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医学界对血提高警觉
医学进步通常导致医疗效能的增加。可是,医生们研究输血的结果愈久,却发现输血的难题和危险愈多。
德国的《世界报》在1974年十二月九日刊登的一篇长文强调这点说:
“‘血液应被视为危险的药物,其需要审慎使用之处与吗啡相同。’汉堡大学医院输液医疗部主任波殊教授在德国北部第114届外科医生大会中以这句有力的话来结束他的报告,指出输血所犯的错误和危险……
“输血带来免疫学、新陈代谢和传染方面的危险。这三种危险中的任何一种都能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结果。……血液含有免疫学上的个别遗传特性以及在血球和血浆中的不变特色。以外,猕因子和其他血型因素也使每个人血液与别不同。当外物进入循环系统时因感受而产生的特异抗体和物质也是使血液各异的另外因素。
“当供血者的血和受血者的血在免疫学的特性上有所差异时,受血者的身体遂对供血者的血产生不能相容的反应。因此授受双方的血液都必须经过详细的血清学血液试验才行。
“输血的安全责任最后落在处方的医生身上。可是,他仅是长串工作者的一个环而已,……在处理和例行公事上的错误是无法完全根除的,甚至根据安全规则,予以最仔细的留意也无法根除。主持输血的医生只能在事前以所谓交互试验和小心检查所有记录以找出可能发生的错误而已。
“可是,据德国北部各医院所提出的询问透露,德国全国医生协会对输血所要求的安全标准是每间医院和每宗病例所不能达到的。人员不足和外科医生夜勤的过重负担乃是部份的原因。结果,以其他方法便可以避免的免疫学上的危险仍然落在受血者身上。
“新陈代谢的危险包括血液因贮藏过久而老化和恶化的复杂危险。……为了减少新陈代谢方面的危险,新捐的血遂相率被人用来输血。可是这样行又要冒传染梅毒之险,因为血液若未贮藏过通常的72小时,则供血者未经发现的梅毒菌便可能从血液传播。……受肝炎传染的危险亦然。……从前输血传染的危险疾病也包括疟疾和血细胞病毒传染,这对儿童特别危险。”
外科医生们有很好理由怀持“严格的医学警觉。”世界各地许多富于资历的外科医生都选择谨慎的外科技术以期减少失血和避免任何显然需要输血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