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要!’立刻要得满足的时代
小庄尼的动作要让人知道他难受极了,却叫你忍俊不禁。他肩头下垂,双膝发软,举步维艰。他脸上挂着夸张的悲痛表情——皱起额头,双眼充满恳求,痛苦得连嘴也撅了起来。他心目中只有一样东西:甜品。
他啜泣说:“妈妈!”他只说到这里为止。他的妈妈转过头来瞪着他,手里拿着碗和匙子。她坚决地说:“庄尼,我说最后一次:不可以!如果你现在吃甜品,就吃不下晚饭了。我们在15分钟之内就要吃晚饭了!”
“但我现在就要吃一点!”他大声哭道。他的妈妈停下手来,怒目瞪着自己的儿子。他知道这个眼神是什么意思,只好乖乖撤退,走到另一个房间里默默忍受。他很快就分散了注意力,到晚饭准备好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忘记吃甜品的事了。
许多时候,儿童看来几乎完全受现在所操纵。他们想得到某些东西的时候,总是要现在就得到。他们很难领会一种概念,就是等待更好的报酬,或者由于某种享乐可能在后来对他们有害而不要这种享乐。然而,这个概念是他们需要学习的;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学习。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组科学家最近做了一项研究,观察小孩子是否有能力为了一项渴望得到的报酬而不急于获得满足。他们让儿童在两件他们喜欢的东西之中选择一件。其中一件比另一件叫他们喜欢多一点——譬如说,一块甜饼干和两块甜饼干相比。他们必须等待教师回来才可以得到较喜欢的东西。可是,他们只要按钟,就可以随时停止等待,于是会得到次等的东西而失去较好的东西。科学家记录小孩子的行为,在10年后查看同一群儿童的发展。
《科学》杂志报道,愿意延迟获得满足的儿童在青少年时期生活得更成功。他们在社会上和学业上都成绩较佳,并且比较能够应付各种压力和挫折。显然,延迟满足欲望的能力——等待一段时间才拿取我们想要的东西——乃是一种至为重要的生活技巧。这种技巧也能够造益成年人。
我们天天都被迫选择立刻得到满足抑或延迟获得满足。有些选择看来十分琐碎:‘我应该吃蛋糕抑或小心自己所吸收的热量?’‘我应该看电视,抑或做一些更有成果的事?’‘我应该说那句话抑或噤口不言?’在每件事上,我们都必须权衡立刻得到满足的诱惑和事情较长远的影响究竟孰轻孰重。诚然,以上所提及的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影响更深远的是人所面对的各项道德决定:‘我应该说谎,以求从困难的处境脱身吗?抑或应该用诚实而机巧的方法去应付?’‘我应该对这次调情有回应,看看有什么事情发生,抑或应该珍惜我的婚姻呢?’‘我应该跟别人一起吸大麻吗?抑或应该服从法律,保护自己的身体?’无疑你曾留意到,立即要得满足的途径可以立即把一个人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正如《科学》杂志说:“如果要做事有效,人就必须自愿延迟即时的满足,为了后来的成果而坚持受目标所指引。”因此,如果我们一有冲动,就一定要立刻得到满足,便很可能不会过成功的生活了。
可是,我们却生活在一个坚要立刻得到满足的世界里。支配这个世界的,看来是千千万万个小庄尼的成人翻版。他们不顾后果,一意要现在就得到他们所要的东西。他们这种态度塑造了我们的现代世界,结果使世界的情形每况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