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之声
睡眠谢谢你们出版“人何以需要睡眠”一文。(1995年6月8日刊)我必须承认,这篇文章对我真是当头棒喝。我是个医科学生,为了温习功课而牺牲了许多宝贵的睡眠时间,所以也经历到文中所论及的不良后果。我会竭力改善自己的睡眠习惯。
L.H., 特立尼达
祖父母我读到一系列题名为“你敬重祖父母吗?”的文章时,不禁喜极而泣。(1995年7月8日刊)我跟家翁家姑一直都有相处的难题,所以你们的文章来得再合时不过。文章使我看出,我一直没有以他们配受的尊重待他们。我现正着手作出所需的改变,现在整家人都比以前融洽、快乐得多。
A.T., 加拿大
我们将父亲送入疗养院时,答应每星期会探访他三次。两年以来,我们一直坚守诺言。他最关心的是家人日常的近况!我们需要下定决心才能紧守这项探访的常规。但这其实使祖孙两代都得益不浅。
P.L., 美国
我是个天主教徒。我十分赏识这系列文章,因为你们并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教义或宗教之上,而且态度不偏不倚。你们果敢地指出很多人正忽视的一项需要。
A.B., 哥斯达黎加
家庭悲剧我读“妈,谢谢您把我带回家里来”一文时,不禁泪涌心头。(1995年7月8日刊)外子也是在1982年因意外丧生的,我则因而变成腿部残障,兼且还要照顾六个孩子和母亲。阅读这篇文章就犹如读到自己的辛酸史一般。耶和华的确赐我们勇气,使我们有力量继续支持下去。
C.R., 美国
这个故事的确使我感动万分。我今年16岁。我经常纳罕,如果有这些难题临到我身上,我会怎么办。托德的经历帮助我体会到,只要我们继续仰赖耶和华,他便会随时给我们所需的帮助。
N.F., 多米尼加
故事十分感人,使我几乎为之落泪。比起博迪家庭所受的考验,我所面对的些微挫折便变得微不足道了。虽然我们的处境各有不同,但看见耶和华怎样支持他们,使我更有信心继续坚忍下去。
V.S., 菲律宾
我与外子结婚已经有33年了,他是个忠心的见证人,多年来一直以长老身分为上帝服务。可惜他患上了皮克病。这是一种使人长期饱受折磨的疾病,可以为患者和他的家人造成莫大痛苦。博迪太太虽然痛失夫婿,但仍然奋力挣扎,本着忘我的精神,全心全意地照顾她的儿子,实在令我敬佩不已。愿耶和华继续祝福她和她的儿子。
E.N., 美国
口臭我专诚为“怎样驱除口臭?”这篇资料充实的文章向你们致谢。(1995年7月8日刊)这正是我所面对的难题。的确,口臭会使人感到苦恼挫折。我曾两次去见牙科医生,但依然无补于事。于是我实践文章内的若干建议,这果然奏效。请继续向环球各地的人提供帮助。
R.O.I., 尼日利亚
哥斯达黎加我在起行前往哥斯达黎加的前几天,刚收到“哥斯达黎加——幅员细小,繁富多姿”这篇文章。(1995年7月8日刊)我于是将其带在身边作参考之用。这的确是一个多采多姿、趣味盎然的地方!我们所到之处,都有人跟我们微笑挥手。这使我们不禁想到新世界的情景,届时人人都可以和睦共处、四海一家!
T.N.,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