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需要
“金钱为万恶之根。”你曾听过有人这样说吗?事实上,它只是全句话的一部分,那全句话是:“贪财是万恶之根。”a
不错,由于人自私地贪爱钱财,这的确曾造成许多罪恶。大多数犯罪都是为了攫取非分之财所致。可是,今日若没有金钱存在,我们又会如何呢?
当然,有一个时期人还没有使用金钱。甚至在金钱面世之后,它的用途也是有限和不规则的。那时的农人近乎自给自足。他们以物品换取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直接作物品交换。可是,他们遭遇若干困难,尤其是以从事某种专门业务或受雇的工人为然。
耶稣曾在一个比喻中提及这类工人,比喻中的家主雇人到他的葡萄园作工。(马太福音20:1-16)受雇的人议定工钱若干,这件事透露当时已有金钱流通和确立了货币制度。可是,试想象一下,工人所得的工资若不是金钱而是若干重量的葡萄,情形会是怎样!
你也许喜爱葡萄,但当然不愿每餐吃的都是葡萄。你想享受一些丰富和多样化的食物,例如肉类和蔬菜。你同时想有鞋子、衣服、燃料以及其他物品和服务。因此你不得不找寻一些乐意售卖这些东西的人。
可是,那些人若不喜欢或不想要葡萄又如何呢?于是你就要另找别人,他们愿意接受你的葡萄,并且给你一点东西去换取你所需要的物品。但全部交易过程所需的时间也许比你初时用来赚取葡萄的时间还长!
另一个难题是,用作交换的物品所指定的价值。例如,多少葡萄才可换一只鸡?用多少葡萄去换一双鞋?每件作为交易的物品都要和其他物品的价值相等。《金融、银行制度和美国经济》一书说:“例如,市场上有1,000种不同的货品和服务,若没有金钱的话,用来衡量它们的相对市价的就不是1,000个金钱价格而需要有49万9,500个不同的交换率了!”
这样,要记得的事不但非常之多,而且由于情况不一,目录也要不断作出修正和调整。同时,你想出卖的商品——例如一头牛——的价值若高于你想买的斧头,这件事怎样处理呢?你若想把牛从多个人换取多样东西,谁应该要那头牛呢?在这样的环境下,处理商务会多么困难!因此,在货品或服务的交换方面无疑需要有个共同标准去处理。金钱于是应运而生。
以下是金钱的几种基本作用:
● 作为交易媒介,使人能较易从别人取得货品或服务。
● 作为衡量价值的准绳——计值标准单位——借以较量和表明所有货品和服务的价值。
● 作为储存价值的工具,借以将赚取的价值节省或积聚起来供日后之用。
金钱的创设使人能经营工业化的大商业去生产种类繁多的消费品。借着金钱,我们可以得到最新和最佳的货品和服务。金钱是经济增长的命脉,商业贸易所依靠的要素。由于它,多种专门化的事业才可以存在。
科克伦(John Cochran)在他所著的《金钱、银行制度和经济》一书中写道:“金钱这个如此有用和可取的仆人有时也会行差踏错。金钱能带来大福,也可以造成大祸。”对于现代复杂的经济制度来说,这话尤其真确。在现代的经济制度之下,一夜之间,人可以发财或破产,商业可以兴旺或倒闭,政府可以繁荣或垮台。种种变故的中心都在于金钱的巨大储存处——银行。近年来,银行倒闭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足以令人担忧吗?
[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