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9 7/8 15-18页
  • 石上之谜——丛林黑人的壁画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石上之谜——丛林黑人的壁画
  • 警醒!1979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寻求答案
  • 人类的自我表现欲
  • 画家们是谁?
  • 壁画说些什么?
  • 年代鉴定的困难
  • 与古代文明有关连吗?
  • 技术和画材的使用
  • 最后的丛林黑人画家
  • 消逝中的岩石记录
  • 奇美而又奇险的龙之山脉
    警醒!1989年
  • 南非——种族多,冲突多,但有些人却能和平相处
    警醒!1986年
  • 与艺术结下不解缘
    警醒!2001年
  • 现代穴居人
    警醒!200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9
《警》79 7/8 15-18页

石上之谜——丛林黑人的壁画

《儆醒!》杂志驻南非通讯员报导

对一个美术爱好者说来,参观画廊通常是赏心乐事。可是即使在大城市里,画廊也是稀少和疏落的。但南非却能以实际上有数百处古代画廊自豪。它们既引人入胜,并使无数的美术家、考古学家和游客趋之若鹜。

我们所说的是丛林黑人的石壁画。当游客们惊异地看到石壁上所绘的人物和动物时,他们不禁自问:画家仅是在此涂鸦,抑或企图传达信息?同时,这里只有些离海数百哩的潺潺溪流,画家如何和为何能绘出差不多完全形似的海豚呢?

寻求答案

为了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以及“鉴于这些壁画注定会消失”,一队队的考古学家和美术家,例如来自德国,由多位美术家和考古学家组成的佛罗宾尼斯探险队、来自澳洲的哈路披格均日以继夜地尽量摹临和记录这些画。法国考古学家贝鲁尔是世界知名的研究者之一,他研究过欧洲的原始绘画,特别是西班牙和法国的原始绘画之后,就把注意力转移到非洲丛林黑人画家的作品之上。研究家发现非洲野外也和他们从前研究过的任何地方一般,充满未经解答的问题。找寻这些难题的解决方法使他们全神贯注地研究,在有些例子上,研究家甚至永不回家。解答石上之谜成了他们的主要研究课题和一生工作。

另一方面,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使许多考古学家去到附近的图书馆查考。在图书馆里可以检讨专家们的理论和发现而无须翻山越岭、爬入岩洞或穿越丛林和砂地去找寻古代的美术作品。

人类的自我表现欲

壁画曾被描述为所谓“石器时代”的混合语言——假定为没有文字时用以传达思想、意见甚至宗教信仰的工具。差不多每个国家均有自己的考古学场所,证明人类有天赋欲望,从远古时代即以美术作自我表现,或以某种方式记录自己生平和日常活动。这些古代记录的范围从埃及古坟中发现的复杂铭刻至欧洲、美洲和非洲各地洞穴中的原始壁画不等。

古代壁画的世界最大集中地是在非洲的三比西河以南。欧洲的壁画藏在洞穴深处,需要灯光才看得到,但南非洲的壁画却是在有阳光透入的岩穴中,差不多任何画面均有些少保护的上盖。南非已有2,000多个壁画场所为人所知,此外在罗得西亚、波斯云拿、斯威士兰和西南非洲等地也有壁画。在南非德拉肯斯伯格山脉的尼第马峡谷中,有16处场所绘有3,000图画。这表示峡谷中隐藏的岩穴在一段颇长时期曾是丛林黑人的家。它使画家们有充分时间在内部装饰方面发挥天才,有些壁画的面积极大,描绘着大批动物和人物。

画家们是谁?

画家们的正确身份虽然仍是辩论题材,但作品却通常以丛林黑人壁画为人所知。原始的丛林黑人曾一度是南非的唯一居民,他们先于多个世纪之后移居南非的准黑人。丛林黑人身材矮小,肤色带黄。由于头颅的形状相似,他们曾被认为与从埃及至好望角一带发现的小黑人头颅相同。丛林黑人最显著的身体特征是男女的臀部均特别肥大。

鉴定为公元1150年左右之物的一项古代阿拉伯碑文描述南非的原始居民,并声称他们的“说话好像吹口哨”。这可能是指他们的言语佶屈聱牙,这是初期准黑人移民与丛林小黑人混合的语音,今日有许多黑人部落还存留着这种语音。

尽管语音绝不寻常,丛林黑人在石壁画上表明他们富于观察力和幽默感,他们在老练方面比研究家所知为多。可是,这些小黑人的生活很简单。除了用弓箭狩猎之外,他们的食物包括种子、浆果、植物根、昆虫和爬虫。既是游牧民族,他们遂住在洞穴和峭壁的荫下。他们就在那些原始的家中作出精致的壁画来记录他们的生活方式。早期的英国研究家史托尔首先认出这些美术作品乃是南非历史的最初几页。

壁画说些什么?

与欧洲壁画集中于狩猎方面不同地,非洲美术家表明对人有极大兴趣,并且纪录人的日常活动——有悲剧、有幽默。丛林黑人从事狩猎、打渔、舞蹈和玩奏原始乐器。他们举行宗教仪式,不错,他们也醉酒。美术家虽然对动物和昆虫的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但更擅长于描画人的活动。狩猎场面屡见不鲜,因为找寻食物会花去家中男子的大部分工作日。画中的妇女通常手持掘穴棒作觅食之用。偶然也有妇女跳舞的场面。

美术家有时采取轻快的题材,例如有一张画面表明一个得意洋洋的猎人,尽量伸开两臂作表示胜利状,并把当日所获——三头已死的雄鹿献给他的胖妻。另一幅画描绘一个成功的猎人,以刀切开一头死了的大羚羊的柔软下腹。猎人的足趾卷曲作期待状,他饥饿到口中流涎!

悲剧有时成为壁画的“头条新闻”。在罗得西亚马多普斯发现的一幅画表明一名猎狮者的不幸结果,战败的猎人的一只手臂摆在形状可怕的雌狮之前。另一幅画描述凶杀事件。死者头颅被人用石头击碎,另一仇敌向被害者放箭。我们纳罕,画家是攻击者之一抑或仅是“石画记者”记录当日的事件呢?还有一个久悬的疑问,描绘这些场面至今已经过多少年呢?

年代鉴定的困难

阻碍鉴定正确年代的许多难题之一是事实上没有一处壁画是有可供鉴定年代的附着物覆盖的。此外,有些画已被其他的画盖住,照那些原始的绘画工具看来,时间的距离已达数千年。丹宁格博士把尼第马的一处壁画鉴定为最早年代之物,出于公元1150年前后200以内,或葡萄牙航海家伽马环行好望角之前350年。在后来的画中出现船、马和蓬车,可以鉴定为17和18世纪,白人移居以后之物。

可是,据有些人的意见,那时的绘画风格和技术已经退步。南非画家巴第斯在《岩石美术家》一书中论及短缩法和远近法的绘画技术说:“文艺复兴时代,尤西鲁在意大利是唯一再发现和再发明[丛林黑人]久已拥有的绘画技术。”巴第斯认为最初期丛林黑人画家所发展的技术先于埃及王朝的僵硬技术许多年。他说,“岩石雕刻家和画家在金字塔建造之前已在非洲工作。”

与古代文明有关连吗?

不论与埃及原始美术是否有古代关连,欧洲的岩石美术和南非的石壁画仍然是另一个谜。但有些丛林黑人的画却似乎有证据表明与北非和中东有关。

在特兰斯瓦尔东北的马加伯格山发现的画中场面构成了时间和地点方面的难题。画面出现的是宫廷景象,其中五个人物具有欧洲人的风采,身穿白色长袍,头戴三重冠和头巾。他们对一位贵人献上像贡物的礼物,贵人的型式已模糊不清,他们对之作躬身为礼状。这几位高官看样子是波斯人,但既然伊斯兰教禁止描绘人物,画中可能是伊斯兰时代之前的景象。由于壁画现场是离开最近的印度海岸也有480公里(298哩)之遥,因此问题是,未开化的丛林黑人在什么时候看到这么文明的宫廷景象,而且与来自遥远地方、不同文化的人物有关呢?

达特教授在哈路披格所著的《尼第马》一书的序文中论到在附近发现的同样壁画,其中绘着头戴三重冠的另一人物,很像神话中的雷神宙斯。据传奇所载,宙斯化身成白色公牛,把美女尤萝芭驮在背上带往克里特岛。令人惊异地,非洲传奇也说到有一位少妇骑在公牛背上被带走。

丛林黑人对龙和雨神的联想也是另一个谜,因为这很像最初期巴比伦对龙女提阿密的观念。中国对龙也有同样的观念。这与非洲画家所绘,一条吞云吐雾的有角飞龙在兴雷作雨极其相似。

技术和画材的使用

壁画不论经过多少时间,画家所用的保存方法也耐人寻味。画家并没有特意把画放在人手触不到或风雨不侵的地方。可是,在大多数例子上,它们仍是色彩鲜明和轮廓清楚可见的。

作画的颜色是采自土中的颜料、炭(烧骨所得)、氧化铁、石灰和白垩以及红色和黄色绪石的。这些颜料与脂肪、兽血、鸟蛋、植物所产的乳液和树脂混合使用。画家用羽毛、骨、棒或毛发作笔。装载颜料所用的是中空的骨或小角,有些考古学场地也发现石板调色盘。

最后的丛林黑人画家

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研究家史托尔提及有两个丛林黑人画家,他们把装颜料的小角挂在腰带上。一位年纪老迈的朱卢人记得大约在1888年他的童年时,丛林黑人住在山洞中,那时他们仍然绘画。

可是这些像他们所画的飞鸟一般自由的丛林小黑人,虽曾以多个世纪时间在非洲流浪,但却不像他们的画一般能渡过非洲的环境改变。在上个世纪,南非洲愈来愈多黑人移民,例如朱卢人,以及荷兰和英国的移居者,丛林黑人遂被迫深入山区。很不幸地,他们逃走时把移民的牛羊掳走。他们因此打了败仗,因为在驱赶牛羊进入山寨时为黑人和白人跟踪追杀。今日仍有数千丛林黑人在西南非洲和波斯云拿沙漠地区过着简单的游牧生活;但他们的绘画日子已成过去了。

消逝中的岩石记录

石壁画饱受风雨侵凌以及牧人和露营者的火烟薰蚀,于是数目迅速减少。据报有些早期移民以画中动物作为步枪和手枪的射击靶子。上个世纪有数百壁画被凿毁和运往欧洲博物馆。有时,善意的热心人用垩笔在画上描绘、用铅笔重画轮廓或用水冲洗以期拍摄“更佳”的照片。

这一切因素促使美术爱好者和考古学家在国会和政府法律支持下采取必需的行动去保全最后的丛林黑人壁画。可是,这些原始而富于天才的杰作在非洲历史上仍然是迷人的宝贵记录。它们同时对于渴欲解开那引人入胜的非洲岩石之谜的人提出挑战。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