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4 9/8 11-13页
  • 我怎样才能使父母了解我?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我怎样才能使父母了解我?
  • 警醒!1984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对父母忠实
  • 拨出时间交谈
  • 倾心吐意
  • 倘若发生歧见又如何?
  • 为什么父母不了解我?
    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
  • 为什么父母不了解我?
    警醒!1984年
  • 我可以怎样多了解自己的爸妈呢?
    警醒!2009年
  •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
查看更多
警醒!1984年
《警》84 9/8 11-13页

青年人问……

我怎样才能使父母了解我?

“我看出我们彼此令对方痛苦,”17岁的维姬说。“虽然我确知爸爸是爱我的,可是他绝不了解我,妈妈则在感情上‘漠不关心’。我憎恨回家。”维姬希望结婚,这是离家的方法之一。“我父母不知道我多么努力做对的事。我只是无法和他们沟通。我不能去我所想去的地方,见我所想见的人。我非离家不可!”但是她首先和一位较年长的朋友谈论这件事。

“维姬,请想想你的父母——你的骨肉之亲。他们曾把你养大,”那位富于洞察力的年长妇人说。“你若无法处理这种关系,又怎能处理与一些年龄和你相若,但却没有用17年时间爱你的人之间的关系呢?何不设法努力改善自己的品格?”这些话使维姬加以考虑。

你若是维姬,你会怎样行?最容易的途径也许是离家。可是维姬采取较难的途径,她自思,‘我要专心努力做对的事和改善自己的性格。这样爸妈也许了解我多一点。’维姬和其他的人怎能成功地使父母了解他们呢?

对父母忠实

以往维姬在若干程度上过着双重的生活;她违背父母意愿,秘密与男孩约会。她肯定父母不会了解她对于男友的感情。她和父母之间的隔膜因此日益加深。

但维姬并不是唯一担当两个角色的青年人。矛盾的感情或“少年的私欲”可能在青年的心里泛起,使他们感到自己处于这些感情和父母的期望交迫之下。(提摩太后书2:22)例如,安恩在14岁时就和她在学校里结识的男孩秘密发生了性关系。她虽然抱怨父母对她不了解,但她承认说:“我在学校里的生活和家庭里的生活完全不同。我具有双重性格。在学校里,我像朋友一般为所欲为,但在家里却装做成一个纯真少女的模样。”她在15岁就怀了孕。

“在事情发生之前,我绝不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我背着父母所享的乐趣和自由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安恩解释。“当我在家里装作纯洁时,我并没有和妈妈讨论我对男孩们的感情,我认为她不会了解我。现在我要养育一个私生子,我意识到她的确了解,缺乏了解的其实是我;我看不出自己的心错误到这样的程度。”安恩现在明白——但是太迟了——圣经在箴言(28:26)所表达的真理:“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凭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

另一方面,维姬却忠实地看看自己。她很快就看出父母是对的,她自己的心是错误的。她开始“凭智慧行事”,不再与男朋友来往,虽然这样行十分困难。她这样行乃是消除她与父母之间的感情隔膜的第一个步骤。她同时得以避免性不道德所导致的可怕后果。

也许你亦需要对自己和父母忠实。担当两个角色无疑会妨碍父母了解你。

拨出时间交谈

“这是我和父亲一起的最佳时刻,”约翰论及他和父亲一起前往消夏别墅的旅程说。“我有生以来从未试过花6小时和他单独相处。首途6小时,归程6小时。没开汽车收音机。我们真正畅谈。我们仿佛彼此发现对方是怎样的人一般。他比我所想象的深刻得多。我们成了知己。”

何不养成经常坐下来与妈妈或爸爸畅谈的习惯呢?让他们知道你生活上的各种活动,并且汲取他们的经验。你在起初可能发觉这样行有点不自在。维姬便是个例子。“我绝对不习惯与年长的人相处。但是我留意在父母与其他成年人交往时跟着去。逐渐我和父母一辈的人建立起友谊来;这使我对事情具有较为全面的看法,与父母交谈也容易得多了。家庭气氛因而大为改善。”

与一些从岁月积聚到智慧的人交往可以使你不致对人生采取一种狭隘、局限的看法,但是单与年轻的同辈为伍就难保没有这样的危险。——箴言13:20。

倾心吐意

‘我把心里想说的话倾吐出来,我诚实地把所知的说出。’三千五百年前的一位青年人以利户这样说。(约伯记33:3,《伯克氏译本》)以利户对长者约伯‘倾心吐意。’你和父母也有这样的交谈吗?这件事也许极之困难。

例如,青少年格力哥里感到他的母亲完全不讲理。他以尽量在外流连来避免激烈的争吵。但后来情况变成极之恶劣。他于是前往自己和家人常去的耶和华见证人王国聚会所向小组的长老求助。长老们仁慈地劝他多和母亲谈话,‘倾心吐意’地说出自己的心事。——雅各书5:14。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开始对妈妈诉说自己的感想,”格力哥里说。“我告诉她为什么我希望做某些事而不是以为她已经知道了。我许多时开诚布公地解释自己并不是故意想做不对的事,我也告诉她因为她把我像小孩一般对待,这令我多么难过。她于是开始了解我,家里的气氛也逐渐改善。”

格力哥里保持忠实,他并没有过着双重生活,企图以蒙骗手段使母亲让他自行其是。不,他真正对母亲‘倾心吐意’,而母亲也逐渐增加对他的了解,对母亲或父亲吐露自己的弱点或棘手的难题虽然可能看来是一件痛苦的事,但这样行乃是获致父母了解的重要步骤。——箴言23:26。

倘若发生歧见又如何?

你和父母的意见若不一致,请记得:交谈而非争论。“愚蠢人怒形于色,聪明人心平气和。”(箴言29:11,《现译》)提高声音,‘怒气大发’并不是增进了解的方法。

要表明你是个聪明人而不是愚蠢人,方法是心平气和地讨论自己看法的合理之点。要以事论事而非争辩说,“人人都这样行!”

可是,你必须面对一项事实,有时父母会否定你的意见。这并非意味到他们不了解你。他们也许看出你的途径有害或有不良的倾向,因此想保护你。“我母亲对我很严格。她什么事都知道,”一位16岁的少女透露。“她禁止我做某些事,或规定我必须在什么时候回家,这使我很不高兴。但她其实是真正关怀我的。”然后,论到她的朋友,她继续说:“她们在街上流浪,为所欲为,她们的母亲并不真正关心她们。但我的母亲……她小心照顾我。”

这位少女是散居在美国、阿拉斯加和波多黎各各地920位12至18岁的少女之一,她们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诺嘉(Gisela Konopka)博士所作的广泛调查中受到访问。这位研究者在《少女——青春期的肖像》一书中作出结论说:“大多数女孩所憎恨的不是严格而是被“看轻”,被人视作小孩来对待。严格本身,若伴之以尊重,是受青年人所赏识的。”

不错,赏识。这就是大多数青年人对乐于聆听和给予坚定指导的父母所怀的感想。事实上,科诺嘉博士报告说:“令人惊异的是,绝大多数被青年人认为最了解他们的人乃是家庭成员。”据报认为成年人可亲可信的少女差不多占全数的百分之75。

互相了解为家庭所带来的安全和温暖是难以言喻的。它使家庭在痛苦的时刻成为一个避难所。维姬、格力哥里和其他的人都深以为然。但为此付出真正努力是必需的。要尽你的本分。若然,你便能够说,‘我已经使父母了解我。’

[第12页的图片]

将自己的感觉披露出来乃是帮助父母了解你的最佳方法之一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