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7 1/22 23-27页
  • “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有力量”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有力量”
  • 警醒!199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认识自己的灵性需要
  • 电话见证
  • 耶和华重建地上乐园
  • 比爱滋病更糟的事
    警醒!1989年
  • 亲近上帝助我成功应付难题
    警醒!1993年
  • 为什么各种各式的人都成为耶和华见证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4年
  • 我奋力争胜——真正值得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1/22 23-27页

“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有力量”

我在加利福尼亚州三藩市北部一个小镇佩塔卢马中长大。家母对宗教算是有点诚心,家父则对宗教没有半点好感。我自己一向相信冥冥中有个主宰——至于他是谁,我却茫无头绪。

我的童年生活十分愉快。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光是想起来也令我心驰神往!我哪里会想到,身体当时正经历的变化,竟在将来要把我的自由一一夺去。记得在1960年,即我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我因为手指感到疼痛而向一位好友诉苦。

不久,我感觉双脚异常疼痛,以致家母不得不把我送进三藩市的一所医院去,我留医6天左右。那时我才18岁,检验结果证实我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于是,我开始接受各类的药物注射,最初是硫代硫酸钠,接着是波尼松,然后是可的松一类的药物。算起来,我接受这些药物治疗共达18年之久。它们对于舒缓痛楚确曾有点功效。一旦某种药物对我失效,我就转用另一种。没完没了的痛楚极难熬,我只得苦寻另一类的治病良方。后来,我尝试过一些非传统的疗法,似乎对我也有一点点帮助。幸好,病情最恶劣的那个阶段现在总算已熬过去了。

1975年某天,小儿无意中找到家母用来记录我孩提时代的记事本。我才发现在我6个月大的时候,医生曾用X光来治疗我胀大了的胸腺。我相信这大抵就是病源。如果实情是这样,那次治疗就可真铸成大错了!

后来,我在1962年跟小林结婚。1968年,即我患病早期,我和丈夫合力经营面包店生意。每天清晨4时起床后,我的丈夫先做好面团,放进烤炉里,然后就在面粉袋上打盹。稍后,我们把弄好的面包切片、包装,然后由小林负责送货。一位保险经纪不时到面包店来,跟我们谈论上帝应许的王国。我们听是喜欢听,可惜我们实在太忙碌了。面包店的生意不断扩张,工作就越来越繁重。幸好,后来我们的面包店给人收购下来!小林转而为新店主工作,我则到一家美容院做事。可是,随着病情日渐恶化,我不得不把工作时间减至每周三天,最后,我更被迫辞职不干。

那段时期,一位耶和华见证人经常来探望我们,邀请我们留下《守望台》和《儆醒!》杂志。我总会欣然接受,并给她一些捐款,满以为自己在做点善事。可是,她离开以后,杂志就原封不动地放在书架上,数天后更会被我或丈夫扔掉。我们现在才明白自己当时浪费了多么宝贵的属灵知识。然而,在那些日子,宗教对我们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事罢了。

认识自己的灵性需要

一天晚上,我和丈夫在讨论人生意义的问题时,看出生存目的必然不止吃喝睡眠和为口奔驰这么简单。我们开始渴望填补心灵上的空虚感。于是,我们决定上街头那所小教堂做礼拜。可惜事与愿违,这次礼拜丝毫没有提升我们灵性的水平。教友们都只在高谈社区的问题罢了。

见证人把杂志送来我家已经一年多,而我则一仍旧贯地把杂志一看也不看就扔掉。直到有一天,我偶然读到1968年10月8日刊(汉语版,1969年4月8日刊)的《儆醒!》文章,题名“是否较你所想更迟了?”。文章深深打动了我,我的丈夫幸好跟我也有同感。自此,我们二人如饥似渴地研读圣经,吸收真理的知识。我们迫不及待地把眼前这一切奇妙真理尽都领受下来。最后,我们在1969年献身受浸。

过不多久,我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我无法站起来,甚至举步维艰。我需要强迫双膝屈曲才能进出汽车。虽然我学会接受种种能力的限制,身体的痛楚令我终日以泪洗面。为了出席聚会和参与服事职务,我会略施脂粉来遮掩泪痕。只要我力所能及,我都尽量参与逐户传道工作。我尝试每周作一两次的外勤传道,直至我的膝盖和双脚变得完全僵硬、痛楚难当,我才被迫停了下来。我常常担心自己会不慎跌倒,然后无法站起来。向耶和华倾心吐意无疑令我大得安慰。有时,我禁不住抱头痛哭,向上帝尽情倾诉。

然而,眼泪也不一定可以常流。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同时出现缺乏泪水的症状。有时,由于眼睛过度缺水,连阅读也成问题。这时,我惟有改用圣经录音带来作研读。由于移动眼皮对眼睛也会造成磨损,以致我在家里走动时,也不得不闭上眼睛。我实在跟失明没有多大的分别。有时,我甚至需要每5分钟就要滴用人造泪水。如果情况严重,我更需要涂上软膏,然后把眼睛敷起来5至6天才行。一个人若要长期跟顽疾搏斗,深知在目前制度下痊愈无望,同时又要继续表现感恩之心,真的谈何容易。

1978年,我开始要用轮椅代步。要作出这个决定殊不容易。我其实一再拖延,直至我已别无选择。我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只是心想也许新世界会先来一步也说不定。小林为我买了一张在底部用5个轮子来推动的制图员专用椅。这样,我在家中还算可以行动自如。

由于我的手臂不能伸直,那些屈屈曲曲的手指更无法把东西抓紧,取东西就成了苦差。后来,“抓棒”遂成为我的好帮手。我学会用“抓棒”从地上拾取东西,打开橱柜把碗碟取出,或从冰箱取出食物等。当我逐渐掌握运用“抓棒”的技巧,我也能够应付一般的家务,包括烹饪、洗碟、抹地、烫衣服和摺衣服等。随着我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自觉对家庭总算有点贡献,我得以重拾自尊。可是,以往需时几分钟的工作,现在却需要数小时才行。

电话见证

调整需时,可是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始用电话作见证。起初我有点担心自己是否能够胜任;可是,现在我简直爱上这种传道方式,还结出了一些美好的成果。我从来没有想到,这种传道方式原来跟逐家逐户没有多大分别;而且重要的是,我能够跟别人谈论耶和华和他的伟大旨意。

我常用的一个介绍词是这样的:“你好,阁下是某某先生吗?我是玛西太太。我来电是希望跟人简单说几句话,我可以跟你谈几分钟吗?(对方一般的反应是:‘那么,你要说些什么?’)我发觉现在我们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凶险,不知你是否也有同感?(让对方回应。)我很想跟你分享圣经的信息,是关乎未来一个稳确盼望的。”然后我会读出主祷文,若是可能,我也会读出彼得后书3:13。至于表示兴趣的回访,我就交由小林和其他姊妹来跟进。

多年来,透过电话见证工作,我跟许多人作过有意义的交谈,分发过不少册子、杂志和书刊。有些人甚至在电话中开始了家庭圣经研究。一位妇人本认为私下阅读圣经刊物已经足够。可是,经过多次讨论,并且知道我的健康状况以后,她竟自告奋勇到我家来继续研读圣经。

另一次,住户在电话录音中留下一个非本区的新电话号码。虽然我一般只联络本地住户,我心里却感觉这回倒应该破例做一次。接听电话的是个妇人,我们交谈了一会儿后,她告诉我她和丈夫正在寻找一些真正的基督徒。这样,我和小林驾车约一小时到他们的住所,跟他们开始了圣经讨论。

一直以来,能够跟别人谈论耶和华,论及有义居于其中的新天新地,使我获得莫大的喜乐和满足。最近,跟我研读圣经有数月的一位妇人对我说:“每次跟你交谈,我总会学到不少知识。”我深知自己正跟别人分享带来永生的知识,并且这种知识令人喜形于色,是残障的身躯也无法掩盖的一份欣喜。我因应病情,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可是我多么渴望自己能够成就更多的工作!我深知耶和华十分了解各人的环境和能力限度,只要我们尽力而为,那怕只是绵力,他也会表示赞赏。箴言27:11的话常系我心间:“我儿,你要作智慧人,好叫我的心欢喜,使我可以回答那讥诮我的人。”不错,我衷心渴望自己也能够证明,撒但是个无耻的说谎者。

虽然参加聚会绝非易事,但每一次我总会大得勉励。耶和华既然给我们预备了这么丰富的属灵筵席,使我们满心饱足,我又怎能不珍之重之。令我们最感欣慰的是,我们两个儿女确实把真理刻在心上!小女蒂莉嫁了一位好弟兄,育有四个可爱的孩子。看见我们的孙儿深爱耶和华怎不暖人心窝!小儿詹姆斯和媳妇希丝黛则在耶和华见证人的世界总部,即纽约布洛克林的伯特利为耶和华服务。

耶和华重建地上乐园

我常常紧记耶和华提出的奇妙应许,即乐园会在地上重建这个盼望。即使在目前,上帝所造万物也足以令我们的生活充满姿采。璀璨瑰丽的日落景色;万紫千红、馥郁芳香的花朵;还有我的最爱——玫瑰花!我不常到户外去,可是和煦的阳光每每令我心醉。我闭上眼睛,乐园的景象就一一在脑海中浮现:远处尽是山峦叠翠,在野花遍处的广大草坪上,我们一家人共聚天伦。身旁有道水声潺潺的清溪,到处是令人垂涎欲滴的西瓜,供人随意享用!只要环境许可,我也不时绘画,绘画一些令我紧记将临新世界的景物。我一面画,一面想象自己置身画中。我深信,凭着耶和华的大能大力,我所憧憬、所珍视的一切一切,尽都能实现眼前。

我尽力把雅各书1:12铭记于心。经文说:“在考验下保持忍耐的人快乐了,因为他得蒙认可之后,就会获得生命的冠冕;这是耶和华应许赐给始终爱他的人的。”另一方面,保罗把自己的疾患比作‘撒但天使的不断掌掴’。他曾恳求耶和华把顽疾消除,可是耶和华告诉他,上帝的力量在人软弱的时候就获致完美。因此,保罗以不完美之身所能成就的事,正好是上帝大能作用在他身上的明证。保罗说:“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有力量。”(哥林多后书12:7-10)我深觉自己在重重限制下,即使所作的服务算是十分有限,也只可能是凭着上帝赐给我的力量才能成就的。

使徒约翰的一段记载也令我深受鼓舞。有一个人,卧病在榻已有38年之久。跟其他病人一样,他天天满怀希望地躺在水池边,等待到水里舒展一下。他认定池水能医百病,可惜却始终无法进入池中。一天,耶稣看见他,就问他说:“你要恢复健康吗?”我肯定可用盈眶的热泪来回答这个问题啊!“耶稣对他说:‘起来,拿起你的床铺走吧。’”(约翰福音5:2-9)是的,许许多多的人正在殷切期待这么的一个呼唤哩!——卢蕾蒂·玛西自述。

[第24页的图片]

我想象一个喜爱别人的小女孩正快乐地走在草地上

[第25页的图片]

我心情轻松的时候,就会想象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踩着高跷走,小狗则在他的脚下

[第26页的图片]

把电话号码搜集起来,以便在传道工作上使用

打电话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