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带上的是你的声音吗?”
这是我侄女在不久之前问我的一句话。在录音带上录下动物,儿童和朋友的声音已成为常事。录音通信也十分流行。其实录音录影而重行播出将会成为很易做得到的事。
但录音带是什么?它是怎样制造的?我们决定前往录音带制造厂参观全部制造过程以寻出答案。
参观开始
在向导陪同下,开始参观时她先行解释录音带是什么。录音带由12至15种不同的成分构成。这些成分在基本上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当然是基本物质多元酯,因为所有其他物质都是涂在它上面的。其次是用作声音再生的氧化铁和用作个别氧化铁微粒之间绝缘的碳。第三是一连串的接着剂,把氧化铁固定在多元酯软片上,不用乙烯基防止接着剂变硬变脆,因为这样会使氧化铁剥落及使录音带失去柔软性。第四组分子是由润滑剂和平滑成分构成。这样可使录音带平滑地进行,与唱头有良好的接触,减少唱头的损耗和减低摩擦。这一切成分集合起来组成今日品质优良的录音带。具备这种基本知识,我们就能对录音带的制作有较多的了解。
我们首先停下来观看一个容量达300加仑的大桶,所有柔软的固体和液体成分都在这里开始它们变成录音带的过程。这个不断搅动的大桶很像电动搅拌机。一切成分受高速和热力所彻底混合之后,开始发生化学反应组成接着系统把氧化铁固定在多元酯上。大桶必须搅动数小时才能发出组成坚强接着剂所需的化学反应。“我们去参观那个形状像混凝土辗磨机的机器吧,”向导建议。
她解释,固体化学物质是直接放入一副称为球碾机的机器里的,机器的转动很像混凝土碾磨机或滚筒。当物质在桶里散布时加入预先混合的原料。由于含有5,000磅(2,200公斤)的钢球,碾机在转动时可把铁和其他成分一再粉碎。因此“球碾”一名最为适切。从钢球重量和不断转动所发生的巨大压力使混合物变成完全均匀,把任何单一微粒磨碎成极微粒(MICRON)的程度。
视乎录音或录影配音的制作过程而异,经过24至60小时之后,球碾里面的物质被抽唧出来,通过一系列的过滤器,滤至一极微粒的大小。过滤手续是十分重要的。向导说,“例如录影配音带若含有十七极微粒大的一块异物便可使映像从画面中脱落。”氧化物在离开球碾和过滤之后,必须不断搅动以防其中成分脱离或分离。
软片的精密涂敷过程
现在我们来到工厂的心脏部分——多元酯软片上的氧化铁实际上是在这里涂敷的。涂敷方法有三种,即逆转滚动法,切割或沉淀法,任何一种都可以达成目的。全部涂敷过程必须在空气净化的环境下进行。同时,所有录音带和录影配音带涂敷人员也要在同样环境中工作以除去尘埃微粒。
图中所示的是逆转滚动过程,软片(1)绕着转动滚筒(2)进行。氧化物(3)薄涂在迁移滚筒(4)之上,在迁移滚筒(4)和计量滚筒(5)之间的距离可以决定氧化物涂料的最终厚度。“逆转滚动法”是按方法定名的,此法是把氧化物从迁移滚筒(4)转移到多元酯软片(1)之上。软片向着相反或逆转方向进行至迁移滚筒,在迁移滚筒和转动滚筒(2)之间的距离便是多元酯软片的正确厚度。因此,氧化物遂不得不附着在软片之上。
此后,软片或经过涂敷的录音带又通过一个决定方向的磁场。现在已成为磁性录音带。其次,录音带要经过一条长达40或50尺(12或15公尺)的干燥通路到达卷轴装置,把录音带层次整齐地卷在轴筒上。
砑光过程
次一步便是砑光过程。“砑光?”我的侄女问。“是的,在录音带制造厂的一切作业中,砑光过程可能是大多数人知得最少的过程,”向导评论说。所有录影配音带,大多数高级盒带和优良的录声带都是经过砑光的。砑光的目的是使录音带附着氧化物的一边表现出平滑、光泽。
我们获悉,倘若录音机的唱头污秽,便会失去声音的反应,而音带表面的粗糙也会造成与唱头污秽相同的效果。它会妨碍录音带与唱头的密切接触。录音带在涂敷时,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千百万的高山深谷。但砑光过程却加以消除,造成非常平滑的表面。此外,既然不再有粗糙的突出物,氧化物就不致擦掉,唱头也较少磨损。
巨大的砑光机有两个铬滚筒,由一个压缩的棉滚筒加以分隔。砑光过程是由热力和压力两种交互作用来完成。铬滚筒加热至华氏160至210°(摄氏71至99°)。录音带在两个铬滚筒和棉滚筒之间经过,以50吨之大的外在压力相加。由于压力与热力的混合,带上的高山遂压缩至与深谷平等,结果遂产生今日录音带的镜子般光滑表面。
空白部分的接合
“现在,请进入卷轴接合部门,”向导鼓励说。“你若看过盒带的最初或最后部分,”她继续说,“你会留意到颜色或透明的空白部分。设立空白部分的原因是盒带太薄和太精致,难以抵受最初的快速前进和最后停止及回卷的张力。”C30和C60的录音带厚度是千分之1/2寸(.0005)。空白部分的厚度是千分之11/2寸(.0015),因此可以抵受更大的压力。
卷轴的接合不但是远较经济的大量生产而且是制造优良产品所采用的过程。当6或12寸(15或30公分)的空白部分接合时,不是将要纳入盒内的1/8寸(.3公分)宽度的录音带和空白部分接合而是完全的接合。过程如何?原来,当卷轴在后来剪切时,录音带、接合处和空白部分是一齐剪切的,于是接合部分就变成和录音带同一宽度。
录音带的剪切
录音带制造过程中最难的一部分称为剪切。剪切的偏差不许超过一寸的千分之二,音带也不许从一边走向另一边。录音带若是拱起或屈曲,产品就变成无用,在其他方面的一切努力也归于徒然。
“秘诀是在正确的卷轴引导,控制张力和适当排列,作内在的补充时也要计及碾轴的变化,”向导解释。
实际的剪切工作是用多张连动式的回旋刀完成的,刀锋的偏差不许超过百万分之一寸。多张刀锋的衔接处许多时不及一寸的千分之二。卷轴的两旁均要弃去以免除在涂敷时所生的边缘波动,因此只有“中心部分”用得着。这是‘轴至轴’声带制作的最后阶段。录影配音带则要通过额外的清洁手续,盒带也要送去卡式机装配部门。
卡式机的装配
至此一提的是,每个卡式录音机都是个别装配的。自动卷带器把录音带绕在卡式轴上,一方面,操作员装上不锈钢栓,轮状滚筒,金属屏、压力垫和涂上石墨的多元酯夹纸。已经接好空白部分的录音带则绕在光电绕卷上。因此个别的操作员是不能控制盒带长度的。在卷轴空白处已预先控制了它的长度。
卡式机装好之后必须密封。密封的方法有二。第一是音波密封法,使用超高频律音波(与电子焗炉相似)在卡式机边沿融化塑胶小珠作为密封。一名操作员每日可以密封11,000副卡式机之多。第二种方法是使用自动螺丝刀钉上五个螺钉。每个操作员每日大概可以装配2,000副这样的卡式机。今日有许多人已转用音波密封法,若有失败情形发生,他们购入后备的螺丝框,再度装配缺陷的卡式机。最后,卡式机贴上商标和送到装运部门
参观结束
在这次引人入胜的参观接近尾声之际,我们去到品质管理部门,每批卡式机的抽样检查都在这里进行。其他实验室则从每个球碾机,录影配音卷轴和录音卷轴的试料作成分混合或制法的检查,在录音带制造之际,制造过程全面均需经过精密检查。半寸、一寸或二寸的录影配音带也许要加以观察或评价。这里的一贯作风是鼓吹品质管理至上。有些实验室则从事损耗试验,耐久试验,脱落试验以及显微镜检查,化学变化、张力、包装等检查。许多时,在检查和评价方面的投资与制造录音带的投资相等。录音带近年来在品质上有长足的进步,首先是用质佳的铁,其次是砑光和使用二氧化铬,现时已进步到使用钴和新铁。
我们的参观已告终结。我们对向导感谢和道别。在离开制造厂时,我们不禁想到录音带的多种用途。其中之一是耶和华见证人“胜利的信心”国际大会最近发行的圣经中约翰福音一书的朗诵录音带。它们可以惠及病弱和不能外出的人,这些人会为了听到上帝的道的朗诵而感激。想到这次参观的心得,我们更加体会录音带制造业的考虑周详和工作努力,这种令人惊叹的软片带也能录下“你的声音”。——外稿。
[第20页的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1 2
3 4 5
[第21页的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卡式机的组成
容器
石墨多元酯夹纸
轮轴和夹子
录音带
轮状滚筒
不锈钢栓
金属屏
弹簧压力垫
[第20页的图片]
当(上面的)鼓转动时。钢球轴承在球碾机中研碎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