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84 8/8 28-31页
  • 从愤世嫉俗转变为爱戴上帝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从愤世嫉俗转变为爱戴上帝
  • 警醒!1984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天主教的道理对我毫无帮助
  • 学习手艺
  • 初次接触耶和华见证人
  • 学习爱上帝和他的子民
  • 新的基督徒生活
  • 现在的生活饶有意义
  • 虽然残废,却仍保持喜乐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0年
  • 我会“跳跃如鹿”
    警醒!2006年
  • 从绝望转为喜乐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 感激耶和华那持续不断的支持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4年
《警》84 8/8 28-31页

从愤世嫉俗转变为爱戴上帝

我们在巴黎的住所附近有些30层高的大厦,雄视着高度只及一半的其他房屋。与这些高楼大厦比较,我的确十分细小。我是个身高只有1.2米——不及4英尺——的女人。

我在1942年出生时,据说当时是家中最硕大的婴儿;很不幸地,我也是最孱弱的。出生之后8日,母亲看见我像个臂膀脱臼的娃娃,于是求医诊治。医生诊断我所患的是罗布斯坦生(Lobstein’s)病,a这意味到我会终生是个伤残者。后来果如所料,我的腿骨折断了十余次。我的两腿变成畸形而发育不全,以致我不能行走。

尽管健康情况不佳,我仍能进入一间普通学校,其中有三个班级是专为伤残儿童而设的。每日晨昏有专车接送我上学和回家。我14岁时停学进入修女在巴黎开办的医疗中心。我在那里住了几年,接受著名骨科专家杜郝鲁圭特(Jean Ducroquet)教授的治疗。他使我获得极大的喜乐:能够稍为行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接受了多次手术和固定在石膏模里多月,随之而来的是一段悠长、痛苦的康复时期。长大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和别人并不一样,我无法经历到别人所享的同样喜乐。更糟的是,我看不出自己的难题有什么解决方法。

你不难了解我何以自幼便养成愤世嫉俗之心。可是我最后却得以克服这种心理,转而爱戴真实的上帝。这件事怎么成为可能呢?

天主教的道理对我毫无帮助

当我在天主教中心留医时,我对天主教较为熟悉。我曾经受洗,但既然我的父亲是个共产主义者,他从来没有教导我相信上帝。因此我自称为无神论者。像其他许多人一样,我相信学校所灌输的进化论。

你可以想象,当修女们对我谈及一位仁爱的上帝时,我以愤激的心情质问她们:“为什么你的上帝让我生来就是伤残的?”她们回答使我惊异:“因为他爱你。”多么荒谬!我拒绝接受这个认为上帝会使他所爱的人受苦的主张。在我看来,宗教仅是金钱和礼貌习惯的问题而已。可是当我16岁时,为了不使修女们失望,我初次参加领圣体。

学习手艺

再度回家之后,我希望能过正常的生活。我学会速记,然后进入蔡斯苏些利一间新开办的簿记学校攻读。我取得簿记方面的文凭。这时我意识到,由于健康情况,没有人愿意雇用我。

一个侏儒症患者和不良于行的人怎能找到工作呢?这件事绝不容易。此外,我向之求职的公司也不能离家太远,因为那时我要坐手操式三轮车往来,它使我十分疲倦。

我在几个月之后才找到工作。在等候职业时我替一家小商店编织东西。最后,在1966年1月10日,我进入一间出版社的会计部工作,这对我的确是极大的喜乐。我终于能够像常人一般工作了。我在那里服务了4年。自1973年以来我没有工作,只靠国家给予的伤残津贴过活。

初次接触耶和华见证人

耶和华见证人初次上门探访时我正与母亲同住。我接受了两本杂志,原因是只需付出极少的捐款,可是我没有阅读。后来我和母亲各自迁出,另居别处。

有一个星期六,其他两位见证人来我的新居探访。我接受了杂志,但又没有阅读。由于对宗教不感兴趣,我决定在他们下个星期六再来时不给他们开门。但后来我改变主意,因为既然我应允让他们回来,不开门实在是太不礼貌了。

我认为必须告诉他们当时我所信的事——许多人也这样相信——圣经仅是人的著作,而人是从猿猴而来的。可是他们所说的话大大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来访的少女对我表明有许多理由使人相信有一位造物主存在。她运用《人从进化抑或创造而来?》一书所引述牛顿爵士对太阳系所作的推理。b她所用的逻辑使我十分感动,以致我开始怀疑自己认为没有上帝的信念是否正确。

她同时解释,上帝应许要终止人类的一切疾病。她提醒我耶稣在地上时曾治愈各样残疾。她在探访时给我看三本书,内容与我们所讨论的话题有关。其中最打动我心的是永生的希望。我问:“你希望永远活下去吗?”“是的,当然!”她回答说,并打开圣经表明她这样确信的理由。“可是,”我想道,“这个少女看来不像是盲信者,也不像是白痴。”她的优良仪表和平衡态度使我接纳她所提议的圣经研究。她离去之前向我推荐《导至永生的真理》一书,我问道:“能够把三本书全都留下吗?”

使我感到欣慰的是,圣经研究是免费的。我不是吝啬,但一向认为宗教都太重视金钱。一位同事曾经给我一本圣经。我尝试阅读,但没有成功。我读到创世记所载的家谱时就停止了。现在既然有人提议跟我圣经研究,又何必拒绝呢?也许我不是百分之百的无神论者。也许我不自觉地寻求某些东西,但宗教看来对我的难题并未能提出补救方法。刚相反,以一般而言残废的宗教信徒看来并不比我快乐。

学习爱上帝和他的子民

圣经研究使我能对那位少女所表达的思想作深入的检讨。按照逻辑,我同意圣经在罗马书5:12所作的推理和解释,它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我了解到自己的身体残缺乃是亚当的罪所造成的无数不幸后果之一。我同时接纳圣经所提出的身体获得医治的希望,例如以赛亚书35:6告诉我们:“那时瘸子必跳跃像鹿,哑吧的舌头必能歌唱。”

但是在我看来,最困难的事莫过于学习去爱名为耶和华的上帝。我认为宗教不应是空泛的安慰,我希望能够立刻获益。后来我尝试遵行圣经的教训,果然产生良好的结果。例如,提摩太前书6:11所推荐的忍耐帮助我在精神上适应伤残人士的生活。

与我主持圣经研究的见证人,约塞琳,曾多次邀请我前往王国聚会所参加聚会。我决定拒绝接受,因为我以为这种聚会与天主教的仪式大同小异。但我终于让步,约塞琳乘计程汽车前来接我。我必须承认在聚会中所听到的并非全都明白,可是我受到的热烈欢迎使我深为感动。虽然没有一个人是我认识的,但有许多人前来和我握手谈话。另一位见证人和他的家人驾车送我回家。他态度友善,并说下周再来接我。我不喜欢说谎,也提不出有效的拒绝理由,于是答应下来。这样,我开始逐渐经常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

随着我从上帝获得愈来愈多的属灵祝福,我对他的感谢也日益增加。我了解到圣经含有稳固的道德基础。它带给我许多幸福。现在我知道要做些什么和信些什么。我的虔信不是仅由于希望获得治疗,虽然这件事十分重要。我希望在现今获得安慰,而我已找到安慰了。我新近结识的基督徒友伴和我现在能够在灵性上帮助别人一事为我带来了莫大的喜乐。

开始研究圣经大约10个月之后,我在1971年8月受了浸。

新的基督徒生活

我现时所住的高层大厦对我的轮椅活动有很多方便之处。我能使用电梯去接触不少住在附近的人。有三个基督徒家庭和我住得很近。

1978年4月,我接受胫骨手术而在疗养院休息了三个月。我在当地小组所结识的基督徒弟兄姊妹邀请我到他们家里。他们的仁慈使我深受感动。在我住院留医期间,我原本隶属的小组的见证人趁我离家之际为我所住的单位黏上墙纸。获得这样的帮助实在是一项福分。

尽管身体残缺,我却在属灵方面帮助同胞而获得很大快乐。许多时人们看见我上门探访而感到惊讶。有些人以为我上门乞求救济。有些人则为了使我高兴而接受基督徒刊物。偶尔有人表示愤怒,说耶和华见证人利用伤残人士去打动人心。可是,大多数人都对我很有礼貌,耶和华的名在我的邻里中特别为人熟知。我想到自己能被用来对那些尚未认识上帝的人传扬圣经真理便“心花怒放”。

不错,基督教为我带来了我所真正寻求的东西——“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提摩太前书4:8)此外,自1976年以来,每年我有若干次权利每月以60小时从事传道和教人的工作。事实上,自1981年9月以来,我将传道时间增至每月大约一百小时。

现在的生活饶有意义

合计起来,我已接受过12次手术——臀部1次,腿部11次。当有人谈及我身材短小或伤残时,我依然感到伤心;可是,圣经给予我能够再度灵活运用四肢的希望;这使我能够活下去。

每逢我在心里感到自怜,我就取出从《守望台》和《儆醒!》杂志搜集的鼓励文章来阅读。其中包括“为之而生活的价值标准”和“学会适应一定不易的事态”等。我同时记得有些关于其他伤残人士的文章,例如有一位瘫痪的见证人躺在榻上不能行动,要以闭路电视和传声设备来参加聚会,并且以长老身分为小组服务。c这些例子帮助我了解到伤残的人也能获致快乐。借着圣经和上帝的圣灵之助,我已克服了愤世嫉俗的心理而过着较好和较快乐的生活。——柯烈特·李妮亚口述。

[脚注]

a 四肢骨骼容易折断的骨骼脆弱症。

b 牛顿指出既然简单的手摇太阳系模型也需要有一位聪明的工匠去设计,认为真实的太阳系反而无需有设计者和制造者而能够自动产生实在是愚不可及的。

c 《儆醒!》1979年8月8日刊,第25页;《守望台》1978年9月15日刊,第3,4页;和1980年5月15日刊,第4-6页。

[第30页的精选语句]

我尝试遵行圣经的教训,果然产生良好的结果

[第30页的图片]

柯烈特·李妮亚在轮椅上向人作见证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