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森林的庞然大物
《儆醒!》杂志驻肯雅通讯员报导
像个顽皮的小孩一样,小象离开象群开始沿着一条非洲河道漫步。由于漠视附近大象发出的警告讯号,这头独立自主的小象突然跌落深水里!但有四头焦急的母象赶往救援。两头大象涉水用长牙举起这个惊惶的婴儿,直至站在岸上的两象能够将它拉到安全地点为止。
婴儿一经获救,母象便小心地用长鼻去检查这个呜咽、吐水的小淘气;发现没有受伤之后,母象用长鼻向之重击作为惩戒。若有任何人类母亲目击这件事,她必然会与这个愤怒的厚皮动物母亲具有同感。母象于是将这头小淘气赶离河道,大声发泄慈母关怀的愤怒。
与人类的孩子相似地,初生小象要从这类经验和父母的教导去学习。事实上,小象依靠成年的象予以指导至少十年。在动物世界中,这么长的学习时期是罕见的。原因可能是,初生的象也像人类婴儿一般,头脑在出生时只有成长后三分一那么大。因此,象的大多数行为是在成长中发展而成,不像其他动物一般受本能所支配。
幼象的父母也许已经过多月的“恋爱期”和蜜月。当雌象怀了孕时,她对配偶便失去兴趣。后来,她找到另一头母象作伴,相偕在一处隐蔽的地方,在她生产小象时从旁保护。怀孕期长至二十二个月。难怪小象一生下来便有三尺(1公尺)高,体重近200磅(90公斤)!
惊人的长鼻
小象出生后第一年的大部份时光用来学习怎样使用它那最宝贵的资产——长鼻。观看笨重的幼象被自己长鼻绊着而颠踬,踏在其上或笨拙地扭曲自己的长鼻使人觉得十分好笑。
幼象并不用长鼻向母怀吸乳,反之它将鼻向后卷过头部用口吸乳。但到了三岁或四岁,母亲无法再忍受孩子在茁长中的长牙刺戮,于是便强迫饥渴的幼象断乳。令人发噱的是,有时幼象会将自己的长鼻塞入口内以表绝望,动作与把拇指塞入口的孩子无异。幼象稍长,甚至会将长鼻伸入大象口内,研究大象正在咀嚼的食物。
大象的长鼻虽然可以重达300磅(135公斤),但那六尺(2公尺)长的数千股肌肉以及在尖端具有伸缩性的“手指”,却使其十分灵活。它有高度敏感的鼻子,同时,由于象的听觉和视觉都很有限,长鼻遂要不断移动,像敏感的触须般探察四周的环境和感觉形状、结构和气温等。伸展长鼻也是象群中的典型礼貌,看来这种动作表示好感。当人类赢得它们的信任时,伸展长鼻是互相信任的征象。
但这个由鼻与上唇合并而成的长鼻不是只能担负细致的工作而已。它也是强有力的工具。在象掘地取水时,长鼻可以舀去长牙和象足所弄松的沙。长鼻也可以找草和打去根上的沙,从树上取果或撕去树皮,将水或沙土泼向身躯取凉;此外,长鼻可与长牙一起举起重达一吨之物。在涉过深水时甚至可以用作排水器。
借着管状的长鼻,象可以吸入一个半加仑(6公升)的水作为喷身或饮用。它喝水时仅需用鼻将水喷入口内,水流进胃里时汨汨之声可闻。它以这种方法一日可吸50加仑(190公升)以上的水。此外,灵敏的长鼻还要将500至600磅(225至270公斤)的食物塞入口内。因此,长鼻若受到损害,例如被偷猎者的陷阱弄伤,象的生存便成为真正难题了。有些象甚至残废到要跪下来吃草。
巨大的牙齿和长牙
咀嚼大量食物必需具备不寻常的牙齿,很奇怪地,象在任何一次咀嚼时仅用每边的颚的一只牙齿——总共四只牙齿。但是牙齿多么强大!每只牙齿的重量可达八九磅(4公斤),至少有一尺(30公分)长。象在一生中除了最初的乳齿之外,要用完六副巨大的臼齿。
这些巨大的臼齿好像转送带一般相继而出,新齿推出旧齿的齿桩。最后一副约在四十岁时生出。当这副牙齿也最后用坏时,象便失去咀嚼能力而终于死去,显然是在六十或七十岁时死于营养不足。
可是,最为人所注意的象齿是另一套远较显眼的“牙”。你可以说它们所具有的是世界最极端的突牙,因为长牙其实是上边的门牙。它们与任何动物的牙比较起来均是最长、最重的。既然门牙在象的一生中继续生长,据估计雌象门牙的长度可达十六尺(5公尺),雄象的门牙则可达二十尺(6公尺)。
这些“突牙”在掘地取盐、取水、举起重物、以及为了赢取漂亮雌象的芳心而争斗时受到相当的磨损。无一例外地,其中有一只牙由于磨损而显出残旧的痕迹,有时甚至比另一只较短。因此我们可以算出这是一头惯用右“手”抑或左“手”的象。
肯雅最巨型的雄象阿密于1974年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它的门牙每只估计重达148磅(67公斤)。阿密的巨大门牙在象牙市场价值高至10,000美元;难怪肯雅总统为它颁发特别保护令。它的价值在它头上!
长成
幼雄象逐渐长大时,它们并不如你所以为一般变成无畏的象群保护者。反之,它们通常留在群中直至以吵闹态度表示“丈夫气概”为止。当有这种情形发生时,通常在十至十三岁左右,群中的雌象便会将这个年少气盛的小伙子赶走。于是小雄象遂以独身汉的方式生活,和其他雄象组成小群。它们要等到发生“求爱”意念而准备交配之时才会与异性来往。
你也许猜中了,主要的象群多数是母治社会,通常由一头雌象带领其他成员如母亲、姊妹或姑母等。雌象之间的亲密感情使她们保持团结,并使幼象获得保护。
非洲大象在完全成长时巨大的惊人;它不愧称为世界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雄象站起来肩膊平均高度达十一尺(31/2公尺),体重约七吨。可是,在1955年所杀的一头雄象站起来有十三尺(4公尺)高,据说重达十二吨——真是巨兽!
巨兽之死
所谓“象坟”真的存在吗?象的确看来对死去同伴的骸骨和长牙表示关怀。为了试验这种奇怪的行动,有人把象尸放在啮草的象群附近。象群在嗅到气味时,立即热心地上前以长鼻仔细考量尸骸。
有些观察者甚至留意象群企图移去长牙,其他的则报导象群实际上把骸骨移至尸体的半哩(一公里)之外。但传说老象找寻秘密地方死去的所谓“象坟”却没有证据支持。事实上,上述事例证明情形刚好相反,象的骸骨和长牙四周散布而非集中在一处地方。
不久之前有一件伤心的事发生,一头新生的象死去了。渔猎法监督官看见母象用长牙载着死儿约有三天,垂下长鼻以保持死儿的四肢位置不变。后来有人看到母象独自站在树下,不吃东西,任何人行前便遭其驱逐。她离去数日之后,监督官发现她在树下挖了一个小墓穴埋葬死儿。
这些庞大动物的高度智能据说成了近来它们的生存遭受威胁的因素。象群获悉非洲国家公园有避难的地方,可以避免为不法的猎象牙者的枪械和毒箭所残杀。再者,耕农和农场也占去象的许多栖息地。由于人破坏了自然界的安排,结果使象群无法分布于数百哩的广大地区,反而局处于公园避难所内。当地的树木往往由于被过度啮食而变成对象群绝不适宜的露天草地。
很不幸地,这些显扬造物主智慧与能力的动物的生存现时已受到威胁。它们的可爱性格乃是造物主对人慷慨施与的另一证据;观察它们及其生活习惯的确是一件乐事。我们感激造物主,“林中百兽”和“千山牲畜”的拥有者,创造这种动物为人带来恒久的乐趣和裨益。——诗篇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