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0 3/8 16-19页
  • 将生命的信息传到水路密林地带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将生命的信息传到水路密林地带
  • 警醒!1980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好消息”必须传遍的地方
  • 找到解决方法
  • 经验
  • 亚马逊森林风光
    警醒!1978
  • 在“地极”传扬好消息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1年
  • 亚马逊河上游生气勃勃
    警醒!2010年
  • 船在岛上触礁
    我的圣经故事书
查看更多
警醒!1980年
《警》80 3/8 16-19页

将生命的信息传到水路密林地带

《儆醒!》杂志驻秘鲁通讯员报道

你喜欢乘一艘大艇旅行,通过充满大树和各类植物、百鸟争鸣、昆虫低吟和野兽嗥叫的森林吗?你也许会说,这诚然是令人振奋的经验。

“好消息”必须传遍的地方

秘鲁森林有大好机会使人享有这类经验,因为它的面积达288,529方哩(747,287方公里),差不多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三。它在西面连接高峻的安迪斯山脉。这个巨大的热带森林有互相牵缠的植物,充满数以千计的昆虫,包括一些害虫如蚊、蚋和‘艾辛高’(钻孔虫的一种,钻入皮肤,尤其是足踝,的孔里能造成剧痛)。它同时有多种野兽,包括美洲虎、美洲鳄鱼和‘根根那斯’(森林野猪)。在这个森林,特别是低地,唯一可用的交通网是水路。

这里有数千条水路可通,有些在大小和水量方面极有可观。森林地带有三条大河纵横交错,它们是乌卡雅利河、马拉宁河,它又会合第三条巨大的亚马逊河。其他大小川流均注入这三条大河里,组成像人体的动脉和静脉一般的交通网。水路交通网甚至达到最荒凉的地带。

在这片广大地域居住的村民每年在特定的季节耕种。同时,不少印第安部族如卡斯保、施贝保、金巴和玛之根格等族人均经常在广大密林区内从一处迁移至另一处。

让我们细察一下乌卡雅利河。这条河流(包含最长的支流阿普瑞马克河)长达1,700哩(2,700公里)。河畔有多个大城市如贝哥巴、干大马拿等。这些城市近年来趋于繁荣,商业活动和航运日益增加,这是石油和木材业在近年来发展的结果。

当耶和华见证人对秘鲁人民开始宣扬圣经的生命信息时,他们很易接触到海岸和山区的居民。但森林地区内的人士怎能获得机会聆听“好消息”呢?

找到解决方法

耶和华见证人渴望扩大使人作基督门徒的活动,他们乐意接受这个难以到达的地区所提供的挑战。他们定意要建造一艘可以在河上航行的住宅艇。第一位到达秘鲁(1940年中叶)的耶和华见证人海外传道员和路特·艾坚,一位勇敢而热心的同工,对他们大加鼓励。他不断提出帮助使这项计划完成。

这艘大艇坚固到可以用作内河航行,大到足容六人居住。计划是由一组工程师定出的,他们将之设计成具有下列特色:船身30尺(9公尺)长,9尺(3公尺)宽,载重量5吨,全部铁制,配备50匹马力的柴油引擎,特别设计作内河航行之用。这艘大艇备有寝室、餐厅、厨房和浴室。

建造工作在喀劳见证人的一间工场开始。喀劳是秘鲁的一个主要海湖,但不是在大西洋岸而是在太平洋岸。这出现了一项真正难题:怎样把这艘15吨重的铁艇从太平洋岸越过海拔15,787尺(4,815公尺)的安迪斯山而下到森林呢?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把艇分作两段建造,在山的另一边的密林地带凑合。

住宅艇在乌卡雅利河畔的贝哥巴港重新凑合起来。这艘“救生”艇应该命名为什么呢?看来最恰当的名是艾利芙芝奥(避难所)。

这么大的艇只能在较大的河上航行。既然它不能驶进大河的支流与浅水港,那末怎样接触到在这些小河小港附近居住的人呢?我们于是建造一艘船尾马达的小艇,名叫比基比基。艾利芙芝奥号行走大河,比基比基号行走小河小港,其余的地方步行可达。

目前,在贝哥巴的准备已一切就绪,还需要一批担任特别工作的船员。守望台社利马分社办事处选出六位全时间工作者担任这项富于挑战性和趣味的工作,尽量接触住在森林区的人,这是真正艰巨的工作,因为村民和部落土著在习俗和方言上差异极大。

秘鲁一个小组的资深监督,艾积加利,担任管理船上一切事务。他曾以多年从事全时间传道工作,也作过海员,有丰富的航海知识。后来又选出其余五位船员。其中间有替换,因为有人无法习惯气候和环境的改变。

这些“先驱传道员”有两个主要目标,那便是,把生命讯息尽量传给最大数目的人,同时本身要保持高度灵性健康。因此,艾利芙芝奥号上的人一开始即以一个小组方式活动,甚至获得巡回监督探访的裨益。

船员们的日常生活有条不紊。在一位称为“家庭监督”的管理之下,各人轮流担任厨司和其他杂务。这项安排经过调整和改善之后定出以下的每日常规:凌晨4时起床,首先在河里作活跃的洗澡——活跃的意思是,倘若停止活动,鱼类,包括‘皮兰哈斯’(虽然它们不像远处的皮兰哈斯鱼这么饕餮),就开始咬你一口。钟声一响时,大家坐在桌旁讨论圣经经文,讨论完毕后由当值厨司进上早餐。早餐的主食是‘他卡哥’,用香蕉、麦皮和煎鱼制成。

早晨6时,全体人员登上装满书籍的小艇比基比基号开始当日服务。在较早时候开始是适当的,因为这时大多数人已开始一日活动,一到薄暮,在七时或八时的黄昏,所有活动均已停止。

经验

以这艘内河艇为交通工具去传扬生命讯息曾有什么成就呢?从1976年九月至1977年七月他们以贝哥巴之南的新圣约翰村为总部。船员航行来往于乌卡雅利河和各支流,探访两岸的市镇和乡村。他们甚至深入人烟稀少的塞巴河区。当这些“传道海员”来到一处地方时,他们与当地权威人士商谈,安排时间聚集村民聆听公众演讲。演讲之后,把圣经刊物分发给表现兴趣的人。课室、私人住宅、旅馆休息室及其他地方均曾作为聚会所之用。

新圣约翰村的500居民大半为基督新教徒。当弟兄们抵达时,村民肯定可以说服这些新来者归信他们的宗教。可是,在很短时间即出现相反效果。乘艾利芙芝奥号而来的海员已和不少感兴趣人士开始圣经研究,不久,平均有23人参加他们的聚会。

这些“传道海员”与当地的施壁堡和高力堡部落的土著建立一项奇异的贸易。他们交换语言。土著们以自己方言教导传道员,而传道员则用守望台社刊物作教材来教导他们西班牙语。

1977年八月,住宅艇向北而去,抵达新总部所在的干大马拿。那里的居民对圣经表示极大兴趣。他们不分昼夜往访海外传道员,询问圣经问题和领取圣经书籍。结果建立了许多圣经研究。这些圣经研究小队发展到可能聚集成为小组聚会的程度。可是有些事情发生却使干大马拿的六位传道海员在脑海中浮现使徒保罗所说“江河的危险”的这句话。(哥林多后书11:26)怎会如此呢?

霎时间,狂风暴雨横扫该区,河水急剧上涨。上升的水流打断了系船的绳子,担任看守的船员于是上岸企图把船系牢。可是自然的力量切断了所有绳子,艾利芙芝奥号于是在河上漂流。在船上睡着的三位船员为之惊醒,试图开动引擎以期在上涨的水流中控制那船。但河水大力把船冲向下游,撞在被水冲坏的河岸陷落之处。这使那艘艇的右舷倾侧,弟兄们困在里面。它在几分钟后即告下沉。幸而有一扇滑门开着,使里面的人能够爬出来,在怒海中泅向岸上逃生。

四位海外传道员在河岸重聚是多么快乐的时刻,有人甚至为了同工的死里逃生而喜极流涕。他们多么感谢耶和华上帝,因为竟然没有一人丧生!艾利芙芝奥号又如何?它已完全倾覆,龙骨朝天。“感谢上帝”,队长艾积加利说,“我们打捞我们的家吧。”

在凌晨4时,准备打捞工作要在它沉到不见踪影之前开始。早上7时,借着当地木材公司仁慈地借给我们的两架拖拉机,那艘船已被拖回岸边。水手们多次试图把住宅艇恢复原来位置,但直至使用从附近借来的起重机才告成功。这时已是下午4时,各人已辛苦工作了12小时。他们必须休息一会,略进饮食。在筋疲力竭的一日告终时,他们虽然已失去所有东西,却为了得回那执行工作所不可少的住宅艇而庆幸。经过修理之后,它再度成为把“好消息”,圣经的生命信息,传给森林中居民的交通工具。借着秘鲁的耶和华见证人在经济上的协助,艾利芙芝奥号再度航行。

我们的“传道海员”对于前途有什么计划呢?森林、马拉宁河和它的数百条支流以及亚马逊流域的广大地区正在等待着。我们为这批勇敢的船员祈求,希望借着耶和华的祝福和保护,能够走遍他们的派遣地区和帮助秘鲁森林的人获得机会事奉他们的伟大造物主耶和华。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