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对弟兄友爱有什么影响?
虽然今日一般人均对宗教失去信心,但仍有不少人相信宗教是提倡弟兄友爱的。当然,在各种宗教当中都有不少个别的人过着道德高尚的生活。但事实透露世上一般宗教的情形如何呢?例如,关于宗教与战争——与弟兄友爱刚相反的事——的关系,历史的记录如何呢?
记录的确令人震骇,伪宗教所造成或助长的苦难、残酷和血腥事件令人不寒而栗。论到所谓“圣战”,《信仰的时代》一书说:“以血腥和残酷而言,毋过于中世纪基督教的十字军。……十字军的兵士对同信仰的基督徒奸淫掳掠,对回教敌人所犯的暴行更令人难以置信。”
在公元第十三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组织了一支特别的十字军去征讨亚比根西斯教派和华尔多教派,后者是由法国商人彼得·华尔多的跟从者所组成的。华尔多曾指责教士所过的奢侈生活。据历史家威尔斯(H.G. Wells)说,教皇的十字军圣化了“每个应征入伍的浪人,……他们带着火和刀剑,在法国皇帝治下最和平的百姓当中奸淫掳掠,无所不为。十字军的残酷和暴行记录令人发指之处远超于异教徒迫使基督徒殉道的任何记录。”
十字军所导致的结果之一是由杜米尼克教团(兄弟会)所主持的“异端裁判所”。威尔斯评论这件事说:“在欧洲数以百计的街市地方,教会的显要分子看着反对者焦黑的尸体……目击主张不同的人被焚烧和痛苦地死去,他们自己对人类所负的伟大任务亦随之化为灰烬了。”
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和其他暴行导致十六世纪初期的宗教革命,但不久之后,基督新教也像罗马天主教在多个世纪以来所为一般,深深地卷入政治漩涡之中。后来在一六一八年,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在德国爆发了所谓的“三十年战争”。战争很快就蔓延到基督教国的大部分。这场“战争的残暴是历史上罕有其匹的。……道德藩篱完全崩溃,狂野放荡取而代之。”——《欧洲历史》,H.费施尔着。
这仅是宗教在以往所造成或支持的许多战争中略举少数而已。今日又如何?
宗教的现代记录
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之间的深仇为祸了爱尔兰多个世纪。近年来北爱尔兰的暴乱使双方在生命和财产方面蒙受极大损失,各教会对这些苦难负有直接责任,因为它们卷入了国家主义和政治漩涡中。
直至今日,中东仍是宗教的冲突中心。许多年来,“基督教”和“反基督教”的势力在黎巴嫩互相残杀,流血斗争似乎永无终止。印度的情形也一样,当英国在一九四七年撤退时,该国非基督教的各教派发生了大规模的互相残杀。
由宗教担任主要角色的种种冲突乃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事情不仅牵涉到世上的各主流宗教。细小的教派亦然。一九七八年所发生的事曾使举世震惊——“教主”钟士的九百个门徒在他们的领袖煽动之下在圭亚那集体自杀。
但这件事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比较起来仅属较小的悲剧而已。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基督教国的千百万成员以及犹太人、佛教徒、印度教徒和其他宗教分子彼此残杀而造成惨重的伤亡。但战争双方的教士都各自祈求上帝祝福。
世界各宗教在促进真正弟兄友爱方面的失败乃是基于一项基本错误:他们使人跟从属人的领袖和主张而非遵行上帝在他的道圣经中所说的话。——约翰福音12:43。
因此,世上这些宗教不可能是纯真的宗教,正如一位受上帝感示的圣经执笔者说:“在父上帝看来,纯洁无玷污的[宗教],就是照顾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被世俗所污染。”(雅各书1:27,《新译》)这段话充满了弟兄友爱的精神。在另一方面,请想想不洁、虚假的宗教所导致的暴乱和迫害造成了多少孤儿寡妇!原因乃是:这些宗教均‘被俗世所污染。’
既然如此,显然我们绝不能希望见到以基督教国各教会为主要部分的伪宗教使真正的弟兄友爱在普世建立起来。他们曾在多个世纪有机会这样行。但是他们在这方面非但没有成功,反而造成一个饱受犯罪、恐怖行为和战争所苦的世界,一个被政治、国家主义、种族偏见和数以千计的教派所分裂的世界。
那末,事情是否完全无望呢?情况是否如此恶劣,以致四海一家仅是个梦想呢?不少人可能同意一首题名为《为什么?》的流行曲中以下一段哀伤的歌词:“有人失去了四海一家的蓝图。不再有人试图找回来。”
可是,鼓起勇气吧!“四海一家的蓝图”其实并没有失去。事实上,人类弟兄友爱的核心已在形成中了!
[第7页的图片]
“圣战”曾为上帝带来极大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