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7 3/22 17-19页
  • 恃强凌弱——有什么害处?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恃强凌弱——有什么害处?
  • 警醒!1997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何谓恃强凌弱?
  • 恃强凌弱的成因
  • 影响深远
  • 怎样改弦易辙
  • 横行霸道的前因后果
    警醒!2003年
  • 摆脱欺侮行为
    警醒!2003年
  • 如果我被人欺负,怎么办?
    青年人问
  • 恃强凌弱,举世皆然
    警醒!200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3/22 17-19页

青年人问……

恃强凌弱——有什么害处?

“嘿!我只是跟罗恩开玩笑罢了,有什么大不了!况且他是罪有应得的。”

你的个子可能比同辈朋友高大,比他们强壮;或许你也思想敏捷、口齿伶俐、积极活跃。所以你可能很轻易就吓倒、嘲弄或取笑别人。

欺侮别人可能会逗得周围的朋友捧腹大笑,但这绝不是一件可以等闲视之的小事。事实上,有些研究人员发现,被欺负的人所受到的伤害,原来比想象中更严重。一个就美国在学青年而作的调查发现,“在给人欺负的青少年当中,有百分之90都说,他们对所受到的待遇心有余悸,结果变得焦虑不安、成绩低落,甚至跟朋友疏离,不敢参加社交活动等”。日本有一名13岁的少年“悬梁自尽,留下冗长的遗书,详述他三年来受过的凌辱”。a

人为什么会恃强凌弱,欺负别人呢?如果你一向都喜欢欺凌别人,你可以怎样改变过来?

何谓恃强凌弱?

圣经记述,在挪亚洪水之前,也有好些这样的人,他们称为尼弗凌,意即“击倒别人的人”。他们无法无天,所以当时“地上满了强暴”。——创世记6:4,11。

可是,你不用实际动手打人,或推撞别人,才算是欺凌别人。人如果以苛酷不仁的方式对待别人,尤其是弱小无助者,就是恃强凌弱了。(可参阅传道书4:1。)这样的人大多喜欢用说话而不是用拳头来威胁、恫吓和控制别人。事实上,他们最常伤害人的感情,包括羞辱、挖苦、取笑或谩骂别人。

有时,难题是在不知不觉间形成的。丽莎b的遭遇正好是个例子。她跟一群女孩子很要好,大家一起成长,但到了她15岁时,情况开始改变了。丽莎长得亭亭玉立,惹来不少艳羡目光。她说:“我的朋友开始疏远我,并且在我背后,有时甚至在我面前中伤我。”她们散播谣言,企图破坏她的名声。不错,由于妒忌的缘故,她们以尖刻、卑鄙的手段欺负她。

恃强凌弱的成因

放任的行为往往跟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有关。名叫斯科特的青年说:“我爸爸生性放任,所以有其父必有其子。”阿伦同样在一个复杂的家庭中长大。他回忆说:“我看出别人也知道我家境特殊,但我用不着别人可怜我。”正因这缘故,阿伦参与各项运动时,目标除了要得胜之外,还要把对手羞辱一番。

另一方面,布伦特自小就受到敬畏上帝的父母所教养。但他承认说:“我喜欢跟别人逗笑儿,但有时却失去自制,以致令人感到难堪、尴尬。”布伦特想逗自己开心,又想吸引别人注意,于是就忽视了别人的感受。——箴言12:18。

另一些青年看来正受到电视所鼓吹的风气所感染。暴力剧集不断吹捧所谓“硬汉”的形象,使人觉得仁慈是缺乏男子气概的表现。受欢迎的喜剧也不乏挖苦别人的情节;新闻节目经常报道运动比赛发生的打斗事件,把运动员的污言秽语描述得绘影绘声。此外,我们的朋友也会影响到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要是他们都是一些恃强凌弱的人,我们就不期然会加以效尤,因为不想自己遭人欺负。

无论你的处境怎样,如果你欺侮别人,受害的其实不单是被你欺负的人。

影响深远

《今日心理学》杂志报道:“恃强凌弱的性格是在童年开始养成,然后习以为常。”《达拉斯晨报》一项调查发现,“在爱欺侮别人的二年级男生当中,百分之65在24岁之前已有刑事记录了。”

诚然,不是所有爱欺凌别人的人都会成为罪犯。但如果你习以为常地以粗暴的方式待人,你一生必然会碰尽钉子、难题多多。在你结婚后,你的配偶和儿女必然会因为你而受尽精神折磨。雇主通常喜欢雇用能够跟别人融洽相处的人,所以,如果你有这样的坏习惯,你的就业机会就会大大减低了。此外,你也会很难在基督徒会众里持有服务特权。布伦特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符合资格成为长老;但爸爸让我看出,如果别人觉得我说话尖刻,根本就不会向我求助。”——提多书1:7。

怎样改弦易辙

我们不一定有自知之明,可以清楚看出自己的弱点。圣经告诫我们,有时人甚至会“自夸自媚,以为他的罪孽终不显露,不被恨恶”。(诗篇36:2)所以你可能需要请教你的父母、一个你信任的朋友,或一个成熟的基督徒,请他们向你提出忠实的劝告。他们的规劝可能令你感觉不快,但却可以让你真正知道,你需要作出什么改变。(箴言20:30)阿伦说:“我认为听从劝告对我具有最大帮助。他们把我的过失忠实地说出来,忠言虽然逆耳,但却是对我有益的。”

这是否意味着你要把整个品格完全改变过来?不,你很可能只要矫正你的思想和若干行事方式就行了。(哥林多后书13:11)例如,你可能因为个子高大、身材健硕、思想敏捷,所以一直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圣经却鼓励我们,要“思想谦卑,看别人比自己优越”。(腓立比书2:3)别人不论个子或能力怎样,都会有一些优点是你所没有的。

你也可能需要除去专横武断、作威作福的倾向。你“不要单顾自己的事,只对自己怀有个人关注,也要顾及别人的事,对别人怀有个人关注”。(腓立比书2:4)要是你不吐不快,切记不要出口伤人、说话刻毒。——以弗所书4:31。

要是你有故态复萌的倾向,要紧记上帝曾毁灭恃强凌弱的尼弗凌。(创世记6:4-7;7:11,12,22)多个世纪之后,在预言者以西结的日子,有些人也曾“拥挤”和“抵触”一些孤苦无靠的人,结果上帝向他们大发烈怒。(以西结书34:21)知道耶和华恨恶人恃强凌弱,这会大大推动人作出所需的改变。

认真地沉思圣经原则也会对你大有帮助。圣经的金规指出:“所以,在一切事上,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得怎样待人。”(马太福音7:12)你想欺负别人时,请先问问自己:“我喜欢受人欺负、恫吓或羞辱吗?那么,我又为什么要这样待人呢?”圣经吩咐我们,“要以仁慈相待,存温柔怜恤”。(以弗所书4:32)耶稣在这方面立下完美的典范。尽管他比任何人都优越,他却以仁慈、怜悯和尊重的方式对待所有人。(马太福音11:28-30)要是你给一个比不上你的人激得气恼,也要尽力效法基督的榜样。

如果你由于在家里受到恶待,想发泄心头怨愤,才有这种放任行为,你可以怎样做?有时候,这种气恼是情有可原的。(可参阅传道书7:7,《新世》。)可是,圣经也告诉我们,上帝曾警告正义的约伯说:“不可容忿怒触动你,使你不服责罚;……你要谨慎,不可重看罪孽。”(约伯记36:18,21)即使你真的受到恶待,你也无权恶待别人。你最好开诚布公地跟父母谈谈。如果你受到极为不利的虐待,就可能需要向外人求助,使你不致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要改弦易辙绝不是一件易事,但却是可以成功的。布伦特说:“我几乎每日都为这件事向耶和华祷告。他的确帮助我作出所需的改变。”在待人接物方面,如果你尽力对人好,一定会较受人欢迎。请记住,别人可能会害怕恃强凌弱的人,但却绝不会喜欢他们。

[脚注]

a 如想获知怎样避免受别人欺负,请参阅本杂志1989年8月8日刊(英语版)的“青年人问……我可以怎样应付同学的欺侮?”一文。

b 有些人名已经过修改。

[第19页的精选语句]

“恃强凌弱的性格是在童年开始养成,然后习以为常”

[第18页的图片]

欺凌别人的方式之一是口头的凌辱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