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1 2/8 4-7页
  • 今日青年——他们所面对的挑战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今日青年——他们所面对的挑战
  • 警醒!199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家庭里的革命
  • 经济忧虑
  • 变幻无常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 怎样的前途呢?
  • 现代青少年的新挑战
    警醒!2009年
  • 今日青年——普世面貌
    警醒!1991年
  • 圣经与青少年道德问题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8年
  • 青年人,你对长老们怀有什么看法?
    王国传道月报-197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1年
《警》91 2/8 4-7页

今日青年——他们所面对的挑战

杨斯(Bettie B. Youngs)博士在自己的作品《帮助青少年应付压力》里写道:“研究表明十来岁无疑是人生最不知所措、压力最大的时候。”过去青年只遇到年轻人的许多难题。可是,今天他们必须同时应付青少年的痛苦和1990年代难以应付的成人生活压力。

弗里德曼(Herbert Friedman)博士在《世界卫生》杂志里写道:“由儿童转变为成人的过渡期,以前从未在这样戏剧性转变的时期里发生——增加幅度异乎寻常的人口、加速进行的城市化,以及资讯和交通方面的科技革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创造出前所未见的环境。”

因此,一个名叫凯西的十来岁女孩子说:“在我们这样的时代长大实在太艰难了。”吸毒、自杀、纵酒——这些都是某些青年对这个“难以应付的危机时代”种种压力和紧张的反应。——提摩太后书3:1,《新世》。

家庭里的革命

杨斯博士回忆道:“我们的父母花时间与我们共处。我们许多人的母亲都以养儿育女作为全时事业。”但今天,“许多女子不能留在家里,以全部时间养儿育女,或者他们不愿这样做。他们出外工作,因而必须在职业和家庭中间疲于奔命。他们在日间根本没有足够时间,因此必须牺牲某些东西。牺牲的往往就是父母能够给儿女的时间和支持。在人生最脆弱的时期里,青少年被撇下独自应付身体、精神、感情上的转变。”——《帮助青少年应付压力》。

在1990年代,我们无疑会继续见到家庭结构由于离婚(在美国,百分之50的婚姻以离婚收场)、未婚生子、以及未婚同居的趋势而产生戏剧转变。其实在美国,差不多每4个家庭里就有一个家庭只得单亲照料。有越来越多家庭是由再婚所构成的继亲家庭。

在这种家庭结构里生活的孩子会遭遇感情或心理受损的危险吗?例如,有些人声称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比传统家庭里长大的青年更易觉得寂寞、忧郁以及缺乏安全感。诚然,许多单亲家庭和继亲家庭显然都对儿女有一点不利影响。事实上,圣经清楚表明,上帝定意孩子由父母双方养育成人。(以弗所书6:1,2)偏离这种理想情况必然造成额外的压力和紧张。

家庭生活革命也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发生。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结构是大家庭。在这些家庭里,所有成年的家人都有分教导孩子。城市化和工业化却急速切断大家庭的联系——也切断了青年所需的支持。

一个非洲女子写道:“没有婶婶或其他任何亲戚告诉我长大有什么含义。父母期望学校教导我们认识这个问题——学校又把这个问题留给父母。儿童对社会的归属感变得荡然无存。”a

经济忧虑

青年人也非常忧虑每下愈况的世界经济。事实上,在发展中国家里,每5个青年就有4个可能会终身贫困、失业。17岁的卢弗住在印度,他说:“目前在我们国家里,有极多青年失业。因此,青年人忧郁沮丧,染上恶习、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又何足为怪呢?”

在富有的西方世界里的青年也有自己金钱上的忧虑。例如,请想想《今日儿童》杂志发表的一份美国少年调查报告:“我们问及青少年他们关心的具体问题时,青少年大都指出与金钱和未来有关的事情。”十来岁青少年最关心的十个问题包括“缴付大学学费”、“国家正走向[经济]不景气”和“挣不够钱”。

但讽刺的是,有些专家相信青年即使经济宽裕,长远来说也会受害。《新闻周刊》杂志说:“到80年代的时候,每4个[美国]中学高年级生就有3个每周平均工作18小时,每月往往挣到超过200美元。”他们的零用钱也许比父母所用的更多!可以预计的是,这些“挣回来的金钱立即就花在汽车、衣着、立体声唱机以及其他青少年享受的用品之上”。

作家鲍德温(Bruce Baldwin)指出这些青年“长大的时候期望……不论自己是否培养责任感,是否力争上游,自然都会有享受丰富的生活”。但他们“离开家庭的时候就蓦然梦醒了。人为的家庭环境也许其实与市场的真正期望,及承担成人职责的要求相距甚远,以致他们可能经历类似文化冲击的情形。”

变幻无常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

道德和其他方面的价值标准变幻无常也使青年人无所适从。斯里兰卡一个叫做拉马妮的少女说:“在我祖母年轻的时候根本未听过……性这个字。夫妻不会讨论性,家人或医生就更不用说了。婚外性关系根本是不存在的。”可是,从前的禁忌已经消亡殆尽了。她报道说:“少年性爱已差不多是一种生活方式了。”

无怪一个调查访问美国510个中学学生时,他们第二关心的问题是,“他们可能染上爱滋病”!但如今“新道德”之门已猛然打开,看来很少青年愿意认真谈及关上这道门,实行一夫一妻——要他们待结婚之后才性交的可能性就更低了。正如一个法国青年问道:“在我们的年纪,我们能够保证自己一生忠贞吗?”爱滋病和其他传染病会继续危害许多青年的生命和健康。

怎样的前途呢?

青年人有另一个叫他们关心的恼人问题。他们未来可能承受一个败坏无遗的地球——其中的大气层耗尽臭氧,其中的温度因全球温室效应而急升,其中茂盛的森林变得童山濯濯,其中的空气和水不适宜人呼吸和饮用——这使许多青年感到忧虑。虽然核子战争如今威胁稍减,许多人仍然怀疑人类是否有前途可言!

显然,今天的青年人面对无可估量的挑战。若没有帮助、督导、指引、他们现今和未来的幸福就岌岌可危了。他们若对未来没有希望,就根本谈不上有安全感。幸好,今天的青年可以随时获得帮助。

[脚注]

a 这里和其他地方引用发展中国家青年人的话都来自《世界卫生》杂志1989年3月刊。

[第6页的图片]

离婚和分居造成的家庭分裂剥夺了许多青年所需的父母支持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