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问……
如果朋友闯了祸,我该怎么办?
十四岁的谢莉说:“我的好朋友脱离组织,不再是基督徒了。我觉得非常痛心。我曾苦口婆心地设法鼓励她!”a
你可曾有个密友闯了祸,或渐渐过一种有问题的生活方式吗?约翰尼说:“我和克里斯很要好。我们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竟然离家出走,使我大吃一惊。我觉得有责任要把他找回来,所以整夜驾车到处去找他。”
圣经警告在末世的日子,不论老幼,人人都会面对很大压力。(提摩太后书3:1-5)所以难怪不时有年轻的基督徒失足跌倒。但如果事情发生在你所爱的人身上,你便可能感到悬虑不安;你会既伤心,又气愤,但又同情他。你渴望帮助你的朋友,但你可以怎样行?
‘我可以挽救他’
圣经说:“你们该知道,凡使罪人转回、离开错路的,就能救罪人的魂免致死亡,又能遮盖许多的罪。”(雅各书5:20)但这是否意味到你要肩负起这项责任呢?不一定。你朋友的父母才对他负有主要的责任。b(以弗所书6:4)圣经进一步在加拉太书6:1说:“弟兄们,即使有人不知不觉失足了,你们有属灵资格的人,也要怀着温和的灵,尝试矫正这样的人。”会众的长老在这方面特别具备资格。他们比你更有经验去帮助他。
你必须意识到,年轻人的人生经验颇有限。(可参阅希伯来书5:14。)所以要合理地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限度,不要试图螳臂当车。(箴言11:2)请想想一个名叫丽贝卡的青年。她曾设法帮助一个染上毒瘾的男性朋友,对方是她的一个亲属。她回忆说:“我感到很大压力,因为他信任我过于自己的父母。我设法帮助他,他却使我大失所望。最后我看出自己已无能为力,……我无法挽救他。”丽贝卡最后促请他向一些有资格帮助他的成年人求助。
年轻的马修也有类似的经历。但他一开始便承认自己的能力限度。他谈及一个闯了祸的朋友说:“他向我倾诉难题,但我叫他去告诉自己的父母。这比我为他分担难题好得多。”
你可以怎样提出帮助
这绝非意味到你只能袖手旁观,但也要因应环境。你的朋友可能想向你吐露心事,而你也自然想尽力支持他和听他诉苦。(箴言18:24;21:13)但可能他已过着一种有问题的生活方式。所以较适当的做法是你主动告诉他,虽然你关心他,但却绝不认同他的错误行径。
另一种情况是,一个朋友可能承认自己的确犯了严重的过失,但他却要求你为他保守秘密。可是,圣经说:“千万不要……分担别人的罪;自己要保持贞洁。”(提摩太前书5:22)如果你的朋友已病入膏肓而急需获得医治,你岂不会坚持要他去见医生吗?同样地,如果他犯了大错,他就需要获得属灵的帮助。替他保守秘密只会在灵性上杀死他,甚至会对会众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你有义务要正视这个问题,将难题告诉会众的长老。——可参阅利未记5:1。
年轻的卡罗莲有一个误入歧途的朋友,他向父母撒谎。于是卡罗莲毅然采取果敢的行动,她说:“我限他两星期内去见长老。要不然,我便会告发他。但这样行绝不好受。”本文起头谈及的约翰尼便曾表现类似的果敢态度。他在忆述他的朋友时说:“我发现他跟一个女孩子同居时,我大感惊讶。他也在朋友家中跟其他人饮酒、吸烟。”约翰尼极力劝他改邪归正,并且敦促他向会众的长老求助。
你的朋友未必一定体谅你的好意。圣经告诉我们,年轻的约瑟看见兄弟行差踏错时,他“将他哥哥们的恶行报给他们的父亲”。兄长们当然不会喜欢他这样行。事实上,‘他们就恨约瑟’。——创世记37:2-4。
装作若无其事?
可是,如果你装作若无其事的继续跟你的朋友来往,这便会削弱你对他的帮助。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33警告基督徒,要避免跟一些行差踏错的人来往。跟这些人密切往来,只会把你累垮了!
年轻的莫琳从好友莎莉秘密约会一事学到痛苦的教训。莎莉不但太年轻不适宜结婚,而且跟她约会的男孩子也不是基督徒。莫琳故意不理会这件事,继续与莎莉来往。结果怎样?莫琳说:“最后,莎莉也替我撮合了一个世俗的男孩子,我们开始约会。”庆幸的是,莫琳及早从会众的长老获得帮助,不致泥足深陷。
琳恩为了要维系她与一个名叫贝思的女孩的友谊,也曾面对同样危险的处境。她回忆说:“我以为自己可以挽救她,但其实只是枉费心机。我与她一起上夜总会。我知道这样行是错的,但又不想伤害她。她的难题将我弄得精疲力竭。我一直保守秘密,满以为难题会逐渐过去,但其实却变得越来越大。”后来她的朋友贝思竟遭跟她约会的年轻男子所杀。这宗悲剧对琳恩仿如晴天霹雳,当头棒喝。
忠于朋友看来是义不容辞的。可是,如果你的朋友实际跌落一个强力的漩涡而快要溺毙,你会亲自跳下去救他吗?这样行只会同归于尽。理智的做法是将一个救生圈抛给他。同样地,你也需要一方面帮助对方,同时又要跟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犹大书22,23。
如果你的朋友被会众开除,你就必须跟他保持距离。圣经吩咐我们“不可再跟他来往”。(哥林多前书5:11)虽然你仍会关心他,也会尽力帮助他,但却绝不应附和他的恶行;相反,要忠于耶和华。(诗篇18:25)你必需保持坚定才可以推使他重新检讨自己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你的忠贞行径可以取悦耶和华。——箴言27:11。
力不从心
虽然你竭力帮助他们,但很多时都会劳而无功。丽贝卡在论及她的朋友时忆述:“我设法帮助他, 甚至写信给他,但总是石沉大海。”卡罗莲也花了多月的时间,设法帮助一个误入歧途的朋友。但她“开始觉得自己能力实在有限”。
我们必须意识到,“各人都要为自己的事向上帝交帐”。(罗马书14:12)虽然以切合实际的方式分担别人的重担或个人难题是适当的,但你绝不能背起别人的“担子”,意即他对上帝所负的责任。圣经说:“各人都要负起自己的担子。”(加拉太书6:5)你朋友有权作出个人的选择,你无须为这件事负责。
话虽如此,眼见自己的朋友自甘堕落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一位名叫迈克的年轻男子在谈到失去一个朋友时说:“这件事使我非常痛心。我跟马克和他的父母很要好。我感到十分沮丧。”
失去知己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但你可以将事情向一个你信任的人倾诉,这会对你大有帮助。(箴言12:25)丽贝卡说:“凭着父母的帮助,我得以渡过痛苦的难关。”你也可以在祷告中尽情向耶和华上帝倾诉你的感受。(诗篇62:8)卡罗莲在仔细分析过事情之后说:“向耶和华祷告,并向人传道使我大得安慰。我也尽力跟会众的其他成员保持亲密的关系,尤其是一些年长的姊妹。最后我看出对方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必须继续过自己的正常生活。”如果你也这样行,你肯定可以帮助自己,也许同时可以帮助你那行差踏错的朋友。
[脚注]
a 人名经过删改。
b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会用男性称谓来代表那些没有指名道姓而泛指一般行差踏错的朋友。
[第17页的图片]
要鼓励你的朋友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