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4 4/8 3-4页
  • 你怎么知道?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你怎么知道?
  • 警醒!1984年
  • 相似资料
  • 人能够带来恒久的和平安全吗?
    真正的和平安全——怎样才能获致?
  • 人口爆炸——多大的威胁?
    警醒!1984年
  • 普世人口的增长——一个关系重大的问题
    警醒!1992年
  • 关于核战争,圣经的观点是什么?
    更多热门话题
查看更多
警醒!1984年
《警》84 4/8 3-4页

你怎么知道?

“倘若世事照现今的情形发展下去,到了公元2000年世界就会……”

诸如此类的预言现时已变成司空见惯。属于这种题材的书籍、杂志、报纸文章和广播充斥市上。专业的“未来学家”像古代宫廷的先知一样借着预言未来而赚取薪酬。他们所宣告的事实和统计数字往往互相冲突,令人困惑,以致大多数人根本不知相信什么才好。

以绝大多数而言,此类预言为世界描绘一个黯淡、绝望的前途。他们列举人口爆炸、粮食短缺、染污、能源危机、核战等祸患。例如,美国政府出版、长达800页的《全球2000年报告》提出警告时日已无多,“除非各国集体和个别地采取勇敢和创新的步骤,否则世界进入廿一世纪时预料必会有灾祸发生。”

联合国环境计划组所发表的637页的报告也提出类似的评估。它谈及“在一个病态、挤拥的世界中,神经质的居民将继续弄污空气与水,同时设计更有效的方法去互相残杀,”多伦多的《环球邮报》说。

另一方面,许多具有同等资格的专家却把此类报道看作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他们认为国际机构的官员夸大其词,目的只是要增加所得的拨款。他们声称,科技会设法弥补短缺,世事到头来自然会平顺。

可是,值得留意的是,双方的专家时常抓住同样的资料,但却作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例如,在《最后资源》一书中,经济学家西门(Julian Simon)辩称,即使“由于天时、战争、政治和人口移动,世上一向都有短缺的危机,”那不过是短期的。“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他声称,“通常使我们获致永久的较大能力去取得资源,因为我们会在寻求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随着人口的增加,他补充说,“我们会有更多人去解决难题,使我们在长期方面获得代价较低和较少缺乏的好处。”

以‘救生船伦理学’知名的环境专家哈定(Garrett Hardin)则采取完全相反的意见。他声称我们所拥有的仅是“粉饰的文明——上层好看,底下是垃圾。”他反驳人口增多意味到解决难题的人也相应地增多之说,所用的论据脍炙人口:“英国目前的人口比莎士比亚时代多11倍——但是它能产生11倍的莎士比亚或甚至仅产生一个莎士比亚吗?”

我们若研究一下正反两面的论据,便会留意到一个显著的共通之点:大家都承认今日人类正面对前所未见的重大威胁和难题,因此急需采取若干行动。当专家们彼此辩论应采取什么行动之际,营养不良和疾病使千百万人受苦和死亡,有越来越多动、植物成为绝种,空气和水源受到染污、各国则大事扩增核子武器。

即使今日世人死于一项或另一项原因的百分率较前为低,但这项百分率却代表千百万人的性命。即使若干地区的物质生活水准较前为高,世上大多数人依然过着赤贫的生活而没有真正改善的希望。因此我们并没有理由感到安慰。

甚至在物产比较丰富的少数地区,我们也很难说生活质素有任何改善之处。那里的人也许不愁粮食和燃料,但人们却时刻为核战大毁灭而恐惧。他们的生命、财产时刻受到犯罪、暴力和捣乱所威胁。财富受通胀所侵蚀。家庭受离婚和少年犯罪所破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若要探知未来,我们必须看出实际发生的事与有些人以为或预告会发生的事绝不相同。我们应该只凭事实而非某些人的猜测。曾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波尔(Niels Bohr)有一次说,“预测是十分困难的事,尤其是预测未来。”“目前趋向若继续下去”或“除非加以补救”等话如此常见于对未来所作的预测中,这使我们看出较好的前途不但有赖于寻得解决现今难题的方法,同时也有赖于我们是否愿意加以实行。

关于大祸将临的许多预测有促使世人和列国采取行动吗?他们会采取行动吗?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