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1 9/8 3-8页
  • 入院留医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入院留医
  • 警醒!199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紧急入院
  • 填写表格及声明书
  • 跟医疗人员商谈
  • 若有困难,如何应付?
  • 亲友生病时
    警醒!2015年
  • 探望病人——如何提出帮助
    警醒!1991年
  • 你准备好面对考验信心的医疗情势吗?
    王国传道月报-1990年
  • 你有权选择
    血可以怎样拯救你的生命?
查看更多
警醒!1991年
《警》91 9/8 3-8页

入院留医

“在首次入院时,我突然觉得我的生命好像已不再由我作主,而且,我仿佛仅成了另一项统计资料似的。”——玛丽·G。

“我还记得,在首次入院留医时,我觉得十分脆弱,毫无保护。”——宝拉·L。

你试过入院留医,并且怀有同样感受吗?无论有抑或没有,你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均很少想到自己会入院留医。然而,说不定有朝一日,你也不能幸免。例如,在1987年,报告显示在美国一地,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入院。在世界各处,这些统计数字因地而异。不过,为了慎重起见,你应当为这样的不测事件作些什么准备呢?

大众市民健康研究小组的组长悉尼·沃尔夫医生评论道:“要肯定实有需要,才可接受入院治疗;这乃是保护健康的重要方法。”无论你住在何处,若是病倒,就有权利及义务获知医疗问题的实况。一般来说,你的医生应当能够给你满意的答复。

但是,若有任何疑问,就最好听取多一项独立的意见。在有些国家里,保险公司甚至需要病人获得第二者的意见后,才肯支付病人接受某类大手术的费用。再者,为了解决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分歧,有时甚至要寻求第三者的意见,这并不是闻所未闻的事。基本的要点是:不论取得一个、两个或更多意见,明智的病人均会拨出时间,决定是否需要接受所建议的治疗及这种治疗有什么好处。

紧急入院

诚然,在紧急的情形下,病人可能没有时间听取不同的医疗建议。在送抵医院后,病人可能已不省人事,不能说话及书写。有时,医生必须立即进行抢救,无法事先找到病人的亲者,以决定病人的意愿或选择。这些情况表明,未雨绸缪、预作计划是至为重要的。a

就耶和华见证人病者而言,这涉及随时随地带备一张新近填妥的医疗指示/免除责任卡。在此卡上,病人事先就医疗护理事宜表达意愿,并提供重要资料,使医疗人员能够与知道病人意愿的亲人或其他人士取得联络。这张重要的医疗卡虽然无法包罗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但却可以作为一份法律文件,在你不省人事时代为发言。

在紧急情况下,若熟悉你的医疗选择及信念的好友及亲人能够来到医院给予支持,医疗卡也会有很大帮助。无论他们能否立即来到,但说不定有朝一日,一张新近的医疗指示/免除责任卡能发挥重大作用,保护你的权利。

至于即使一个人尚未受浸成为耶和华见证人的传道员,因此没有这份证书,他也可以准备一份类似的书面(最好用打字机打的)声明。这份声明应当略述他的医疗意愿,说明任何限制及显示在紧急情况下应当跟谁联络。

填写表格及声明书

在世界各地,病人的权利有颇大差别。(见第7页附框。)在某些国家,病人的权利在近年来显著增多。法律规定,若未获得病人同意(一般来说,这会是一项书面同意),医生不得施行任何治疗。故此院方可能会印备本身的表格,并要求你在其上签名。在你住的地方,情况若是这样,以下的资料应当会有所帮助。

在签名之前,应当仔细看清楚所有表格,因为你一旦签了名,就表示你赞成及同意表格上的所有事项。在未仔细看清楚入院表格或同意接受治疗表格之前,不可由于受他人催促而贸然签名。若不同意标准表格上的某一部分,就要将该部分划掉。即使有人声言这是医院表格,不得修改,但这仍是一份法律合约,只要你不同意,就大可不签。虽然你不想给人留下不合情理的印象,但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妥协。这是很重要的——你有权拒绝同意表格中的任何部分。

仔细查看每段内容,尤其是关于接受手术或以任何方式使用血的同意书。尽管有些医院表格据称是为耶和华见证人而设的,但有些见证人在看过后却大感吃惊。虽然表格一开始就表明院方会尊重病人就血的问题所表示的意愿,但却在稍后的段落补上一句,内容大致是,‘在紧急或在医生觉得有需要的情况下,医生保留进行输血的权利。’此外,由于上帝的话语吩咐基督徒禁戒血,所以,明智之举是在所有院方给你的文件上写上“不接受输血”的字样。(使徒行传15:28,29)这样,你便可以向医院所有职员清楚表明你的立场。事实上,有数目日增的病人由于不想染上肝炎、爱滋病或其他致命疾病而拒绝接受输血。b

在某些国家,病人所享的权利比上述所列的为少。有些地方,医生有权为所欲为,病人或多或少要任凭医生摆布。一位西方国家的医生在探访一个非洲国家后说:“我没有想过医生和病人彼此相待的方式会是这样的。……除非医生对病人说话,否则,病人就连半句话也不敢说。”虽然这样的习俗可能令病人的境况更形困难,但明智的基督徒仍会恭敬但却坚定地表明,他的基本人权——身体完整及参与影响到本身健康的讨论——应当受到尊重。

跟医疗人员商谈

你的医生应当是你的主要支持者及资料来源;然而,至很大程度,这要视乎你在拣选医生时有多谨慎而定。一位作家表示:“要知道医生就好像任何人一样。他们当中有好也有坏,跟其余的人没有分别。大部分医生均为病人尽力而为,可是,有些却给社会同化了[受到模铸],认为他们有权为你作出决定。如果医生在信仰或性格方面与你有所冲突,那就要另找医生了。”

在同意接受任何治疗之前,要设法在所提出的问题上获得完满及令你满意的答复。(见第8页附框。)一有不明白之处,就要问清楚。切勿觉得难于启齿。要求有关方面以明白易懂的方式及非医学的术语作出解释。此外,在跟医生交谈时,若能机巧地加插一两句衷诚感激的话,多谢他明白你基于宗教信念所采取的立场,那就更好。

要设法跟照料你的医院职员,例如护士等,建立友好关系,因为他们会在护理和康复方面为你提供很大帮助。当他们给药你吃或给你打针时,要确保没有弄错。这其实是一项常识,因为即使出于一番好意,有时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医院职员可能看来相当忙碌,但要记住,他们确是关心病人而真正想予以帮助的,否则他们就不会选择这个行业了。如果你想向他们清楚表达你的需要及情况,你可以跟他们合作。任何护士(或医院职员)均无权对你出言不逊,例如说:“除非你接受这种治疗,否则就会没命。”若遇到这类情况,你可以向院方行政部及亲人或你会众里的长老报告;他们或者能够代你发言。

若有困难,如何应付?

在某些情况下,病人即使应用了上述的所有建议,但仍会不见容于医疗制度。虽然这样的情况相当罕见,但万一你突然身处于这种困境,你应当怎样行呢?

首先,切勿惊慌。以一般而言,所有有关的人都不会好过,大家可能都情绪激动。所以,保持冷静、合理及恭敬会大有帮助。其次,要考虑到所有可行的办法而加以运用。医院可能设有病人事务代表,你可以跟他联络,并请求帮助。

耶和华见证人认为,跟会众长老联络是很重要的。这些有智慧和富于经验的长老不但能够提出建议,而且万一情况严重到需要转换医院的话,也可以协助你找寻愿意合作的医疗机构。c真正的基督徒也记得要倚赖耶和华上帝的能力。在艰难的情况下,通常都不会有单一的万全之策;单靠我们的力量,我们也许不能确知究竟如何是好。很多人都发觉,在他们尽了人事之后,祷告祈求上帝不但为他们带来安慰,而且也导致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法。——哥林多前书10:13;腓立比书4:6,7。

但愿你不致遇到上述的任何困难,可是,预先计划乃是明智之举。此外,也要记住,在住院期间,有些事情是你要做的。医院是表现基督徒品质的好地方,这些品质包括忍耐、对别人的仁慈表示感谢及特别向那些给你帮忙的人表达衷心感激。出院后写一封简短的谢函给医院职员,或者请各有关医护人员吃一点东西以表谢意,这都会令人印象难忘。住院期间,你或者有机会以堪作模范的行为向人作见证,使真正基督徒病人所享的美誉更为人所知。——彼得前书2:12。

[脚注]

a 很久以前,一位圣经执笔者在圣灵感示下写了一句箴言,强调未雨绸缪的价值:“精明人一见灾祸就躲藏;愚蠢人却前往去受罚受害。”——箴言22:3,《吕译》。

b 可参阅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在1990年出版的《血可以怎样拯救你的生命?》

c 在应付医疗难题及医院职员方面,耶和华见证人可获得深具价值的协助,详情见本刊第12页的文章。

[第5页的附栏]

你若是医院病人

住院治疗应注意的事项:

□ 1.带备新近的医疗指示/免除责任卡或签了名的书面意愿声明书。

□ 2.慎重选择医生。

□ 3.肯定确有需要才接受住院治疗。

□ 4.小心查看及填写入院表格。你若是耶和华见证人,应立即表明身分。

□ 5.尽量减少所携带的个人物品,如浴衣,化妆品及读物等。

□ 6.把所有珠宝、大部分电器及过量金钱留在家中。

[第7页的附栏]

病人人权法案

病人入院时,不要给医院的环境吓住而认为自己微不足道。病人拥有本身的权利,而大部分医院及职员均乐意加以尊重。注册护士莉拉·L·阿纳斯塔斯所著的《如何远离医院》d一书载有病人权利10则,现将其节录如下:

病人有权:

1.从胜任人员获得关怀备至、彬彬有礼的护理。

2.要求外科医生就诊断、治疗及预备以病人能够理解的词语提供完整及最新的资料。

3.在开始任何程序及/或治疗之前,从外科医生获得所需的资料,然后才作出知悉实情的同意。若有其他重要的医疗选择,病人有权获得这样的资料。

4.在法律容许的程度内拒绝接受治疗。

5.充分考虑与其个人的医疗护理计划有关的秘密事项。

6.期望院方把所有与病人护理有关的通讯及纪录保密处理。

7.期望医院在病人要求获得某些服务或转用别的仪器时,若能力办得到而在医疗方面可行的话,就必须作出合理的回应。

8.就病人的护理事宜获知所住医院与其他健康护理及教育机构的任何关系。

9.知道医院是否打算参与或实行影响其护理或治疗的人体实验。

10.期望获得合理的持续护理,并预先获知有什么医生可供选择及其地址。

[脚注]

d 《病人权利——美国公立图书馆联会之基本病人权利指南》一书(美国公立图书馆联会出版的手册)在“病人人权法案的典范”中列出25项权利。

[第8页的附栏]

病人的保障及参与

“被告如没有代表律师,就不应出庭,同一道理,病人若没有家人或挚友陪同,在有需要时照顾病人的利益及代其发言,就不应进入大城市的医院。”——琼·宾厄姆,《华盛顿邮报》,1990年8月12日刊。

“多个世代以来,病人参与医疗决定的主意一直与外科医生的想法及作风互不相容。再者,病人从痛苦的经验获知,由于我们往往憎恨一些寻根究底的问题,所以,病人若是太多这类问题,就可能与我们格格不入。

然而,若认为我们知道病人利益何在,所以问也不问就可随意施行治疗,便显然大错特错了;但我们不禁纳罕,为什么这种想法仍然受到大力拥护……

我们可以不同意病人的意见,甚至跟他们争辩,哄骗他们,但是,这一切必须以关心病人为出发点。归根结柢来说,病人若想我们怎样或不想我们怎样,我们必须尊重。”——卡茨医生,耶鲁大学精神病医生,《医疗报》,加拿大。

“病人不是婴孩,外科医生也不是父母,……听起来确实奇怪,医科学生,甚至是外科医生,也须有人加以提醒,记住病人在见医生时也期望……受到信任及信任自己、医生让他们自立、他们对医生的信赖不会受到利用、医生跟他们交谈及聆听他们说话、获得平等对待、不受他人支配,以及能够按一己之见而生活。”——《医生与病人的寂静世界》,卡茨医生着。

“从跟病人接触起,我们便开始为他们服务。在美国,每天有400万病人向医生求诊,我们除了有机会运用精良的医术,还可以向我们所治疗的每个病人个别表现真正的同情心,对他们关怀备至及专心照料他们。”——詹姆斯·E·戴维斯,医学博士,美国医学协会会长。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