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狡滑的恶棍?
《儆醒!》杂志驻英国通讯员报道
它在俄国称为“咕咕士卡”,在德国称为“古古克”,在法国称为“歌歌”,在荷兰称为“古尔高克”,在日本称为“格构”。总之,不论它以什么名字为人所知,在苏格兰或富士山坡出现,它还是一样的鸟,普通的布谷鸟。
这种鸟在羽毛长成时颇为漂亮,它差不多有鸽子那么大,但体重却不及四安士(113克)。它的颜色鲜明,穿着界限分明的背心,长尾上有白点多条尾羽。叫起来的“布谷”之声乃是它的特色。
布谷鸟的外表虽有吸引人之处,可是它具有多种特性,却使它看来颇像个恶棍。它在别种鸟的巢内下蛋,自己却永不去筑个巢。
选择养父母
雌布谷鸟选择别的鸟作为自己幼雏的养父母。她看准了所选的养父母正在动工筑巢,等到对方在巢里下了一个或多个蛋,于是乘对方外出之际,在它的巢里下一个蛋。既然雌布谷鸟每个生育季节要下12至20个蛋,因此要选择多对养父母。
雌布谷鸟以一种颇为神秘的方式使自己的蛋伪装成与她所选的养父母的蛋十足相似。蛋的颜色有五种深浅,从棕色至绿色不等,蛋上也有多种黑点或斑点,作梨形或球形,蛋的形状与鸟的大小没有多大关系。
可是,诈骗并不到此为止。有些观察家声称,雌布谷鸟会从养父母的巢内移去一只原有的蛋,若非把蛋吃了便是在飞去时让蛋跌下来。
养育幼布谷鸟
布谷鸟蛋的孵卵期只有12日半,因此它的蛋往往是巢里首先孵出的。布谷雏鸟在孵出10日之后,似乎无法忍受任何触到的东西;它受本能驱使,拚命企图把其他的蛋或雏鸟赶出巢外。布谷雏鸟的背上有个高度敏感的腔穴,它就用这个腔穴来使敌对的蛋或雏鸟落入其中,随后借着大力挣扎,利用未生羽毛的翼和挺起双腿,它把负累之物抛出巢外,让自己成为独占者。雏鸟这时虽是瞎眼、裸露和似乎是无能为力的,但此举却很少失败。它有强烈的排除异己本能,使它要争取独占哺育时间。
它所发的“兹、兹、兹”的求食之声具有感动力量,不但使它的养父母花尽时间去为它觅食,而且其他的鸟也不禁把喂养自己雏儿的美食落点在幼布谷鸟时常张开的口里。由于脆弱的巢的挤逼,它对任何干扰都表示愤怒,发出反抗之声或猛啄人手,甚至猛啄刚喂哺过它的鸟!
看来颇觉奇怪,对于养育这个毫不可爱的幼雏,养父母的本能竟是这么强烈、这么迫切。即使感到它不是自己的亲生子女,显然也会忍受下去,尽力养育幼雏20天左右,直至它能自行觅食为止。
移栖的奥秘
当移栖的季节来临,布谷鸟从英国飞到非洲。但幼鸟通常比父母稍后数星期才离去。布谷鸟和其他的候鸟是怎样觅路穿洲过海,在缺少氧气、寒冷多风的高空飞行,而且准时到达目的地,像电脑计算的旅程一般精确的呢?这件事只有造物主知道。
它们在春天又能循原路归回。年复一年地,成鸟却能回到上个夏天原来栖息之处。雄鸟抵达时不断用鸣声宣布,标明以某处地方作为它的觅食地。
至于雌鸟,它拣选谁去作为她幼雏的养父母呢?知更鸟、田云雀、菖蒲莺、芦苇莺、鹡鸰、篱雀、照鷽和其他的鸟都不知不觉地作了那些贪食的布谷雏儿的养父母。但雌性雏鸟却记得养父母的种类,长大时会拣选同一种类的鸟作为自己幼雏的养父母。
有用的觅食习惯
布谷鸟尽管有许多不受欢迎的特性,但有些习惯却颇为有用。由于它对食物贪得无餍,以致连其他的鸟所不喜的有害幼虫它也去吃。这些幼虫藏在虎、貂、金尾蛾的毛里,受到保护,使其他的鸟不敢去碰,但饕餮的布谷鸟却对此毫不畏惧。同样,鹊蛾和锯蝇的两种幼虫身上有保护色,可以吓走其他鸟类,但对布谷鸟却毫无作用,因为这些幼虫正是布谷鸟的美食。甲虫、蠕虫、蜈蚣也逃不过这种永远饥饿的鸟的馋嘴。
以人的标准去衡量,布谷鸟可称得上是个恶棍。然而,它不是人类。借着外力来抚育幼雏的方法也许使人吃惊,但其他的鸟却没有抱怨。布谷鸟按照造物主赋予它的本能而生活,尽它的本份去保持自然界的平衡。它这样行使所有观察家惊奇不已,同时也显出造物主对它所定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