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对策?
对抗温室效应的主张纷至沓来,增加之快不下于全球的污染。有些看来颇有成功希望。有些则否。
1 太阳能:主要是由于油价下跌的缘故,近年来利用太阳能一事已较少人提及。可是,现时太阳电池在效果方面已有戏剧性的突破。正如《纽约时报》最近报道,“由太阳能改变成为电力的效果首次能够比得上常规的发电方法。”太阳能若真的能够与普通的发电方法竞争,各国以太阳能发电取代常规的发电厂,这种科技无疑有助于减少温室的散发。
2 氢燃料:这项建议至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使用纯氢代替石油产品作为飞机甚至汽车的燃料。从‘温室效应’的观点看来,氢燃料的优点是燃烧起来十分清洁。氢的燃烧绝不会生出二氧化碳,所生的只是蒸气而已。氢是极佳的能源。事实上,同量的氢燃料与喷射机燃料相较,氢燃料可以耐用三倍时间。难题是,氢燃料的价格也昂贵三倍。更大的难题是,液体氢必须保存在极冷和巨大压力之下。漏出的燃料可以导致灾祸性的爆炸,美国太空穿梭机挑战者号的遭遇便是一例。
3 太空屏蔽:曾经有人建议在外太空设置用稀薄塑胶造成的巨大“阳伞”,使它的巨大阴影投在地球之上。众卫星的面积需要相等于地球面积百分之2才能抵消预期二氧化碳的倍增。这项计划显然不会受天文学家所欢迎!
4 在普世重新造林:若要从大气层除去二氧化碳,你知道已有一些十分有效、不致造成污染和能够自我保养的方法存在吗?它们便是植物。绿色植物使用二氧化碳作为食物,把碳留作己用,以氧作为排泄物放出空气中。如果一切均等,则二氧化碳的增加应该刺激普世的植物生长,把额外的二氧化碳耗尽而大大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但可惜的是,在植物方面,并非一切都是均等的。在每英亩地方能够除去最多碳气的植物是树木,但今日普世各地的树木正以惊人的速度被人砍伐。
面对这种全球的趋势,许多科学家正大力鼓吹重新造林以对抗温室效应。例如,科学家们指出,1000万英亩树木可以在今后十年吸收发电厂所放出的全部二氧化碳。这些计划若要达到目标,将要耗资数亿美元;一年之前,美国参议院曾讨论过这项计划。
此议也许能在美国实行,但热带诸国又如何?鼓励植树计划并不受挨饥抵饿的穷人所欢迎,他们正在大量砍伐树木以求拨出土地去耕种农作物。可是,世界各地的热带雨林乃是地球产生氧气的生命线的一个重要部分,而雨林中的树木正被人肆意砍伐、焚烧和蹂躏。地球的生命线会被剪断吗?
5 CFC死亡射线:人可以从地上把巨大的激光射进大气层中,调校至氯氟化碳能够吸收的能量频律。科学家希望这种能会在CFC升到同温层对臭氧层进行破坏之前把它的分子爆碎。但难题是这样的激光相当昂贵,而且需要巨量的能。据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家斯蒂克斯(Thomas Stix)说:“你并不知道能否使激光的能仅被CFC而不被其他分子——例如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所吸收。”
6 太阳能卫星:在太空设置大批电池,不论昼夜、有云无云都不停地收集太阳能。然后把太阳能以微波或激光方式传送到地球。这样行的目的是要使用太阳能以代替燃烧更多的矿物燃料。但这件事在技术上的障碍和规模的巨大方面实在令人气馁。
[第8,9页的图解或图片]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1 太阳能
2 氢燃料
3 太空屏蔽
4 在普世重新造林
5 CFC死亡射线
6 太阳能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