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城市森林辛酸史
《儆醒!》杂志驻非洲通讯员报道
西非洲的一个城市里,一个住在贫民窟的女童赤着脚在街上走。她用头顶着一个平底圆盘,上面载着两打橙子。在她瘦弱的身子上穿一件黄色的旧衣服。她汗流浃背。
她在街上摆卖,与其他贫苦家庭的孩童竞争生意。他们通常喊道:“有橙子卖啊!”但是她却一言不发。她可能是饿了或病了,又可能是感到疲倦。
两个身穿深蓝色校服的女孩子从另一方走来。每个都穿上白袜和白色凉鞋。各自的书包里都盛满书本。她们步调轻快,边走边愉快地聊天。这两个女孩子并没有留意到女童正注视着她们。她木无表情地盯着她们。
这两个女学生终于抵达她们那舒适、安全的住所。可是女童返家时已经是黑夜了,她身处的是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对她而言,她的家只是个由木块和白铁片凑合而成、拥挤不堪的简陋地方。
贫民窟
在这里,大街是一条硬泥路。下雨天,路上便会泥泞满布。路面狭窄得连车子也不能通过。沿途没有警察分局、消防局、诊疗所,甚至连一棵树也看不见。路上没有悬在半空的电线或电话线。地底下也没有污水系统或自来水管。
人们熙来攘往、人声鼎沸,说话声中夹杂着笑声、争吵声、啼哭声和歌声。穿着白色长袍的男士们坐在长凳上高谈阔论。妇女们正忙于搅拌锅内用柴烧的米饭。儿童随处可见,他们有的在玩耍、睡觉,有的在工作、交谈或贩卖东西。大多数孩童都像那个卖橙子的女童一般,从没有机会往动物园观赏动物,也不曾乘坐脚踏车或有机会见过学校上课的情况。
在一个人们平均只有42年寿命的国家里,住在这种贫民窟里的人的寿数就更短了。该国孩童在头四年的生存率是世上最低的。孩子若能活到九岁,就很侥幸了。在这段时期中,她死亡的机会比发达国家中出生的儿童高出40至50倍。有许多与她同期出生的儿童还活不到五岁。她若能存活得较久一点,也很可能在怀孕或分娩时死去。她早死的可能性比那些生活在欧洲或北美洲的妇女大约高150倍。
数以亿计的人正生活在这样的贫民窟中。这样的地区正迅速扩展。据联合国统计,有13亿人挤在发展中国家的各城市里,而且每年还增添5000万人。
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
你在家里有若干私人地方,也有自来水供应和厕所设施吗?也有人为你代劳,替你把垃圾清洁吗?发展中国家有亿万居民并不享有这些便利。
许多城市的贫民区十分拥挤,一家十口住在同一间斗室里是十分常见的事。时常,人们只有少于一平方米的活动空间。在亚洲某个城市的一些地区,人们甚至把小房间再分为床位,以便供多些人住宿。为了私隐和保安起见,床位四周设有铁栏,仿佛兽笼一般。在另一个国家里则有所谓“热床”的安排,容许人按钟点计算租用床位。这样,两三个人便可以每日轮流在床上睡觉。
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1年的报告指出,全球有12亿人的食水供应不安全。数以百万计的人要从小贩购买食水,或自行在溪涧或其他地面的水源取水。在有自来水的地方,有时逾千人在一个直立水笼头前争相轮候取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估计,世上有17亿人在处置人类排泄物方面缺乏卫生设施。贫民窟内有百分之85的居民没有厕所设备并非罕见。非洲和亚洲的大多数城市,甚至包括许多人口过百万的城市,都完全没有排污水系统。人类的排泄物直接流进溪涧、河流、水沟、运河和水渠里。
垃圾是另一个难题。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里,有三至五成的固体废物,没有人加以收集处理。贫穷的地区最受人忽视。原因之一是穷人家所丢弃的废物较少,以致从事清理垃圾或回收废物的商人觉得无利可图而不屑一顾。第二个原因则是,由于许多贫民区没有被法律认可,政府便拒绝向他们提供公共服务。第三个难题是,不少贫穷地区位置偏僻、居民众多,所以政府很难予以照顾;若要提供所需的服务,要花很多钱才行。
那么,垃圾变成怎么样了?它们被弃置在街上,在空旷的土地上,在河流及湖泊里,任由它们自行腐烂。
健康大受威胁
都市穷人所处的困境因地而异。然而,有三个因素几乎是环球一致的。首先,他们的住屋非但不舒适,而且相当危险。《穷人早死》一书指出:“第三世界至少有6亿都市居民住在可说是危害生命与健康的环境里。”
不良的居住环境怎样危害健康呢?都市贫民区的挤迫情况足以助长诸如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和脑膜炎等疾病蔓延。过度拥挤也增加了家居发生意外的危险。
由于缺乏干净的食水,各种借着水传播的疾病,诸如伤寒、肝炎和痢疾等,变成有增无已。这也造成腹泻的流行。在发展中国家里,平均每20秒便有一个儿童因腹泻的疾病丧生。没有足够的水供洗濯和沐浴之用也使人较易患上眼疾和皮肤病。贫民若要付出高昂的价钱购买食水,剩下来购买粮食的钱便更少了。
由于排泄物污染水源和食物,这导致各种口腔疾病,也使许多人有肠道寄生虫,诸如钩虫、蛔虫和绦虫等。未经清理的垃圾引来老鼠、苍蝇和蟑螂。死水是蚊虫的繁殖地点,而蚊虫则会传播疟疾和丝虫病。
陷入贫苦困境
贫民窟的第二个特色是,居民要摆脱困境是难于登天的事。大部分来到城市的人都是因为穷困才被迫离乡背井的。由于花不起金钱购买合适的房子,他们开始在贫民窟里生活,时常更在这里终其余生。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很勤恳而愿意努力工作。可是,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接受时间长而工资少的工作。贫苦的父母时常要子女出外工作而不是上学。儿童既教育不足,或甚至完全没有受过教育,自然很少有可能摆脱父母所处的困境。青年人所赚得的薪酬非常微小。纵然如此,他们的收入却对维持整家人的生活极为重要。因此,对大多数都市贫民来说,改善生活环境的希望实在十分渺茫,他们的目标只是但求每日能够糊口而已。
无人爱护
贫民生活的第三个特色是居所极不稳定。在许多政府看来,贫民窟是一项令他们引以为耻的负累。改善贫民窟时常困难重重、不切实际,于是,政府宁可派出推土机把地方铲平。
政府可能为清拆贫民窟自辩,声称有需要美化市容,击溃罪犯势力或收回土地供重新发展之用。不论理由如何,受苦的总是穷人。通常他们会沦为无家可归,只获得些微或甚至得不到任何赔偿。可是当推土机前来拆除时,他们没有什么选择,只好黯然离去。
政府的角色
为何政府没有对所有人民提供适当的住屋、食水供应、污水系统和清理废物的服务呢?《陋室公民》一书回答说:“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资源极为短缺,它们很少可能在世界市场上发展成一个稳定、繁荣的角色。因此我们有理由认真质疑它们作为国家的生存能力。既然整个国家的资源如此不足,就现时的情形而论,这些国家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源去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因此,我们实在很难因为它们未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就加以严峻的批评。”
很多国家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前年,当时前任的联合国秘书长报道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地位上,持续衰退,这种趋势存在已有一段时期。……逾10亿人现正生活在赤贫中。”
外国援助又如何?
为什么繁荣国家没有提供更多帮助呢?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评论援助对贫穷所生的影响说:“双边互利的捐助者[占全部外援百分之64]……所提供的资助基于多个理由——政治、战略、商业的理由和人道立场,消减贫穷只是其中动机之一而已,而且通常并不是最重要的动机。”
另一方面,即使政府有能力改善穷人的困境,也未必一定这样行。在不少国家里,难题之一是地方政府有责任要提供住屋和各种服务,但政府的较高层却不给予它所需的权力和物质。
未来的城市
根据过去数十年的趋势发展,专家们预见发展中国家城市里的贫苦居民,前途十分黯淡。他们指出,都市会继续迅速扩展,政府将无法为大部分城市居民提供自来水、下水道、排水系统、道路、健康护理以及消防、警察、救伤等服务。
会有越来越多居所兴建在危险地点之上,例如山边、有可能被水淹没的平地或受污染的地方。因为过度挤迫和不卫生的居住环境,生病的人会继续增加。城市贫民不得不在越来越大的逼迁威胁下生活。
那么,对住在贫民窟的人(例如文章起头所描述的那位卖橙女孩)来说,前途是否毫无希望呢?绝不然!
一项戏剧性的转变即将发生
上帝的话语圣经表明将会有一项戏剧性的转变发生,而且很快便会发生。这项改变不是通过任何人为政府的努力而达至的。反之,带来这场改变的乃是上帝的王国,一个行将统管全球的属天政府。——马太福音6:10。
在上帝王国治下,人不会被困在污秽的贫民窟里;相反,敬虔的家庭可以居住在一个乐园里。(路加福音23:43)他们不会受到随时被逼迁的威胁,因为圣经说:“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惊吓。”——弥迦书4:4。
在上帝的王国管理之下,人不会在拥挤不堪的租来住所里英年早逝,反之人们会“建造房屋,自己居住;栽种葡萄园,吃其中的果子。……因为我民的日子必像树木的日子。”——以赛亚书65:21,22。
你也许认为这些应许很难令人置信。可是,你可以确信它们必定会实现。为什么呢?因为上帝从不说谎,“在上帝没有一件事是不可能的。”——路加福音1:37,《新译》;民数记23:19。
[第31页的图片]
在上帝王国治下,贫穷和贫民窟将会被乐园的情况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