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0 5/8 20-23页
  • 电脑化的社会——科学幻想抑或现实?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电脑化的社会——科学幻想抑或现实?
  • 警醒!1980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电脑“机件结构”的发展
  • 电脑“作业程序”的发展
  • 使用和误用
  • 家庭电脑——适合你吗?
    警醒!1985年
  • 网上攻击!
    警醒!2012年
  • 公元2000年一到——电脑瘫痪会影响到你吗?
    警醒!1999年
  • 对电脑科技怀具平衡观点
    王国传道月报-199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0年
《警》80 5/8 20-23页

电脑化的社会——科学幻想抑或现实?

《儆醒!》杂志驻英国通讯员报道

撰写科学幻想小说许多时描述一个世界,其中有巨型电脑操纵着政府和工、商业。不但如此,小说家们也梦想一个家家有电脑充任管家、提供知识和资料或在任何方面作顾问的时代来临。——这一切只要按钮便行。这种世界正合你意吗?它能成为现实吗?

在过去的25年间,使用电脑已从新奇事物变成以亿兆金元投资的工业。二十年前,全世界仅有100副左右的电脑,而今日已有大约300,000副,今后二十年还有希望增至数千万副,鉴于这种增加趋势,我们最好问问:电脑的作用是什么?现时正有什么发展?也许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展将人带到那里?

电脑“机件结构”的发展

二十年来,与电脑“机件结构”有关的科技已有长足的进步。科技方面逐步革命的进展已有一日千里之势。其中的优良例证便是回路配件的小型化。

二十年前所用的印制回路咭片上面装有配线,咭片大小与标准纸牌相同,纳入的资料仅限于两部分合成的一组。那便是,回路咭片只能保留0或1的数值记忆。要记忆一个字的字母至少要六张这样的回路咭片。今日,经过技术上的四次或五次改良之后,比拇指甲还小的“集积回路”可以保留两个一组的数值记忆达16,000之多。这意味到一本杂志的整页资料可以简单地录入集积回路中。

电脑的内部处理资料速度也有显著的增加。旧式电脑每秒钟听命处理30,000或40,000资料,新式电脑却能在同一时间内听命处理三百万或四百万资料。请考虑仅是一个命令就能演算任何数目的算术,(例如加、减、乘等)便会了解到现代电脑的性能。难怪它曾有“电算机”之称。

除了“活动记忆装置”之外——把资料纳入集积回路中——电脑也有所谓二次记忆装置。这便是大量贮藏并非直接使用的资料,它与图书馆在架上藏书备用的作用无异。这种记忆装置和录音带、唱片等磁性记录同一原理。在这方面的进步也是惊人的。记录密度从每寸(2.5公分)500字增至6,000字。这种密度的记录装置所使用的磁性记录带能记录2,000亿字以上,等于50,000本圣经的字数。

最后,电脑也成为人类贮入和取出资料的工具。在以往,资料的贮入和取出仅限于使用钻孔纸条或咭片和人所熟知的电脑答案纸条。使用者要在当场把咭片纳入电脑和取得答案。但今日却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用途最广泛的方法称为末端录影装置。录影机与电视机相似,附有打字机式的键盘。使用者打出的资料会出现在萤光幕上,使电脑读到。电脑在同一幕上显出答案给使用者看到。借着这种末端装置,电脑可作交互通讯,成为双程对话方式。此外,末端装置并不限于设置电脑的地方。它们也可装置在几百甚至几千哩外,经由电话线或人造卫星达到办公室、实验室、课室或家庭。

电脑“作业程序”的发展

电脑的“作业程序”或操纵电脑工作的秩序安排方面也有显著的发展。在以往,你若要电脑为你服务,必须把你的要求译成电脑的语言。这种“秩序安排”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付出不少时间和工夫。作出安排要对电脑结构有详细知识。为了这缘故,处理电脑遂成为专业。但今日已不是这样了。过去十年在操纵秩序安排或“操作系统”方面突飞猛进,使电脑更加易于“管理”和使用。使用者可用人类语言直接向电脑指示。医生、科学家、学生、教师、家庭主妇——事实上,每个对电脑活动毫无所知的人——均可使用简单、英语般的命令叫电脑操作。此外,操纵秩序安排的“时间分享装置”可让许多使用者分享电脑的时间,具有可容多人同时使用的性能。

此外,以备用方式贮藏大量资料也是难题之一。你若考虑过需要照料大批图书的图书馆管理员工作,便会了解到贮藏大量资料需要十分小心安排。电脑有多个所谓“资料中心”,它对资料的操纵作用与图书馆管理员安排资料无异。这些资料中心把个别的资料记录安排妥当,可以在不及一秒的时间内取出。这意味到使用者在瞬间就可以获得多量资料。

作业程序的另一重要发展牵涉到利用电话线的电脑通讯。近年来,末端装置和电脑之间的电码已由电话网传播。由于这方面活动的增长,多国电话事业当局正彼此合作,开发国际电脑资料专用通讯网。与公众电话网不同地,这些“资料通讯网”可在电话机之间作多重对话。

你能想象电话接线生在这样一个通讯网中的工作吗?可是,这项重要活动并不是由接线生处理的。秩序的操纵已发展到使电脑能够和末端装置及其他电脑同时交换资料。使用这些通讯网时,电脑会把需要完成的工作加以分配。这种方法称为“分类处理”。例如,一个贮藏大量医学资料的电脑会应付通讯网内所有医学上的问题。

机件结构的进步使电脑更加强力,作业程序的进步使它更有利用价值。既然现今的电脑较之初期的用途更为广泛,制造者遂有私人使用的电脑面世。

使用和误用

鉴于这一切的发展,使用电脑显然日益增加。大规模机构在许多方面均使用电脑——管理、会计、贮藏和提取资料、教育等——,它的用途不胜枚举。许多时由于大规模使用,分类处理通讯网遂伸展至机构的各部门,在经理、工程师甚至学生的桌上均有电脑可用。

银行业务便是很好的例证。当地分行的末端装置和贮藏客户详细资料的电脑相通。这个电脑本身也许有分类处理通讯网遍布全国,使庞大的银行业务处理得头头是道。

同时,有些大规模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所用的现金出纳机与小型电脑相通,每个电脑可以处理两间或三间分店的出纳。这些电脑本身也是连贯所有分店的全国电脑网的一部分。

请想想!倘若银行和零售业务通讯网连结一起,则个人购物方面可以经过查核银行户口和入账而不必使用现金或信用卡。此外,这人的家庭若和同一通讯网相通,甚至不必去商店也可以购物。他可以从目录选购货品,通过电脑网订货和付款便行。这种作法并不是遥远的梦想。

据估计在1980年代将会有一千三百万册科学书籍面世——相等于今日收藏的科学书籍总额。这么大量的知识若没有电脑去处理,则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学家的工作将会无法从事。

电脑在教育方面也十分活跃。大规模机构用电脑训练员工,同一技术也可以用在学校和学院上。借着以电脑作导师,就不致出现令人不耐的难题,学生可用自己的步调去学习。

独立小型电脑的销量在三年来大为增加。电脑的大小不会超过一张办公桌,但在小规模使用场合有极佳的计算能力。它们也能发挥大型电脑的用途。可是,在贮藏资料和使用的人数方面显然有限。

与其他发明品的例子一样,电脑的发展也带来不少难题。例如,新的犯罪种类已经发生。美国有五百多宗利用电脑的罪案记录。这种犯罪活动使美国商人每年损失达三亿美元。

此外还有私人秘密问题。我们正生活在所谓‘资料爆炸’时代,所有资料都被纳入电脑里;这是必需的,因为资料多到不是人力所能处理。可是,许多资料都是机密的,有人担心机密资料若落在歹徒手上就不是社会之福。据说‘谁掌握资料谁就有权力’,不少人因此对电脑化的社会表示忧虑。

这种趋势对社会的影响也令人担心。有人感觉到若干从事这种科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往往专注在机械方面而不甚关心它对社会的影响。另一项隐忧是电脑业和通讯业重视谋利过于他们的服务对社会的效果。据称这些趋势可使我们对纷至沓来的情报应付不了,其实这些情报对我们没有多大用处。

将来又如何?从我们所考虑的事实看来,电脑业已有成为公用事业之势,与电力、煤气或电话无异。现行技术可使每个办公室或家庭从庞大的国际电脑通讯网获得教育、知识等。一位权威人士预测在1985年,美国有百分之70的劳作会利用电脑从事。此外,电脑和通讯业专家们也预言25年来革命性的进步会延续下去。那末,电脑化的社会并非全是科学幻想。但这是可取的吗?只有时间才能展示答案。

[第22页的图片]

银行业务获得电脑化的协助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