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6 9/22 14-15页
  • 濒于灭绝的珊瑚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濒于灭绝的珊瑚
  • 警醒!1996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白骨”累累绝生机
  • 海中的建筑材料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4年
  • 软体珊瑚——海中的如花动物
    警醒!1989年
  • 珊瑚
    洞悉圣经(下册)
  • 大堡礁之游
    警醒!199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9/22 14-15页

濒于灭绝的珊瑚

热带海洋最是澄澈、明净,水光粼粼,碧波荡漾。白色的海沙在15米深的海水下,海水清澈见底,仿佛伸手可及!你穿上蛙鞋,戴上潜水面罩,调校好通气管,然后就投入海洋温暖的怀抱里。眼前顿时一片蒙眬,尽是气泡,景物随即又转清晰。你往下看去,啊!那条红蓝二色的大鹦嘴鱼正一口一口地咬嚼珊瑚,然后又把珊瑚碎块吐出,碎块于是就成了海底沙地的一部分。蓦地里,银光闪闪、五彩缤纷的热带鱼在眼前掠过。它们色彩鲜艳,有红、黄、蓝、橙、紫等色调。四周充满生机,教人叹为观止,啧啧称奇。

这是个珊瑚森林。珊瑚在多沙的海底向上生长,珊瑚的活触手成千上万,难以胜数。瑰丽的麋角珊瑚就在前面,这座珊瑚的长宽各有6米多。在大约23米以外有一座牡鹿角珊瑚,体积比麋角珊瑚小,细长的珊瑚枝生长得非常茂盛,俨如一个森林。这些珊瑚的名字的确恰如其形,因为它们看去活像动物的角一样!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都在珊瑚枝中栖息觅食。

以往珊瑚被认为是由植物构成的,可是,今天人类明白到珊瑚其实是一种石灰质的形成物,由一些称为水螅的动物群体构成。大多数的水螅都非常细小,直径不及2.5厘米。珊瑚水螅的身体十分柔软,这些动物借着有黏液覆盖的细胞把自己依附在邻近的物体上。在白天,珊瑚看去像石头一样,因为水螅缩进自己的外骨骼去。可是到了晚上,珊瑚的形态就会大为不同,因为水螅会把触手伸出来,在水中轻轻晃动,这使珊瑚礁看去软绵绵、毛茸茸的。这些石头般的“树木”其实是由水螅群的外骨骼组合而成的,而水螅从海水中吸取的碳酸钙有助于使外骨骼黏合起来。

每一组由水螅外骨骼构成的珊瑚各自有独特的形状。世上有超过350种不同种类的珊瑚,它们形状不一、大小各异、色彩纷繁,令人赞叹不已。这些珊瑚的名字十分普通,使人联想起地上的事物来——树珊瑚、柱珊瑚、桌珊瑚,还有伞珊瑚;此外,珊瑚也许会使你联想到某些植物,例如康乃馨珊瑚、生菜珊瑚、草莓珊瑚,以及蘑菇珊瑚。你看见那个巨型的脑珊瑚吗?它的外形的确恰如其名!

有许多种类的生物群居在这个水底森林里,除了各种微细的动植物以外,那里还有鳐鱼、鲨鱼、大海鳝和海龟等。有些鱼类也许是你闻所未闻的,例如鲜黄色的小丑鱼、紫色的白点雀鲷、黑白两色的镰鱼、橙色的喇叭鱼、深蓝色的刺尾鱼、靛蓝色的纹石斑鱼,以及棕褐两色的蓑鲉。那些理发店虾、涂漆龙虾、红鹰鱼又怎么样呢?在那里,各种颜色、大小和形状的鱼类都有。有些鱼儿形态优美,有些则奇形怪状,然而,它们的样子都十分有趣。你看,有一条章鱼躲在柱珊瑚后面哩!它把一只蛤蜊的外壳打开了,并且正享用美味的蛤蜊餐。在这个海洋世界里,生物种类纷繁,它们全都依靠这个多样化的珊瑚森林而生存,情形正如陆上的森林供应各种生物所需的一样。关于珊瑚的繁殖周期,以及珊瑚随着水流迁移并形成新的珊瑚礁,《儆醒!》1992年1月8日刊载有详细资料。

珊瑚礁形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结构。澳大利亚东北岸以外的大堡礁就是一例。这个珊瑚礁长达2010公里,面积相当于英国和苏格兰的总和。一座珊瑚可重达几公吨,从海底生长高达9米。所有热带的浅水海域都适宜珊瑚礁生长,甚至在深达60米的海洋下,珊瑚也能生长茂盛。由于每个地域的珊瑚都有不同的特色,因此,专家凭着观察珊瑚,就能分辨出珊瑚所处的海洋甚或地区类型。即使水中的滋养物十分有限,珊瑚也能生长得欣欣向荣,正因为这样,珊瑚礁一带的海洋都异常清澈。珊瑚从海藻(科学上称为动物黄藻)吸取养分,这些海藻寄生在水螅透明的身体内;此外,珊瑚触手捕获得来的微生物也为珊瑚提供养分。因此,虽然茫茫大海的其他地方并无藏身之处,珊瑚礁却成了无数海洋生物的栖身之所。

在海洋所有的生态系统中,珊瑚礁是生物中最富生产力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有以下描述:“珊瑚礁的作用就好比热带雨林,其中充满种类纷繁的生物:有如波浪起伏的海扇和海鞭、羽状的海百合、霓虹色彩的游鱼和海绵、虾、龙螯虾、海星,还有可怕的鲨鱼和巨型的海鳝。珊瑚必须不停繁殖生长,这些海洋生物才有栖身的地方。”此外,珊瑚礁有助于阻挡汹涌的波涛撞击岸边,并且为数以千计的热带岛屿奠下基础,因此珊瑚对于陆上生物也十分重要。

健康的珊瑚颜色各异,包括棕、绿、红、蓝和黄等,这视乎什么种类的海藻寄生在透明的珊瑚水螅宿主里而定。阳光照射在水螅上,海藻就利用这些照射在它们的共生生物的阳光,并借着吸收水螅的排泄物,包括二氧化碳在内,来制造养分。另一方面,海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组织提供氧气、食物和能量。借着与海藻这种合作关系,珊瑚能够在养分较低的热带水域里迅速生长,并且继续生存下去。海藻和珊瑚水螅正发挥动植物世界中合作无间的关系。这项设计多么超卓高明!

“白骨”累累绝生机

难怪海底生机勃发!且慢!看,那是什么?一堆堆毫无生气的“白骨”。珊瑚枝已断裂。有些珊瑚已完全碎裂。这个区域的珊瑚森林已死去或濒于灭绝。周遭没有游鱼,没有虾,也没有龙螯虾,什么也没有。这里是个水底沙漠。你不禁目瞪口呆,难以置信。此情此景实在令人震惊!你一心希望欣赏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可是这个美梦已化成泡影。即使你返回船上,满腹仍是疑团。究竟什么导致了这场灾难呢?发生了意外吗?是灾病所致?还是自然现象?你渴望知道答案。

虽然石头般的珊瑚看来相当坚固,可是,它其实极其脆弱。人只要稍为触摸就会损毁珊瑚。因此,明智的潜水人士不会触摸珊瑚,谨慎的划船者也不会把锚抛到珊瑚丛去。此外,还有其他因素足以危害珊瑚,这包括化学污染、漏油、污水、木材采运作业、耕地排出的废物、疏浚工程、沉积物,以及混入大量淡水等。除了这些因素以外,船的龙骨直接撞击珊瑚也会对珊瑚造成破坏。极端的气温也会使珊瑚受损,甚或死去。不利的因素出现时,珊瑚就会把一团团的海藻排放出来,鱼类很快就把海藻吃掉。假如不利的情况持续数周或数月,珊瑚就会逐渐变白,最后死去。珊瑚一旦死去,整个珊瑚礁的环境也告消灭。维持海洋生物生命的机制也就荡然无存了。

所有热带海洋的珊瑚普遍都有变白现象,因此,世界各地的海洋科学家对这个情况都非常忧虑。如果珊瑚大规模变白的话,造成的破坏就无法挽救了。近年来,普世热带海洋的珊瑚变白并死去的情况非常严重,世人为此深表关注。虽然多年以来,珊瑚一直出现周期性及局部性的变白现象,可是,近年来的情况却非常严重,前所未见,受影响的范围遍及全球。世界各地大多数种类的活珊瑚正受到某些因素摧毁,珊瑚礁环境因而给破坏无遗。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