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究竟怎样了?
男人和他的妻子进入百货商店仅是购买些少物品。收银员收了这对夫妇付账的10元美钞,找回40美仙。那位太太认为找赎应该不止此数,于是高声说:“啊,小姐,你找赎错了!我们给你的是10元美钞!”收银员答道:“找赎的金额没有错!现时这些东西共值9.60美元。”
那位丈夫一手提起这小包东西,不信地摇头低语:“物价究竟怎样了!”
你若是经常购物,便会清楚知道大多数的物价情形:它们无休无止地上扬。诚然,多年以来,物价已不断上涨,尤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然。可是以前却没有像近年来这般持续和大幅度增加。
这样的情形不仅限于几个国家而已。整个世界实际上毫无例外地为这种现象所苦,包括加紧控制经济的共产国家在内。现时的情形是独特的,因为所有国家从未试过在同一时候经历到通货膨胀。
当然,较富裕的人对物价上升不大关心。他们有能力付得起较高的代价。但世上压倒性的大多数人都不是富裕的,其中不少人因物价上升而大感困苦。
在一国复一国中,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民众认为最大的难题是通胀。他们感到自己正在陷入一个逐渐关闭而绝无出路的阱中,不少作丈夫的要超时工作或身兼两职。许多家庭主妇现时也要出外工作;若干地方泰半的主妇们要这样行。家庭生活已受到影响,因为拼命挣钱是家庭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一位家庭主妇叹道:“我怀疑我们究竟能否兴家。”在她担心能否‘兴家’之际,其他的人正担心能否生存。巴西一位货车司机评论:“我对近来生活指数狂升感到惊慌。它看来令人无法可想。”在同一地方,作丈夫的身兼两职,一日工作12小时,1周工作7天并非奇事。他的妻子教授缝纫,在家也像女裁缝一般工作。他们声称:“维持家庭已愈来愈困难了。”不错,巴西的一位管门者说:“我们不清楚自己究竟是生活或仅是生存。”
我们不应以为这种情形只是存在于贫穷国家中。在美国,阿特兰大一位妇人每周作美容师40小时,在周末又作女侍应。她说:“我若不兼职就要饿死;因为除此以外我就无法交租。”她的境况也是绝不稀罕的。
非洲一个国家的一项报道声称由于通胀的势不可当,以致发生了以下的情形:“愈来愈多人转而偷窃、侵吞公款、收受贿赂或以任何其他方法弄钱去应付日常所需。”
高度工业化的日本,在一段大约7个月的期间已有将近100人因被高利贷所苦而自杀。这些人以高利借钱以致负债累累而无法清还。由于不能应付生活,他们遂一死了之。
历史家小雅瑟·史郝利辛格对经济情势断言:“盛筵已过了。”他声称,在若干地方,无比繁荣的日子在现时必须改变为自律、牺牲和降低水准的生活。
法国一位评论家宣告说:“在1960年代末期和1970年代初期所颂扬的丰富‘新社会’的美梦已经告终,因为通胀在法国正对购买力作致命打击。”同样,《美国百科全书的1979年鉴》评论说:“据一般人声称,美国人的美梦已变成恶梦。”
美国一家大银行,城市银行,下结论说:“令人不快的事实是,持续的通胀影响大多数国家,倘若任其继续下去,最终的影响将会不仅限于经济的狭窄范围而已。”
不错,无可遏止的通胀可能意味到不仅有些人变得较穷。它也能威胁到一国的全体生活方式。事实上,通胀在以往曾经破坏多国的经济,今次的通胀威胁全世界,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政治和社会方面也会有惊人的后果。
目前,通胀究竟达到什么程度?原因何在?对付方法如何?它要去到那里才是止境呢?
[第5页的精选语句]
“我若不兼职就要饿死”
[第6页的精选语句]
“盛筵已过,”一位经济学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