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短缺是什么的证据?
耶稣曾说,圣经称之为事物制度终结的“征象”的特色之一是“粮食短缺”;他预言“届时多处必有饥荒。”可是,他让我们有理由怀持希望,因为他解释多处地方的粮食短缺乃是“得赎”的日子已“临近”的证据。——参看路加福音21:7,11,28。
我们在今日真的看见表示拯救已临近的粮食短缺吗?不少人作这样想。你又如何?
请考虑事实
战争是造成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首次的全球大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粮食严重短缺是可以预料得到的。事实果然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祸更大,它同样产生粮食短缺的悲惨后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难题相当严重,事实上,在1945年,联合国首次设立一个固定的专门机构,FAO(粮食农业组织)。这个组织的目的是要缓和世界饥饿的难题,它在最初20年的活动建立了不少功绩。可是,正如《1966英国年鉴》透露,基本的状况依然不变。我们读到:
“据粮食农业组织的1965年评估,世界人口和粮食供应潜力之间所显露的不均衡被许多人视为相当严重,若非已达到令人担心的状态……美国南达科塔州选出的上院议员麦戈文(George McGovern)把粮食的不均衡状态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三十年的第一号难题。’”
十多年之后,在1978年,难题依然存在。事实上,情形正在日益恶化(参看附表),以致促使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设立了一个有20位成员的世界饥饿对策委员会。委员会的目的是:定下对策在本世纪末消除世界饥饿难题。目标非常可嘉,但是否能达到呢?
难题的原因何在?
把一切罪责光是归于人口过剩是不对的。事情其实复杂得多。一本科学杂志(Bildder Wissenschaft)评论说:“决定性的因素看来不是人口增长率本身而是各政府在推行适当的农业计划方面的失败。”
所谓天灾,例如旱灾和水灾,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在1981年,据估计天灾曾使1,400万中国人要接受紧急粮食配给。政治的动乱和工作不稳定也促成轮购粮食的人龙,正如同一年在东欧若干国家曾实际发生的情形一般。
非洲是说明另一个因素的最佳例证。在这个世界最饥饿的大洲的29个国家中有23个被FAO列为“粮食异常短缺”。《新非洲》月刊写道:
“在殖民地主义影响之前,非洲的粮食本可自给自足。剩余的粮食可以在本洲之内贸易。可是,欧洲列强把非洲分割之后同时强迫非洲社会生产为出售而栽种的农作物。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这种转变特别加速。非洲已经“发展”成为西方世界营利作物的生产者。……奢侈品作物如花卉、茶叶、咖啡和可可,工业作物如橡胶、棉花和西沙尔麻等。”
这些和其他多种因素促使粮食短缺成为一个世界难题。在难题获得解决之前,有多少人注定要饿死呢?
1980年代的展望
1980年,在坦尚尼亚阿鲁沙举行的世界粮食会议所发表的报告声称,发展中诸国的前途黯淡到前所未见的程度。它预言1980年代将会变成“粮食短缺的十年。”会议的行政首长威廉斯(Maurice Williams)有感而说:“我但愿能够说前途有望,可是我担心的是,我们正迈向非洲永久粮食危机的时期。”
在应付粮食短缺的各种因素,如干旱、战争、政治动乱、疾病或害虫、天灾等方面,人的成功充其量是有限的。同时,政治上的利害关系、管理的恶劣、运输的困难、官僚主义的障碍、短视和贪污使难题更难克服。《世界末日之书》的作者泰勒(Gordon Taylor)声称“危机”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随着世纪末的临近而更加迫切。”
(美国)总统属下的世界饥饿对策委员会也作出类似的结论。《时代》杂志报道委员会的发现说:“今日的饥饿难题乃是杀害千百万人的周期性饥馑,与过去的饥饿有显著的差别。现今,年复一年地,世界有多处地方粮食不足,全球人口足有百分之25处于饥饿或营养不良的状态,每八个人当中便有一人极度营养失调。……该项报道预言在今后20年内可能会有一场大饥荒发生而造成巨灾。”——楷书本刊自排。
简言之,这些事实表明什么呢?现今受粮食短缺所影响的人数多于历史上的任何时代,而难题却不像以往一般属于暂时性质,反之它们变成了今日世界的固定特色。尽管科学方面突飞猛进,人类看来仍未有任何解决方法。这些事实使现今的粮食短缺成为一种新的现象,正如我们期望看见耶稣所说的“征象”获得应验一般。
可是,不要忘记耶稣说,在“多处”发生的“粮食短缺”乃是“得救的日子”业已“临近”的证据。耶和华见证人很乐意帮助你对这个令人振奋的前途有更清楚的认识。
[第29页的图表或图片]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世界饥饿
严重粮食不足的人数,以一百万人为单位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970 360 1977 420 1981 800
(根据粮食农业组织所提供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