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5 8/8 4-7页
  • 进化论影响深远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进化论影响深远
  • 警醒!1995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怀疑主义深入人心
  • 对哲学和政治的影响
  • 退步而非改进
  • 震惊世界之书
    警醒!1995年
  • 进化论者意见分歧——为什么?
    生命——从何而来?进化抑或创造?
  • 进化论与你
    警醒!1995年
  • 在一个无神的世界里提倡真理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8/8 4-7页

进化论影响深远

在19世纪初期,宗教和科学素相友善。仅在《物种起源》出版之前两年,生物学家兼哈佛大学教授路易斯·阿加西斯已表明,生物界显示出“刻意的设计,无比的智慧和超卓的大能”,而博物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宇宙创造主的思想”。

阿加西斯的观点并非罕见。许多人一度认为科学和宗教是可以和谐并存的。人们往往把科学界的新发现看作证据,表明创造主的确伟大绝伦。可是,宗教和科学之间却逐渐失和。

怀疑主义深入人心

1830年,查尔斯·莱尔所著的《地质学原理》第一卷面世;这本书对圣经的创造记载表示怀疑。莱尔声称,各种生物是没有可能仅在六天之内创造出来的。物理学家弗雷德·霍伊尔写道:“莱尔的著作深具说服力,促使一般世人开始怀疑圣经是不正确的,至少在某方面弄错了;然而,在此之前,一般人都认为这样的想法简直不能接受。”a

莱尔的著作就这样给怀疑主义奠下根基。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科学和圣经不能再互相协调了。如果要作出选择,大部分人都情愿相信科学。物理学家弗雷德·霍伊尔写道:“莱尔的作品使人对旧约头几章的记载产生怀疑,达尔文的著作随后而来,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有些人不愿接受圣经是上帝的话语;对他们来说,《物种起源》的发行正合时宜。科学已博得人类的欢心,甚至把人类深深迷住了。鉴于科学卓有成就,公众对科学所许下的诺言就显得情不自禁,痴心一片。像英勇的豪侠一样,科学向人类大献殷勤,不时赠送大批新颖的礼物——望远镜、显微镜和蒸汽机;不但这样,后来还提供电力、电话和汽车。在较早之前,科技已促进工业改革,为平民百姓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利益。

与此刚相反,人们认为宗教阻碍社会进步。有些人觉得宗教把人弄得神志不清,以致无法跟上科学的迅速进展。无神论者纷纷公开表态,大发议论。的确,正如理查德·道金斯写道,“达尔文的论说正中无神论者的下怀,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态。”科学逐渐成了拯救人类的新希望。

起初,宗教领袖无不反对进化论。可是,久而久之,一般教士都顺风转舵;为了附和流行见解,他们把进化论和圣经的创造记载搀杂一起。1938年,《纽约时报》刊载了以下的大字标题:“英国教会报告支持创造过程的进化观念”。这份报告是由约克大主教辖下的委员会编写的,内容声称:“我们从创世记第一、二章的创造记载,找不到反对进化论的理由,况且有学识的基督徒都大致同意,创造记载其实源自神话,对我们只有象征意义,并无历史价值可言。”大主教辖下的委员会作了以下的结论:“你喜欢怎样想都不打紧,你仍然可以是个基督徒。”

委员会试图使圣经和进化论并行不悖,但对许多人来说,这样做只会降低圣经的可信程度。结果,一般人对圣经都深表怀疑;时至今天,这种态度依然盛行不衰,甚至在宗教领袖当中,有些也质疑圣经是否真实可靠。加拿大圣公会一位主教所发表的评论足以表明这点。他断言圣经是在科学发展之前写成的,所反映出的是对事实的无知和偏见。提到耶稣的出生和复活,这位主教声称,圣经的记载跟“古代历史并不相符”,“简直是夸大其词”。

由于这个缘故,许多人不假思索,就一口认定圣经不值得相信,连教士也无例外。这样的怀疑态度究竟引致什么后果?还有别的希望向人提供吗?既然对圣经缺乏信心,有些人就把希望寄托在哲学和政治之上。

对哲学和政治的影响

关于人的行为,《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新颖独特的见解。为什么某一国会把别国征服呢?与其他种族相比,为什么某一种族会占优势?《物种起源》一书不但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还提出一些看来头头是道的解释,使19世纪的著名哲学家大为振奋。

尼采(1844-1900)和马克思(1818-1883)两位哲学家对政治操有深远的影响。两人也深受进化论吸引。马克思说:“达尔文的著作具有重大意义,据我认为,这本书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提供了自然科学的根据。”历史家威尔·杜兰特把尼采称为“达尔文的追随者”。《哲学——历史纲要》一书把尼采所持的一个信念概括如下:“只有那些坚强、英勇、专横、骄傲的人才适宜在未来的社会生存。”

据达尔文认为,将来“全世界会有不计其数的低等种族给高等文明的种族淘汰”。他写信给朋友时,也提到这个信念。鉴于欧洲的强国曾四出征服别国,达尔文就引此为先例,断言这是由于“生存竞争”的缘故。

位高势雄的人很快就明白到,这些论说对他们非常有利。威尔斯在《历史纲要》一书中写道:“在十九世纪末叶,有权势的人无不相信,幸亏有生存竞争的主张作为依据,他们才得以崛起;在这场竞争中,坚强不屈、奸狡诡诈的必然胜过那些意志薄弱、轻信他人的。此外,他们还相信,如果要占优势,就务要坚强不屈、精力旺盛、心狠手辣、‘讲求实际’,更要妄自尊大。”

因此,“适者生存”这个片语就给涂上哲学、社会和政治色彩,有时甚至带有荒谬的含意。《历史里程碑》一书说:“对有些人来说,战争成了‘生物求存的必需过程’。”该书还指出,在接着的世纪,“希特勒大肆鼓吹优越民族主义,基本主张乃取自达尔文的进化思想。”

达尔文、马克思和尼采已先后作古,所以未能目睹世人怎样把他们的主张付诸实行。即使人类在实践方面有所偏差,他们也无法补救。事实上,他们期望生存竞争会改善人生际遇。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写道,“在身心方面,人类的天赋才能会逐步发展到完美境界”。到了二十世纪,教士兼生物学家德日进也持有相同的见解;他从理论上说明,最终的结果会是这样:‘全人类都会在思想上逐步进化;人人都会协调一致,为共同目标奋斗。’

退步而非改进

你有看见人生际遇得到改善吗?论到德日进的乐观想法,《深信神话》一书说:“德日进必然把人类历史上的流血事件和种族歧视政制,例如南非的种族隔离主义等,忘掉得一干二净。听起来他好像跟现实脱节了。”在本世纪,人类并没有迈步向前,促进世界团结;刚相反,种族纷争和国家冲突却频频爆发,残酷程度是前所未见的。

《物种起源》一书所提出的希望,即人类会进至身心完美,或人生际遇至少会有所改善,始终没有实现。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这个希望却变得越来越渺茫;进化论一旦深入人心,人类就经常互相残杀,实在跟野兽无异。请仔细考虑以下的情况:在本世纪,战争已夺去逾1亿人的性命;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约莫有5000万军民丧生。此外,请也考虑最近在卢旺达和前南斯拉夫境内所发生的种族大屠杀。

这是不是指过去多个世纪从未有过战争和残暴事件呢?不,这些事确曾发生过。人类自从相信进化论以来,就深受‘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等思想所薰染;不过,这种暴戾心态却未能使人生际遇有所改善。当然,人类不该把所有罪责都归咎于进化论。可是,人类社会的确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充满仇恨、罪行、暴力和不道德,情形还会日益恶化;就这几方面来说,进化论实在难辞其咎。既然大众相信人类是由禽兽进化而来的,难怪越来越多人表现出禽兽行为。

[脚注]

a 实际上,圣经并没有主张地球是在前后六天(即144小时)创造出来的。关于这样的误解,你如果想获得进一步资料,请参阅《生命——从何而来?进化抑或创造?》一书,25-37页,由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

[第6页的精选语句]

‘据我认为,达尔文的著作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提供了科学根据。’——马克思

[第6页的精选语句]

‘低等种族会给高等文明的种族淘汰。’——达尔文

[第6页的图片鸣谢]

U.S. National Archives photo

[第6页的图片鸣谢]

Copyright British Museum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