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6 10/8 22-25页
  • 治疗镰状细胞性贫血——知识是最佳防御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治疗镰状细胞性贫血——知识是最佳防御
  • 警醒!1996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这是什么病?
  • 血液出了问题
  • 病征
  • 治疗方法
  • 预防病发
  • 怎样代代相传
  • 要在婚前作知情的抉择
  • 读者之声
    警醒!1997年
  • 认识贫血症——贫血的成因、症状和疗法
    更多热门话题
  • 你体内的惊人液体
    警醒!1977
  • 宁愿采用无血的治疗法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10/8 22-25页

治疗镰状细胞性贫血——知识是最佳防御

《儆醒!》杂志驻尼日利亚通讯员报道

会议室内坐着32个人,大部分是妇孺。年仅六岁的托普样子瘦弱,身穿粉红色衣服,沉默地坐在母亲旁边的木椅上。护士正向他们讲解应付痛楚的方法,托普在留心聆听。

托普对于痛楚的滋味绝不陌生——剧痛可能突如其来,数天后才逐渐消退。也许因为受过痛苦的磨炼,在她脸上露出一种跟年龄不相称的肃穆神情。

她母亲说:“她是我的大女儿,自出娘胎就常常生病。我上过不少教堂,教士也为她作过不少祷告,可是都劳而无功。后来,我带她到医院去看病,验血结果发现她患上‘镰状细胞性贫血’。”

这是什么病?

在尼日利亚贝宁市的镰状细胞性贫血医疗中心,托普的母亲获知这是一种血液失调的贫血症。跟各种迷信的说法不同,这种病同巫术或鬼灵根本毫无关系。这种病症是由父母双方遗传给下一代的。由于它没有传染的特性,因此不可能从别人身上感染得来。你若非天生是病患者,就无从染病。托普的母亲也获知,虽然这种病不能根治,纾缓症状的方法倒是有的。a

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主要是非洲族裔人。镰状细胞性贫血医疗中心主管,奥蒙克医生告诉本刊说:“尼日利亚是世上黑种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的数目也是全球之冠。这里堪称是镰状细胞的世界首都。”据《拉各斯每日邮报》指出,大约有一百万尼日利亚人是这种贫血症的患者,每年病发身亡的人数更高达6万之多。

血液出了问题

要了解这种血液失调,我们必须首先知道血的功能,和体内血液循环的过程。且举个例说明。试想象一下,某个国家需要把进口粮食运送到郊区的各村落去。运粮的车队要先行前往国家首府把货车装满粮食,然后沿着主要公路离开城市。当车队逐渐接近郊区时,道路就变得越来越狭窄。

假如一切顺利,货车队不久就到达目的地,把粮食卸下之后,随即就踏上归途,重复运粮的旅程。可是,如果途中几辆货车抛锚,则不但车上食物会腐坏,而且后面的货车也无法通过。这样,村民也就要挨饿了。

类似地,血液中的红血球首先往肺部取得氧气供应——就是身体所需的养料。在离开肺部之后,它们迅速穿过大动脉,前往身体各部分去。最后,由于“通道”越来越狭窄,红血球只能排成纵队来穿过微丝血管。在那里,它们卸下氧气,使身体细胞获得所需的养分。

正常的红血球细胞呈圆形,像个硬币,所以能够毫无困难地在极细小的血管内通过。可是,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的细胞因塌陷而变成香蕉或镰刀(一种农具)的形状。镰状细胞流经体内细小的血管时给卡住了,仿佛在泥泞中的货车无法动弹一般,以致其他红血球的前路也给阻塞了。当身体某些部分的血量减少时,氧气供应也因而中断,随之而引起的就是剧痛。

病发时,通常病人会感到骨头和关节部位剧痛难当。病发前毫无征兆;病魔有时销声匿迹,有时每月到访。对于父母和患病的孩子,这种疾病均令人苦恼之极。伊康达是镰状细胞医疗中心的护士。她报道说:“照顾这类患病的孩子绝不容易。我的女儿也是受害者,所以我很明白个中滋味。每当病发,因为剧痛难当,她会不停叫喊,不停哭泣,然后我也跟着一起哭。痛楚也许两三天后就会消失,但有时则可能延续一个星期。”

病征

通常,孩子六个月大病征就开始出现。最早期的信号之一是手脚发肿。病童可能经常哭个不停,不肯进食。眼白甚至呈黄色。舌头、嘴唇,和手掌也许比常人苍白。若发现孩子有这些征状,父母应把孩子送院检查,经验血就可以确定他是否患有镰状细胞性贫血。

镰状细胞一旦把血管堵塞,最常遭殃的总是关节。如果病情严重,则脑、肺、心、肾、脾的功能均可能受损,有时更足以致命。脚踝如果因而发生溃疡,更可能经年不愈。孩子也许会抽搐和中风。由于镰状细胞性贫血症令人体抵抗力大受削弱,所以患者特别容易染上传染病。事实上,贫血症患者因感染而死亡的病例最为普遍。

当然,上述所有征状不一定会在每个患者身上一一出现。有些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也许到了青少年时期才开始病发。

治疗方法

有些父母曾花掉不少时间和金钱,尝试用各种声称可行的疗法为儿女治病。但事实是,镰状细胞性贫血至今仍未找到根治的方法;这是一种终身的顽疾。可是,借着留意一些简单的事,患者可将发病率减低,以及在病发时懂得怎样应付。

病发时,父母应让儿女饮用大量开水。此外,患者也可以服用镇痛剂。如果痛楚特别厉害,病人可向医生索取药力较强的镇痛剂。不幸的是,有时甚至强力的特效药在一些病人身上也毫无效验。然而,我们仍然无须恐慌。以绝大部分病例而言,痛楚数小时或数天后就会自动消退,病人很快就能够康复过来。

科学家正致力研制药物来治疗这种贫血症。例如,1995年年初,美国国家心肺血专科学院宣布,服用羟基可将发病率减低一半。这种药物看来有助防止红血球变形,从而减低血管受阻塞的机会。

可是,羟基却并不是随处可以购得,亦非万应万灵。另一方面,虽然输血的风险已是众所周知,在非洲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医生却罔顾危险,在紧急情况下,为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进行输血。

预防病发

镰状细胞医疗中心的遗传学顾问艾卢蒙娜指出:“我们常常嘱咐病人要饮用大量开水,以预防病发。清水使血液较易在血管内流动。镰状细胞性贫血的成年患者每天应喝至少3至4公升的清水。儿童患者的饮用量可以少一点。我们也教导儿童患者带水瓶上学。老师们应该明白这些儿童可能较常需要到洗手间去。父母们也需要知道患病的儿女也许更常尿床。”

患有这种贫血症的人若不幸病倒,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必须尽力保持身体健康。方法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长期的剧烈活动,以及注重营养,饮食均衡。医生也建议病人服用多种维生素丸和叶酸,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在疟疾横行的地区,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更需要加倍小心,除了避免被蚊子叮,也要服用预防疟疾的药物。疟疾破坏人体内的红血球;因此,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若染上疟疾,病情就会异常危险。

此外,贫血症患者也应作定期的全身检查。一旦染病或身体有任何损伤,应及早延医治理。借着仔细按上述指示而行,不少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也能过着正常、无忧的生活。

怎样代代相传

若要明白这种疾病怎样代代相传,我们必须认识血的基因型。血的基因型有别于血型;前者是跟基因有关的。一般人的基因血型是AA。人若从父母一方遗传到A基因,而从另一方遗传到S基因,他的基因血型就是AS。AS型的人本身不会是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但却有可能把贫血症遗传给下一代。人若从父母双方均遗传到S基因,则他的基因血型是SS,也就是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的基因血型。

简而言之,人若从父母双方均遗传到有问题的S基因,他的基因血型才会是SS。即如夫妇双方需要合力才能够产生孩子,同样地,父母双方所共同构成的基因才能把镰状细胞性贫血症遗传给下一代。一般来说,患者的父母双方通常都是AS基因型的。一个AS基因型的人若跟另一个AS基因型的人结合,他们的儿女就有4分之1的机会是SS基因型了。

可是,这并非意味到他们若育有四名子女,其中之一必然是病患者,而其余三个则是健康的。有时,四名子女中也许有一个是患者,但也有可能其中两个、三个或甚至全部子女都是患者;另一方面,四名子女也可能全部都是健康的。

要在婚前作知情的抉择

非洲裔的人若能远早于考虑结婚之前,预先知道自己血的基因型是哪一种无疑是明智之举。你只需接受验血就行了。AA型的人可以绝对放心,无论他们的配偶是哪种基因型的,他们的子女也一定不会患上镰状细胞性贫血。至于AS型的人则需要明白,他们若跟同样是AS基因型的人结合,他们极有可能生下患贫血症的孩子。

虽然不少医生尝试极力劝阻两个同是AS基因型的人结合;可是,医疗中心的辅导员却宁可让人自行作决定。奥蒙克医生说:“我们的职责不是要吓唬别人,或者试图左右他们的终身大事。事实上,由于这完全是个机遇的问题,谁也无法准确预卜两个同是AS基因型的人必然会生下SS基因型的孩子。另一方面,假如真的不幸言中,他们生下来的孩子说不定可以应付这个病而不致有太大困难。可是,我们希望人人都知道自己是哪种基因型的。我们预先让别人知道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他们发觉子女是SS基因型时,也不应感到意外。这样,无论一个人决定怎样做,他的抉择也至少是根据已知的事实而作的;他们也应该作妥心理准备,以便面对自己的抉择在日后所带来的结果。”

[脚注]

a 还有其他影响血液输送氧气的先天性镰状细胞失调症状,其中包括镰状细胞性血红蛋白C贫血病,以及乙型镰状细胞性地中海贫血病。

[第24页的附栏]

爱的力量

20岁的乔伊是个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身为一位耶和华见证人,她从没有接受过输血。她的母亲奥莱说:“我尽力确保乔伊吃些富于营养的食物,使她身体的抵抗力得以增强。我认为父母所表现的爱心和关怀对她至为重要。跟我们其余的子女一样,她的生命在我眼中十分宝贵。诚然,小孩子都需要受别人爱护,可是,对于那些要跟病魔搏斗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多么需要我们加倍的呵护啊!”

[第23页的图片]

托普的血液里有镰状细胞,如图中的箭咀所示

[鸣谢]

Sickle cells: Image #1164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Slide Bank. Used with permission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