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真的“为了运动的光荣”吗?
在美国加州洛杉矶举行的奥运会无疑令人感觉兴趣,它的前身原本是2,760多年前在希腊南部奥林匹克举行的宗教节日庆典。这项庆典是为了祭祀他们认为在奥林匹斯山施行统治的大神宙斯而举行的。从这项庆典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它首次在公元前776年举行。古代希腊各个城邦派遣本地最优秀的运动选手前往参加四年一度的运动会。
这项传统延续至公元393年,那一年是最后一次举办的古代运动会。翌年,运动会被“基督教”皇帝狄奥多西下令禁止。皇帝同时禁止所有异教(非基督教)习俗在罗马帝国境内流行。那么,奥运会是怎会在今日存在的呢?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青年教育家郝伯丁(Pierre de Coubertin)对英国公立学校举办运动一事留下深刻印象。他确信平衡的教育应该包括运动在内。后来,正如一位传记作家写道,“他大力提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郝伯丁的游说果然成功,189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得以重开,并且很恰当地在希腊的雅典举行。
除了其他事情之外,郝伯丁认为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可以促进世界和平。在这方面他可说是大谬不然。自1896年以来,运动会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而两度中断,并且时常受政治问题所困扰。在1974年,当时的国际奥运委员会会长基拉宁(Killanin)爵士不得不说:“我吁请每位个别的男选手和女选手,倘若他们希望利用运动来达成政治目的,就不要前来参加奥运会。”
在1976和1980年,他的忠告产生了相反的效果。不少国家以抵制奥运会来强调政治上的不满。1980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奥运会结束时,基拉宁爵士发出另一项呼吁:“我恳请世界运动选手在大祸来临之前保持和平团结。……奥运会绝不应被用来达成政治目的。”这些呼吁之成为必需正好表明奥运理想已受到政治威胁。多个共产国家退出洛杉矶奥运会更进一步强调这点。
“为了运动的光荣”?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真的基于体育精神和公平的比赛吗?在《奥运:最初的一千年》一书的书评中,英国作家兼学者鲍威尔(Enoch Powell)评论说:“它们在本质上并不具备体育或体育家精神。运动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取胜。运动会没有‘亚季军’,但是胜利,即使以不择手段来取得,也是好的。这些乃是危险和残忍的竞技。”事实上,该书声称:“竞技者祷告‘若得不着[胜利的]花冠就宁可死亡。’”
现代奥运会在表面上具有较纯正的动机。正如奥运规章所载:“奥运会最重要的事不是取胜而是参加,正如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奋斗。要紧的不是征服而是尽力而为。”在运动会的开幕仪式中由一位选手奉全体的名义复述奥运的誓言或承诺。誓言是郝伯丁制订的:“我奉全体参赛选手的名义应允参加奥运会,尊重和遵守大会的规章,为了运动的光荣和我们队伍的荣誉而保持真正的体育精神。”
这些话听来的确很高尚,可惜时代已经不同了。今日的现实已变成如何?美国加州洛杉矶奥运会真的反映这些理想吗?数千名选手在那里争夺几百面金牌,他们是根据郝伯丁的最初理想而比赛吗?奥运会幕后的真正驱策力是什么?是体育精神和公平的比赛吗?运动会以有意义的方式促进和平与友谊吗?抑或它仅是政治斗争的另一战场?
[第21页的图片]
古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本质上并非运动……它们是危险和残忍的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