的话,当儿童一旦侦察到有不协调存在时,这种不协调便会立即成为一个沉默的邀请,教儿童去忤逆了。”
当然,这种见解只不过是上帝对父母所作的最好训示的回声而已。他在箴言29:15给做父母的教训是:“杖打和责备能增加智慧,放纵儿子使母亲羞愧”。
无可否认,有许多家庭让儿童成为一家之主。他们支配和控制父母。但是这样的家庭并不快乐。父母固然如此,儿女也并不快乐。他们的前途也不会有快乐。上帝的道圣经清楚表明,只有仁爱的父亲与贤德的妻子合作,协力执行首领的职权,这样家庭才能得到最大的成功和快乐。这个安排无疑为我们预备了安全的环境和坚定的指导,使儿童有最佳的发展而长大成为平衡而又成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