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波涛下的奇妙世界
人说美丽是肤浅的。然而,真正的美时常隐藏在表面以下——这话并非仅对人适用。对于红海来说,情形也一样。海岸虽是一片荒凉,谁知海底下竟是如此缤纷、如此斑斓,等待着有眼福的泳客潜下海里去探索,去细赏。
红海号称世上最多姿多采的珊瑚礁探索区之一。因此,我也慕名而来,看看这个海底世界是否徒有虚名。
我一旦亲眼目睹过这个海底世界之后,我很渴望对这个奇妙世界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我请教了海洋生物学家阿伦·米鲁斯一些问题,他是红海区海洋生物的专家。
为什么红海一带水域的生物这么种类纷繁呢?
“因为红海不论在外表上抑或在地理效果上都像一个巨大的瓶颈,聚拢了大量来自印度洋的鱼类。此外,这里的珊瑚种类也多得惊人。单在一平方米的岩礁上,就可以发现上20种珊瑚了。珊瑚衍生得这么蓬勃是因为海水的温度非常适中,全年的温差就只有几度而已。不但这样,这个地区的雨量较为稀少,因此流入海里的沉积物也相应减少。结果,海水里的污染物并不算多。但很可惜,这15年来的情况却恶化了。”
在保护这个海洋宝库方面,你们需要应付些什么难题?
“在处理一个算是未受人破坏的生物栖息地来说,污染是最大的难题。红海的污染物有三大来源:磷酸盐、养鱼场和来自沿岸市镇的污水。潜水区受大众欢迎也引起了一些问题。因为那些粗心大意的潜水人士很容易损毁脆弱的珊瑚礁。”
既然你在研究红海的珊瑚礁方面有多年丰富经验,那么,你觉得自己掌握了些什么事实呢?
“我发觉原来鱼儿也是定时进食的。有些鱼类会在早上七时进食,维时三个钟头,接着便会稍为歇一歇,然后到了下午再花三个钟头进食。有些鱼类则只会在晚上进食。这样的进食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倘若较小的鱼儿整天都在掠食者的威胁下,那么它们便无法安然觅食了。不但这样,好像人类一般,鱼儿也会拣饮择食。例如青斑鱼便特别喜欢吃红海里一种常见的鱼儿。我们这儿的水族馆也饲养了一些有自己特别口味的鱼儿,有些喜欢吃金枪鱼,另一些则喜欢吃沙丁鱼。
“你大概会认为鱼儿把所有人的样子都看成一样吧,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不但鱼类,甚至有些无脊椎动物也学会认出不同的人来。我记得曾有一位同事顽皮地拍打了一条章鱼一下。但那条章鱼却讨厌被人拍打,于是从此以后,它便不肯接受那位同事喂给它吃的食物了。可以顺带一提的是,我们留意到那些性情温和的人与鱼儿相处得最好,但那些脾气暴躁、没有耐性的人则会使鱼儿紧张不安。”
其实吸引潜水新手的正是海底世界那种色彩缤纷、变化多端的景象。
“你说的不错,鲜艳夺目的鱼儿的确很吸引人。但许多人都不晓得有些鱼类运用它们的色彩作为讯号,就像我们的交通灯一样。例如,红斑鱼在猎食而非仅是防守自己的领域时,它的颜色便会转为暗红色。小丑鱼是石斑鱼的猎物,它能够凭着观察石斑鱼的颜色而知道后者在什么时间‘下班’。就在这段安全时期内,小丑鱼能够勇敢地把侵占它领域的石斑鱼赶走。”
毫无疑问,许多平平无奇的地方都可以蕴藏着上帝瑰丽无比的杰作。即使仅是当中的一鳞半爪,已足以令我的生活大为充实了。这次简短的海底旅程使我对地球所蕴藏的天然财宝体会倍增。——外稿。
[第26页的图片]
一尾蓑鲉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对掠食者视若无睹。掠食者尽量与它保持距离,因为它那多刺的鳍能够射出毒液来
[第26页的图片]
小丑鱼甚少远离自己的家——大海葵上的触须。由于它有助海葵保持清洁,因此海葵不会伤害它。
[第26页的图片]
蝴蝶鱼的色泽五彩缤纷。它们那薄薄的身躯晃动起来时好像蝴蝶翩翩起舞
[第26页的图片]
毕加索鱼身上鲜艳的条纹活像金黄色的口红一样,使人联想起抽象派画家的作品
[第26页的图片]
帝皇天使鱼逐渐长大时,身上的颜色和图案会不断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