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3 1/8 28-31页
  • 值得冒险尝试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值得冒险尝试吗?
  • 警醒!1983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爬山——安全到什么程度?
  • 空中运动
  • 赛车造成的伤亡
  • 个人的决定
  • 仿效飞鸟
    警醒!1979
  • “极限运动”——你该不该冒险尝试呢?
    警醒!2000年
  • 寻求刺激,挑战死亡——原因何在
    警醒!2003年
  • 你珍惜你的生命吗?
    警醒!1971
查看更多
警醒!1983年
《警》83 1/8 28-31页

值得冒险尝试吗?

《儆醒!》杂志驻西班牙通讯员报道

时维七月十四日,即旁普罗纳市每年庆祝天主教守护神圣费尔文节期的第八日。人群在黎明之前就聚集在这个西班牙古城狭窄街道上的有利地位。不少人携着酒袋来饮酒助兴,时间过得真快。

突然之间,气氛紧张起来,市内时钟开始敲了七响,爆竹之声四起。全市人声鼎沸,兴奋地互相招呼。

在阿尔嘉河畔,围栏一开,冲出六头西班牙野牛。由几头公牛犊带头作饵。在护栏后面的观众喧哗骚动,心情紧张的参加者则期待着从圣多明哥圭斯特(山)上光荣地下山的时刻。

当这群受惊的动物一起冲上山时,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它们眼前。向它们跑来的是一群兴奋的青年(有些并不年轻),他们穿的是典型跑牛勇士装束——白衬衣和西裤,头戴红色小帽,腰间束带。有些人手拿报纸卷,准备在危险关头分散蛮牛的注意。当人群和牛群冲至相距仅数码之遥时,人群突然转身以全速奔返山上。

有角的动物向众人进迫,殿后的人瞥看一下牛群有没有改变方向。较谨慎的人则奔去最近的墙壁,以背抵墙,动也不动,以免吸引蛮牛的注意。

当牛群跑近山边时,悲剧发生了。一只名叫安提阿圭奥的公牛离开了群。它感到自己孤立和四面受敌,周围的群众要大显威风,不惜冒险把牛激怒。动物的集群本能立刻被自卫的反应所取代。它开始发狂地用角抵触,一位跑牛士,二十六岁的山佐斯,被撞个正着,并被牛拖了数码之遥。其他的人试图援救无效,他被送入医院三小时后死去。

这头公牛终于跑回原来方向,再度与牛群会合,而以为获得自由了。事实上,它的终点是斗牛场。斗牛场内已挤满了人,大部分是青年人。他们企图加入一试身手,有人甚至向公牛挑战。安提阿圭奥又再袭击廿九岁的李斯高,他被触中倒下,双手按着腹部,观众发出惊呼,他们知道他们已在圣费尔文的“圣”日目击第二宗死亡。

这种冒险值得吗?在一个夏日清晨,两个青年人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究竟为了什么?这达成了什么高尚的目的?对遭丧的家人和亲属说来,这种个人的自豪或光荣是值得的吗?这些合理的问题可以应用在人类许多有所选择的活动上,尤以肯定有生命危险和每年发生惨剧的活动为然。

爬山——安全到什么程度?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受山所吸引。在有些人看来。山形成一项挑战,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出的雄伟高峻的确是逃避都市烦嚣的好去处。普世有数以百万计的热心人士登山爬山,一方面获得极大的乐趣和满足,同时也无需冒什么危险。

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每年均有许多爬山者,包括新手和经验丰富的人,在攀山时丧生。例如。在一九八零年十一月,三位青年爬山者企图登上西班牙巴塞隆纳附近蒙特色纳断层差不多完全垂直的圣耶隆尼姆峰。三人从260米(853英尺)的山崖坠下身亡。原因也许是缺乏经验。但这样的危险值得冒吗?今日他们的父母和家人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缺乏经验并不是造成爬山惨剧的惟一原因。一九七八年十月,来自美国的一队妇女爬山好手试图攀登喜马拉雅山的安拿普那峰(8,078米;26,503英尺),她们分成两组进行。一组成功,另一组失败。据报两位经验有素的爬山好手,维娜·华特生和阿丽逊·安妮史基维滋,在攀山时缚在一起而同时坠崖身亡。该队的另一成员阿莲·布琳在日记中写及这件事说:“她们必定是无法制止自己,以致从1,500英尺(457米)的陡峭冰雪中坠下。这是任何爬山者在任何时候均可以遭遇的。但这样的惨剧为什么一定要发生呢?我感到木然,不期想到她们的家人。这一切哀伤和痛苦——有什么山值得付出这样的代价呢?……当然,我们来到这里时都决定了要冒一次险。但她们的家人和朋友却没有作出这项决定。”(楷书本刊自排)

较近时候,昨年六月在美国北部也发生类似的惨剧。十六位爬山家——十一位在来尼尔峰,五位在胡德峰——一同在山坡上罹难。

不错,有什么山峰或瞬息的野心值得我们冒这么大的危险呢?我们必须将这个问题与受到危害的独特资产——生命——一起衡量!不论人相信上帝与否,生命仍是一项宝贵的恩赐,因此是不应随便拿来冒险的,生命带有责任,人不但要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对家人(尤其是对丈夫、妻子或儿女)负责。至于基督徒,他们更需要对上帝,“各项美善的恩赐和各项全备的赏赐”的赐予者,负责。——雅各书1:17。

显然,并非所有登山遇险的死亡都发生在爬山者身上。有时,作登山旅行的人曾因为装备不足而死于风雨之中。正如西班牙一位权威人士评论:“在星期日登山的人都会看到许多人相率冒险去攀山越岭,他们大多数缺乏适当装备和对地域的知识。没有更多人丧命才是真正的奇迹。”因此,你若要爬山,明智的作法是肯定自己的健康良好,带备充分的衣服和食物。若有经验丰富的爬山家同行则更佳。

事实的真相十分明显。玛德里《国家报》所载的一项调查显示,从一九七五至一九七九的五年期间,在西班牙运动的死亡数字以爬山为最高,总数共达一百三十七人。其次最危险的运动是狩猎和水底运动,在同期有四十二人丧生。然后是空中运动,有三十九人丧生。

空中运动

谁不羡慕鹰或信天翁的自由飞翔呢?人从远古就梦想有一天可以像雀鸟般任意高飞。因此圣经中的约伯记一书多么适切地提出一个反语式的问题:“鹰雀飞翔,展开翅膀一直向南,岂是借你的智慧么?”——约伯记39:26。

近数十年来,自由飞翔的空中运动如滑翔飞行、跳伞、驾驶气球和悬空滑翔已逐渐流行。借着良好的训练和适当的装备,这些运动大多数可以把危险减至最低限度,尤以运动者不过于鲁莽为然。无疑,在没有噪音的空中御风而飞的确是一项令人兴奋的独特经验。

可是,目前最危险的空中运动也许是悬空滑翔。在这方面,《大英百科全书1976年年鉴》评论说:“尽管由于机身固有的不稳性,突然遇到狂风时造成不少意外和若干伤亡,悬空滑翔在今年已成为新的热门运动,在美国和奥国甚至举行国际竞赛。”(楷书本刊自排)悬空滑翔专家佛兰德(Rudiger Flender)声称:“在悬空滑翔的驾驶者中有身手不凡的,也有年长的。但身手不凡兼年长的人却甚少。”

悬空滑翔意外有多种技术上的原因,例如飞行中机械发生故障(在装配和维修方面无论怎么谨慎也会发生),风向突然转变和强烈阵风,尤其是猛烈的下降气流。这些因素可以使最有经验的悬空滑翔手遇险。

一九七九年六月,‘赛车名手狄贝勒(Patrick Depailler)在法国故乡作悬空滑翔时受了重伤。一阵猛烈狂风把他摔在地上,他侥幸不死而得以讲述遇事经过,但必须接受手术治疗。

美国一位青年基督徒却没有这么幸运。他在一次悬空滑翔的意外中折断了颈骨。治愈之后,他再度从事滑翔。有一天,起飞之后不久,一阵狂风吹得他翻了身,一边翼失去控制。结果他撞在山上身亡。我们可以再问,这件事值得冒险尝试吗?鉴于当事人的寡妇和父母所受的痛苦和损失时,我们可以合理地问道,渴望从事这种极不安全的运动是否有点自私?这是基督徒所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他有责任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22:39。

赛车造成的伤亡

尽管在滑翔时遭遇意外,狄贝勒又再度赛车了。一九八零年八月一日,他在德国霍京罕大围练习时撞车身亡。

什么动机促使人去冒这样的险呢?一位权威人士声称:“赛车手受到竞争精神、可得的财富、名誉和光荣所驱策。”(《大英百科全书》,大项目,第十二卷,569-70页)但在这种竞赛已遗下了不少有名或无名的死者,这是不可不知的。同一本百科全书继续说:“在过去多年,已有千百名驾驶员和观众在赛车中丧生。赛车的性质已含有危险成分。……危险会继续发生。当危险发生时,难题是怎样保护驾驶者和观众。”

也许主要的问题是,“财富、名誉和光荣”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吗?为了博取迅即被人遗忘的世界冠军名衔而冒生命危险是值得的吗?

个人的决定

在生活上有多种活动都会牵涉到些少危险而可能导致受伤或甚至死亡。例如乘飞机旅游、开车入市或者只是横过道路,也能遭遇意外。可是,这些轻微的可能性并没有阻止我们继续过正常的生活。

在另一方面,有些活动并不是我们有义务从事或生活所必需的,但却要冒大得多的生命危险。在这些事例上,各人必须自行正视一个牵涉到责任的问题,这是值得尝试的吗?在这方面,基督徒特别应该在把上帝的恩赐——生命本身——置于险境之前再三考虑。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