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闻点滴
离城务农
在日本,有些人由于城市生活压力沉重,步调紧迫,叫人难以忍受,于是迁往农村生活。选择这样做的人数目虽然不多,但这个现象有增无减。然而,离城务农后虽然生活简朴、环境清幽,却也不无难题。《亚洲新闻》报道,“很多农耕新丁都要放弃稳定的收入和舒适的城市生活,有些还得舍弃在大公司工作时的名位。”此外,“这些农村移民也承认,由于务农收入有限,他们必须节衣缩食。有时候,实在事非得已,只好做些粗重工作来帮补家计”。日本农业部开办了一所务农预备学校,帮助下了决心在农村过活的人适应田园生活。
教会接纳变性者作牧师
在美国,一名长老会牧师接受变性手术后获准留任。49岁的埃里克·斯温森接受切除性器官的手术后,向佐治亚州的长老会教务评议会要求易名为艾琳。《基督教世纪》周刊报道,“安妮·塞尔与教务评议会共事,处理和司法及女性有关的事务。她指出,教务评议会‘为这件事伤透了脑筋’;可是最后还是认为‘不论在神学上还是在道德上’,都没有理由撤回埃里克·斯温森的任命。”然而,曾投票反对斯温森留任的唐·韦德却说,“会上,大家根本就没有严肃地讨论过神学上的问题。”
树袋熊和人类指纹相似
一名澳洲科学家发现,树袋熊和人类的指纹和趾纹十分相似。阿德莱德大学的马切伊·亨内贝格教授是生物学和法医学的权威。他指出:“两者极为相似,就连扫描电子显微镜也无从分辨。”熊爪的形状并不像人掌,但两者表面上的沟纹和印痕却很类似。此外,树袋熊也像人类那样,各有独特的指纹和趾纹。
离婚是学来的吗?
澳洲的《悉尼先驱晨报》报道,“跟生长于完好家庭的人相比,生长于破碎家庭的人特别容易婚姻失败。”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保罗·阿马托教授“花了12年跟进2000个美国人的婚姻个案”。他发现,“家庭破裂的孩子会从父母那儿‘继承’一些不良的行为特征,不但大大破坏人际关系,也会导致婚姻失败。”报道进一步指出,“如果配偶双方都来自破碎家庭,婚姻失败的可能性就要比来自完好家庭的夫妇大三倍。”
500年后的道歉声明
1496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向当地的犹太教徒颁布了一条法令,要求他们要不就归信罗马天主教,要不就离开他的国境。500多年后,在1988年,葡萄牙政府正式就这件事道歉。最近,政府举办了多个庄严而隆重的纪念活动,算是略作补偿。美联社报道,葡萄牙总统若热·桑帕约在一次国会演讲中指出,驱逐犹太人出境是一次“卑劣的行动;影响深远,贻害无穷”。司法部大臣若泽·爱德华多·薇拉·雅尔丁也把当年的驱逐行动称为“该国历史上的黑页”。他进一步指出,多个世纪以来,葡萄牙政府对犹太人“施以残酷的迫害”,“在道义上是绝对说不过去的”。目前,葡萄牙人口约1000万,但犹太教徒大概只有1000人。
当心假药
假药业方兴未艾,每年的销售量高达160亿美元。巴黎《世界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在全球销售的药物中,至少有百分之7是冒牌的。”在巴西,冒牌药多达百分之30,在非洲则多达百分之60。有些冒牌药是药力不足的冒充药剂,有些纯粹是毫无效用甚至有害的物质。《世界报》提了尼日尔的脑膜炎瘟疫作例子:虽然数以千计的人接种了这个病的疫苗,后来却发现这些所谓的疫苗不过是开水罢了。此外,在尼日利亚也曾有109名儿童服用了含防冻剂的含药糖浆而死去。该报继续指出,“由于黑市药品价钱廉宜,连医院当局也会在那儿购药。”在很多国家,由于执法部门腐败无能,卫生当局为这个问题大伤脑筋。
败德牧师何其多
《今日基督教》双周刊报道,1996年11月,美国新教圣公会约四十名主教联名签署了一份声明,促请教会“就牧师的性行为定下清晰而有约束力的准则”。该会发生了多宗与牧师有关的丑闻,令教会大为尴尬。教会中的保守分子指出,这是由于教会“并没有就性行为订立明确的标准”。例如,纽约布洛克林一间圣公会教堂的教区长就由于承认是同性恋者而辞职。联合新教圣公会的执行干事托德·韦策尔指出,“教会要面对不只一宗,而是好几宗丑闻。但这宗可以说是最叫人震惊的。”较早前,新教圣公会曾指控退了休的主教瓦尔特·赖特是异端。理由是他任命了一个同性恋者作会吏。这件事受到广泛的报道。后来,“教会的理事会裁定,教会并没有任何‘中心教义’规定成员须奉行禁欲主义”,该指控于是被撤回。
大蒜飘“香”
最近,台湾政府采取了几项新颖的措施,希望能解决大蒜供过于求的情况。《南华早报》报道,当地的政府官员正鼓励市民“多吃大蒜”。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的一名官员古德业先生指出,“今年我们种植的大蒜确实太多了。”为了增加大蒜的销售量,政府正在印行一本大蒜食谱。然而,该报报道,古先生也承认,“政府并不期望光靠国民多吃蒜来解决问题。”
越来越多女性接受绝育手术
在60年代,每个巴西家庭平均有6.1个儿童。今天,这个数字已急降到2.5个。《巴西日报》报道,该国的应用经济研究所作了一项研究,发现了原因之一是,“[巴西]百分之40的已婚女性接受了绝育手术”。此外,女性接受这种手术的年纪也越来越轻。比如说,十年前,巴西女性接受绝育手术的平均年龄是34岁,现在则是29岁。调查也发现,“大部分手术都是在分娩期间同时进行的”。在剖腹生产的事例上更是这样。然而,接受了绝育手术的巴西男子却只有百分之2.6。
“护鱼”战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指出,由于捕鱼活动频繁,渔产量却日渐下降,“海军与外地捕鱼船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1990年,全球的捕鱼船只增加到约三百万艘,差不多是1970年的两倍。此外,渔船采用了先进的寻鱼声纳和巨型拖网后,效率大增。结果,为了保存国内日见稀少的渔产,“沿海国家和外来的捕鱼船爆发了连番冲突”。光是过去两年,双方在公海的冲突就曾造成八个渔夫死亡。