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白昼变为黑夜时
加拿大通讯员报道
1979年二月廿六日是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中部许多人历久难忘的日子。当日上午10时47分,阳光普照的白昼突然变成黑夜。这便是日全蚀的情景。
绕着地球轨道旋转的月球正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的正中,月影所到之处,太阳射向地球的阳光完全遮蔽。
由于月影在地球表面上飞驰,在全蚀地带中心的观察家所见的昏黑现象仅有两分多钟。月影以3,000公里(1,900哩)左右的时速移动,昏黑地带的宽度约达270公里(170哩)。
日蚀观察家通常把日蚀称为“一切天体奇观中最戏剧化的景象之一。”《宇宙地图》的作者麦里尼对日蚀作了以下的描述:“日蚀也许是自然界中最壮观的景象。因为在月球遮蔽太阳光芒的短暂时刻,太阳的大气层突然涌现;太阳红焰和珍珠色的日冕赫然在望,天空昏黑,星辰隐约可见。”
日蚀不仅是引人入胜的娱乐而已。日全蚀使科学家有机会研究日冕,这是在任何其他时间所做不到的。
大多数观察家集中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温尼伯北部观看这次日蚀,科学家将该处称为“观察日全蚀的最佳地方。”其他的观察家则分布于全蚀地带的多处地方,全蚀地带从美国太平洋沿岸开始,向西北作弧形推进,然后向北通过加拿大至哈得孙湾进至格凌兰。
在地广人稀的地区中,直接位于全蚀地带中心的只有曼尼托巴省会温尼伯以北约113公里(70哩)外的阿堡格小镇。从北美和世界各地而来的热心观察者和科学家云集曼尼托巴省,不少人前往阿堡格。据估计至少有20,000人远道前来曼尼托巴观看日蚀。
可喜的是,曼尼托巴中部在日出时天色晴朗。阿堡格小镇之南的广场早已清除积雪等待游客来临,摄影机、双目望远镜和望远镜均已设置,护目镜要经过检查。
日蚀之前数星期,天文学家、验光专家和其他的人均受到警告,在部分日蚀或日全蚀之前或之后时直接望向太阳可能导致视网膜永久损坏。在全蚀——完全黑暗——之际虽可以直接望着日蚀,但是不知全蚀的开始和终结的正确时分便可能发生危险。此外,由于全蚀的时间太短,观察者会继续贪看日蚀,不觉到了太阳从月球后面出来把眼睛灼伤的时刻。
在上午9时36分,天色逐渐昏暗,日蚀的最初阶段开始。我们看上去好像有人把太阳横边咬了一口并且继续咬下去,因为部分日蚀逐渐进至全蚀。
在全蚀接近时刻,天空的昏暗加速,东北部天空现出一片奇异的光。大约在上午10时47分,月球完全遮蔽了太阳,阳光全部隐没。天文学家把这种景象称为“日全蚀的辉煌现象。”那时天昏地暗,有如满月的黑夜,只在地平线上尚存一线余晖。日冕的青白光轮赫然呈现,在黑色的月轮旁边闪出深红的光焰。我们感到周遭的气温下降,凉风吹送。
路上的汽车都亮了灯。禽鸟和鸡只纷纷归巢,动物的行动也脱离常轨,他们可能受了突然昏暗所惊吓。
大群观察者聚集在阿格堡南部一个细小的广场,他们震惊于天上的现象,不禁发出欢呼。有些人则肃然起敬地静立观察。
上午10时49分,一道有如钻石指环的光芒突然在黑暗的月球右边涌出,这时太阳开始从月球后面再度出现。当新月形的太阳愈现愈大时,阳光与白雪在我们四周辉映。白昼的阳光消失得突然,再现也是这样。壮丽的景象已告结束了。
温尼伯《自由新闻》的一位作家郝丽嘉说:“日蚀有使人谦恭的力量,它应该出现得更频常。当人类太易陷入自视过高的网罗时,没有比日蚀更能使人对事物回复适当的看法。
“它促使人体会到宇宙的庞大,我们的行星地球小到有如太仓一粟。它使人停下来想想,作为个别的人类,我们在事物体系中是多么微不足道。”
圣经的诗篇执笔者在往昔已受到感动,说出类似的话:“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诗篇8:3,4;参看以赛亚书40:26。
科学家告诉我们,在廿三世纪的时候,曼尼托巴的居民将会再度看到日全蚀。一项惊人的事实便是,太阳、月球和地球的运行是这么正确可靠,以致科学家能预告在遥远的将来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一切证据表明造物主耶和华上帝的可靠,这一位便是‘众光之父,恒常不变,永无晦蚀的。’(雅各书1:17,《新世》)愿这样的天体现象协助我们体会到他的庄严伟大。
[第11页的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太平洋
加拿大
美国
全蚀地带
75%部分蚀
50%部分蚀
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